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人類總是不禁思索地球外是否有外星文明,近些年來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尋找地球之外的智慧生物,以此來證明我們並不是宇宙中唯一一個文明。
當許多人都把目光投向地球之外時,卻忘記了我們其實是從猿猴進化而來,地球上其他沒有進化成人類的猿猴同樣有潛力發展第二個文明。科研人員們已經發現在巴拿馬熱帶雨林中的猴子已經會使用石器,比其他種類的猴子更聰明。
01
人類有意識地開始製造石器工具可以追溯到260萬年前,早期猿人會用製造石斧來獵殺動物,還會採集食用各種植物的根莖或者果實。
能使用工具證明人類已經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截然不同,此時的人類已經初步具備智慧,文明也從此開始。
此後人類開始掌握火的使用方法,開始建立社會制度,逐步形成了今日的繁榮景象。人類的進化之路證明了猿猴進化為高等生物的可能性,其他品種的猿猴同樣可能會進化。
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們記錄下的視頻資料中,顯示在吉卡隆島嶼上的小白面捲尾猴已經會有目的地使用石英石塊,能夠輕鬆用石頭砸開堅果,它們還會把石頭當鏟子用,挖一些地底下的昆蟲吃。
而那些石頭的重量足足是它們體重的一半,即使是這樣猴子也可以把石頭運用自如。這些猴子甚至會找一些平坦的石塊當作砧板,把食物放上去砸,它們的行為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使用工具的行為讓它們在這個島嶼上成功生存下來。
02
白面捲尾猴是目前已知第四種會使用石器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其中距離海岸更近的猴群更懂得使用工具的方法。
學會使用石頭是僅僅是第一步,想要發展成像人類一樣的第二文明還需要許多機緣巧合,人類與其他動物的走向兩個方向還是因為東非大裂谷的產生,地殼運動產生的裂谷把非洲分成了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生活在東部的猿猴被迫適應新的開闊環境並成功進化成開始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人類的歷史就此開始。
知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著作《物種選擇》中提到自然選擇會驅動生物的進化,而其目的就是為了適應環境。只有環境變化時才會出現進化的現象,目前存在於世界上的生物都是進化之後的產物,不管是單細胞生物還是人類都是為了適應環境而變成現在這樣。
沒有成為人類的靈長類動物都是因為它們所在的那條道路就是進化的方向,猿猴們適應了在森林中的生活,所以才變成了如今這樣。
03
非人靈長類動物想要進化出像人類這樣的生物,就要改變自身的生存環境,但這點很難做到。東非大裂谷是因為地質變化形成的,不可能再次重現,動物們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凡事也沒有絕對,在電影《猿球崛起》中小猩猩凱撒的母親因為某種藥物獲得了和人類一樣的智力水平,凱撒同樣繼承了母親的基因,從小就具有很高的智慧,長大之後為猿類崛起不斷努力。這部電影指出在未來人類或許會影響到猿猴的進化方向和生存環境。
現存的猿猴已經有了使用工具的能力,說明它們與人類高度相似,如果還能更換另一種生存環境,那很有可能發展第二個文明。
不過,進化之路十分漫長,地球從誕生到至今為止有45.5億年的歷史,生命的起源在36億年前,恐龍的誕生在2億年前,人類和猿類開始分化是在450萬年前。
每一種生物進化間隔的時間都十分漫長,猿猴要建立文明同樣需要很長的時間,或許若干年後當它們進化成高等生物時,人類已經進入了星際航行時代並朝著另一個進化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