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動物與肉食動物的數量比至少是10:1,從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到可以舒服的生活在一片葉子上的小昆蟲,草食動物多種多樣,草食動物為什麼這麼多,是因為植物性食物有兩大優勢,一方面是因為它們非常的容易被找到,另一方面它們不會逃跑,對於小型動物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植物是很好的藏身之所,但是食用植物也有弊端,因為這種食物吃起來比較慢,而且不容易被消化。
食草動物都有哪一些特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一,秘密部隊
一隻大象每天可以吃掉好幾百斤的食物,它們常常將樹枝推倒來食用樹枝上的葉子,野豬則採用不同的方法——從泥土中挖掘出美味的樹根來食用,雖然這些動物體型比較大,但是它們並不是世界上最為主要的草食動物,相反,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的食用量遠遠超過它們。
在熱帶草原上,螞蟻和白蟻的數量要常常超過其他所有草食動物的總和,它們收集種子和葉子,把它們搬到地下,很多昆蟲以樹木為食,而毛毛蟲則是躺在葉子中啃食,毛毛蟲的胃口很大,如果這些蟲進入到公園或者植物園,可以造成非常嚴重的蟲災。哺乳動物,無脊椎動物食用的植物種類範圍很廣,但是小型食草動物對它們的食物通常比較挑剔,比如榛子象鼻蟲只是以榛子為食,如果它遇到其他食物,它寧可餓死也不會吃,對食物的挑剔看似非常奇怪,但是對於市場動物而言,有時候這是值得的,因為這樣才處理它們的專門食物時效率會格外高。
二,收集種子和存儲
爬行動物中的草食者比較少,鳥類中比較多,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鳥類以樹葉為食,更多的是食用花,果實或種子,蜂鳥在花朵中穿梭採集花蜜,有些鸚鵡用它們舌頭舔食花粉,食用果實和種子的鳥類更為常見,不像蜂鳥和某些鸚鵡,它們在全世界都有分布。
種子是十分理想的食物,它們富含各種營養性的油類和澱粉,這也是為什麼鳥類和嚙齒類動物將種子作為食物的原因,在一些乾燥的地方,尋找食物比較困難,食用種子的嚙齒類動物就非常多,嚙齒類動物和鳥類不同,它們會在最困難的時候,收集並在地下存儲食物而存活下去,在有些地方,有的沙鼠可以存儲幾十千克的種子和根,這些糧食足夠它們生活幾個月。
三。食草
種子雖然消化很方便,但是並不是所有草食動物都熱衷於此,因為種子含有纖維素這種堅硬的物質,很多動物消化不了,人類也同樣如此,不單是人類,很多大型草食動物動物也不能消化,儘管這些是它們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那麼這些動物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是:它們利用微生物幫助它們完成這項消化工作,這些微生物包括細菌和原生生物,它們擁有特殊的酶,可以將纖維素分解,微生物在哺乳動物的消化系統中安營紮寨,許多食草動物將微生物安排在胃中,胃工作起來就像一個發酵罐,這些草食動物被稱為反縐動物,包括羚羊,牛和鹿,它們將經過第一輪消化的食物再次咀嚼,進而吞咽後再消化這一過程使得微生物更容易分解食物。
四,全職進食者
反縐動物對於消化十分有效,但是會佔用很長時間,進食草木也非常費時間,再加上植物的所能提供的熱度很低,所以草食動物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休息時間,因為它們總是忙於採集食物和消化食物,除了偶爾警惕肉食捕食者的襲擊,其他時間不是在進食就是在進食的路上,對於植物食性的昆蟲而已,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儘管變成成蟲之後它們的食性通常會發生變化,毛毛蟲是繁忙的進食者,不過成蟲的蝴蝶或者蛾大多數時間都是用於尋找配偶和產卵,因為成蟲之後它們的生命周期很短,它們會在花叢中穿梭,很多根本不是食用任何東西,所以從這個情況來看,昆蟲也是屬於全職進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