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室內冬季有暖氣烏龜不冬眠怎麼辦?詳解冬天供暖烏龜飼養方法

2020-12-05 鶇龜先生

隨著冬天腳步的臨近,我國北方各省市馬上就要進入一年一度的集中供暖期。屆時室外天寒地凍、室內暖洋洋就將成為生活常態。這些地區飼養寵物龜的朋友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室內有暖氣,烏龜根本不冬眠,這烏龜到底應該如何養才好?同時,很多朋友也擔心,一直無法冬眠,會不會對烏龜產生不好的影響?今天小編就來探討一下,北方室內有暖氣條件下,飼養烏龜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供朋友們參考。文中所指的烏龜,為常見的水龜和半水龜,如草龜、花龜和巴西龜等,不含陸龜和熱帶龜。

一、室內有暖氣烏龜不冬眠真的有害嗎?

我們知道,烏龜是一種可以冬眠的動物。但其冬眠與否,取決於環境溫度的高低。溫度低則冬眠,溫度高則不冬眠。關於烏龜冬眠與溫度之間的關係,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見,烏龜要進入冬眠狀態,氣溫至少要在15℃以下,特別是5-10℃這個範圍最好。然而按照國家標準《城鎮供熱服務GB/T33833-2017》中的規定,臥室、起居室供暖溫度不得低於18℃。實際上,北方各集中供暖地區,冬季室內溫度基本都能保持在20℃以上。在這樣的溫度下,烏龜顯然是無法冬眠的。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這烏龜,看來我們必須正常養著。於是很多朋友又開始擔心,這樣一直不冬眠,是不是會給烏龜帶來不利的影響呢?其實大可不必有此擔憂。

一般認為,冬眠是烏龜的一種自然天性,能冬眠還是要讓烏龜冬眠為好。因為冬眠期間,烏龜新陳代謝幾乎停止,有助於烏龜長壽。同時冬眠能夠促進烏龜雌、雄激素髮育,有利於繁殖。也有人認為,冬眠對烏龜殼色素沉澱有利,烏龜會更好看。這些都是大家通常認為的烏龜冬眠的益處。

烏龜冬眠或有好處,但未必可以說明不冬眠就有多少害處。冬眠實際上是動物對冬季嚴寒和食物匱乏的一種適應機制。自然界中,冬眠並非烏龜的專利,很多動物也都有冬眠的習性。例如熊、松鼠等恆溫動物也會冬眠。只不過,恆溫動物冬眠多是因為食物匱乏,許多熊在食物充足時,冬季也會四處遊蕩狩獵,但當食物缺乏時就會躲在洞中冬眠。

烏龜是典型的變溫動物,環境溫度決定其體溫,而體溫的高低又決定烏龜的活動能力。變溫動物無法自主調節體溫,當外界溫度降低時,其體溫隨之降低,新陳代謝和其他生理活動也被動降低甚至關閉。此時即便食物充足,也沒有能力取食了,因為溫度不夠,身體就驅動不起來,就如汽車沒有了發動機一樣。因此,龜是否要冬眠取決於外界溫度。冬眠只是低溫驅動下的無奈之舉,並不是烏龜的主動選擇,只是一種被動適應。既然不是主動選擇,那麼就不應該存在好壞之說。如果說烏龜低溫冬眠是一種自然現象,那麼溫度高時不冬眠,同樣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應該視為異端。

客觀事實也能說明冬眠與否,其實對烏龜影響不大,包括繁殖能力。比如常見的草龜和花龜,都是廣域性烏龜,其自然分布區既有需要冬眠的地方(如長江流域),也有不需要冬眠的地方(如海南島和越南等地)。實際上,海南是我國淡水龜鱉資源最豐富的三個地方之一(其他兩個是廣東和廣西),海南省每年供應龜類種苗近3000萬隻,佔全國龜類種苗市場的60%,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龜類種苗供應基地。海南島的烏龜,無論是野生的草龜、花龜,還是人工繁殖的各類龜,不需要冬眠。這充分說明,冬眠與否,並不影響繁殖能力。

那麼不冬眠對於烏龜體質,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呢?同樣也不會。我們都知道,養殖場的溫室龜,體質普遍弱於外塘烏龜,而家養烏龜體質也多弱於野生烏龜。很多朋友認為這是烏龜自然冬眠造成的,其實並非如此。外塘或野生的烏龜,生活在大水體環境,運動量充分,體質自然好。而溫室龜和大部分家養烏龜,一點點水體,過量餵食,只吃不運動,體質如何能好?這純粹是飼養方法和環境帶來的結果,並非是冬眠或不冬眠的原因。

綜上所述,烏龜是否要冬眠,建議還是要由環境溫度來決定,適合冬眠則冬眠,不適合冬眠就不用。冬季室內有暖氣,如果溫度不適合,就沒有必要強行冬眠。而且家中有暖氣,就算能找到一些溫度低的地方,例如家中北陽臺、儲物間等,溫度一般也不會低於10℃。這種溫度條件下,烏龜睡的並不踏實,屬於淺度冬眠,經常時睡時醒,反而對健康不利。

二、冬季北方室內供暖條件下如何養龜?

冬季北方室內供暖,只要溫度能穩定在20℃以上,烏龜是可以正常飼養不冬眠的。但話雖如此,冬季卻又是一個動輒大風降溫、冰天雪地的季節。這樣的環境,非常容易帶來溫差大問題。烏龜作為變溫動物,無法自主調整體溫,對於穩定的高溫或低溫,都可以適應,但對於忽冷忽熱的溫度,缺乏適應能力,容易生病。因此,在冬季養好烏龜,首先要控制好溫差,不能將烏龜置於忽冷忽熱的環境中。在確保溫度穩定的前提下,養龜無非是三個方面的問題:水、食物和光照(曬背),其中水和食物解決的是烏龜基本生存問題,而曬背主要是進一步強健身體。下面,我們逐一分析下。

1、冬季養龜用水問題

無論什麼季節,養龜用水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很多人經常為此而糾結,不知道用什麼水養龜好。養龜道路千萬條,而對於養龜用水,歸納起來卻無外乎用什麼水養、用多少水養以及怎樣換水等三個方面,冬季同樣也是如此。

① 用什麼水養

因為烏龜經常會出現一些腐皮腐甲、白眼病等問題,很多人都把其原因歸結為水質不好。所以經常會有人問,養龜到底用什麼水最好?像河水、湖水、井水、礦泉水、白開水等等各種水,都有人嘗試用來養龜。但常常事與願違,烏龜該腐皮還是腐皮,該腐甲還是腐甲,別人直接用自來水,卻養的好好的。這實際涉及到對養龜用水的理解問題。

烏龜起源於兩三億年前,在其生命演化過程中,先後經歷了3次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都沒有滅絕,一直繁盛至今。這是一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相當強的生物。然而,這種強悍的能力是有條件的。就如溫度一樣,烏龜耐得了高溫、抗得住嚴寒,但不耐忽冷忽熱的溫度,溫差大就容易生病。水質同樣也是如此,只要水質穩定,稍差一點沒有多大關係,烏龜基本都可以適應。比如仔細觀察我們周邊放生池等地方,有些水體的水質就如臭水溝一般,但烏龜仍然活得很好,這就是水質穩定的作用。

實際上腐皮腐甲、白眼病等問題,並非單純水質帶來的結果,更多的是環境突變(水質和溫度)帶來的應激反應。水和溫度能夠保持穩定,烏龜通常很難出現問題。從來源的穩定性、方便性和安全性來說,自來水其實就是養龜最好的水。與其費心勞神去尋找所謂養龜神水,還不如用好手頭的自來水,為烏龜提供一個穩定的水環境,讓其更快適應(即俗稱的養定)。當然,因為自來水中會有餘氯等消毒劑,或多或少會對烏龜產生不利影響,提前接水或晾曬除氯,還是有必要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提前接水有助於減小換水溫差)。

冬季只是一個季節問題,對於養龜的用水,自然也是和平常一樣即可。但冬季情況更為特殊,這本身就是一個容易給烏龜造成各種疾病的季節。因此,保持水質穩定更為重要,切莫再因水質不穩定帶來問題。

②用多少水養

水是常見液體和固體物質中,比熱容最大的物質,無論是溫度升高(吸熱)還是溫度降低(放熱),都比其他物質緩慢的多。這個特點使水體對氣溫有很好的緩衝作用,氣溫高時水溫不會快速升高,而氣溫低時水溫不會快速降低。在氣溫突變時,水溫藉此可以保持大致穩定,不會忽冷忽熱。但這種緩衝作用與水體大小直接相關,水體越大緩衝作用越好。而水體越小,緩衝作用越小,甚至沒有緩衝作用,水溫直接隨氣溫而變化。例如,冬季將一碗水放在室外,可能連碗一起凍住,而一大桶水可能僅僅表層結冰,這就是水體大小對氣溫緩衝作用的直觀體現。

冬季是一個容易產生溫差的季節,建議利用大水體養龜,以充分發揮對氣溫的緩衝調節作用,減少溫差,防止烏龜生病。很多朋友養龜的容器很小,這在夏季倒是問題不大,但在氣溫變化頻繁的冬季,就不適合了,非常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忽冷忽熱。此處的大水體,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將小容器更換為大容器,這樣即使水位不變,也能裝更多的水,增大水體。二是容器不變,加深水位,這樣水體也可以增大。不管什麼情況,大水體總比小水體好,能夠緩衝氣溫的影響。

現今很多人相信養龜的水「淺水過背」最好,所以一直不敢使用深點的水養龜,害怕烏龜淹死了。其實不然,自然界的水龜和半水龜,生活於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等環境下,水體深淺都是按米計算的。與之相比,家養環境下十幾、二三十釐米的水深,都是淺水,並沒有什麼深水可言。烏龜不同於魚,是用肺呼吸的,確實可以淹死。但健康的烏龜,被淹死機率極小,能被淹死的都是病龜和弱龜,深淺水都有可能。就算是有這種極端情況的存在,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不是?只要搭配好水中的墊腳石,大膽加深水位就可以,深水的益處遠比淺水多。

之所以強調水體要大,不僅是因為大水體能夠對氣溫變化有緩衝作用,可以防止溫差。大水體對水質穩定也極為有利,水體大對汙染物的容納能力、稀釋和擴散能力都大,水質不容易變壞。水體越小,越容易因為烏龜排洩物等造成水質惡化、崩潰。同時,大水體也非常容易建立硝化菌群,這種自然建立的菌群比人為投放的單一硝化菌更為有利。小編養龜沒有過濾,也經常不換水,之所以水不崩潰,個人認為和這種自然建立的硝化菌群有很大關係。水中微生物菌群平衡了,水質就不容易崩潰。

那麼多大的水體算大呢?這個也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小編用的是60×40cm的塑料箱養龜,感覺尚可。當然,如果場地無限制,養龜容器不怕大,越大越好。

③ 冬季養龜換水

因為烏龜需要在水中進食和排洩,這難免造成水質惡化,換水是養龜中繞不開的一個問題。無論什麼季節,換水都要關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不能因為換水帶來水質的截然改變,二是不能因為換水帶來大的溫差。水質改變的結果,可能帶來烏龜應激反應,這是造成腐皮腐甲的主要原因。而大溫差帶來的問題更多,烏龜的很多疾病,或多或少都與之有關,包括感冒、白眼病甚至肺炎等,溫差堪稱是烏龜殺手。

很多朋友對水質的理解,還停留在氫二氧一上,認為越乾淨越好,最好是純水。一旦發現水中有星點汙物,馬上就換水,一換就全換了。當然,理論上確實是如此,潔淨的水質是理想的。

但水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除了水分子外,裡面還含有大量的其他物質,例如可溶性陰陽離子、氧氣、二氧化碳和微生物菌群等等,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只有處於陰陽離子平衡、酸鹼平衡和微生物平衡等平衡狀態的水,才是最穩定的,水質能夠保持下去,不容易惡化崩潰。我們換水,換的不僅僅是氫二氧一,裡面的離子平衡、酸鹼平衡和微生物平衡等,也可能因為換水而改變。這些平衡如改變過大,對於烏龜而言,其實就是新水,它要重新適應。一旦適應不了,就會應激反應,通常表現就是腐皮腐甲。這就是為何很多人每天都換水,但是有些烏龜(如花龜)仍然不停腐皮腐甲的原因。為了保持水質穩定,除非原水已經惡化崩潰了,否則都不建議全部換掉,以防水質變化太大,烏龜不適應而應激。一般建議每次換水以1/3到1/2為宜,也就是說,最多換一半的水。

冬季室內雖有暖氣,但通常也就20℃左右,烏龜並不活躍,食量也有限,與其他三季相比,換水量宜再少些(水質嚴重惡化除外)。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保持水質穩定,讓烏龜感覺不到突變。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換水產生的溫差問題,換的比例越大,越可能產生大的溫差。

冬季本身寒潮活動頻繁,氣溫容易突變,另外,室內供暖有時也並非穩定,暖氣也有忽冷忽熱的時候。這些因素,都容易產生大溫差。而且冬季氣溫低,一旦烏龜生病,也不容易好。因此,冬季更要注意換水時的溫差問題。冬季不僅要提前備好需要換的新水,有條件的建議備一個溫度計,測量好新舊水溫,最好能等溫換水,或儘量將溫差控制在3℃以內,以防烏龜生病。

2、冬季養龜餵食問題

烏龜的消化能力,和溫度直接相關。溫度高消化能力強,溫度低消化能力弱。其中溫度範圍為25-35℃時消化能力最好。其消化能力與溫度的對應關係,見下表所示。

北方冬季雖然室內供暖,但通常室溫也就是20℃左右,極少能達到25℃以上。在20-25℃溫度下,烏龜消化能力並沒有達到最優狀態,再加上冬季容易有溫差,因此餵食不宜過量,少量餵食即可,建議一周一兩次就可以,次數宜少不宜多。少餵幾次餓不死,餵多了容易消化不良甚至腸炎。由於消化能力並不強,對於食物的選擇也要注意,儘量選擇容易消化的龜糧。肉食中建議餵食易消化、易吸收的魚蝦,避免餵食不好消化的豬肉等。

3、冬季養龜的光照(曬背)問題

水和食物解決了烏龜基本的生存問題,要想身體更健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曬背。烏龜殼主要由鈣質組成,而鈣的吸收和沉積需要陽光。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後,能夠合成維生素D3(即膽鈣化固醇),而維生素D3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腸內鈣磷的吸收和在骨骼上的沉積,可用於治療佝僂病及骨質軟化病。所以經常曬背,對於強健烏龜骨骼和龜殼發育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之外,陽光中的紫外線也有殺菌作用,陽光也有利於烏龜殼色素沉澱,使其更漂亮。然而,烏龜曬背雖好,還是要區分什麼情況。冬季其實並不適合曬背,處理不當容易產生溫差而生病。

① 冬季室內陽光曬背效果有限

冬季北方室內有暖氣條件下養龜,曬背的光源主要是兩種,一是藉助窗外的陽光,二是藉助曬背燈。這兩種情況,其實都不是十分可靠。出於保暖需要,北方很多地方現在都是雙層窗戶,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光線已經被玻璃層層過濾了,到達室內的紫外線已經十分稀少,曬背效果有限。同時,由於曬臺比熱容明顯小於水,在曬背時,會造成曬臺溫度高於水溫,產生大溫差,烏龜從曬臺入水可能因此致病。

② 曬背燈效果有爭議,使用不當會致烏龜命

藉助曬背燈人工曬背,這本身就爭議很大。很多朋友反映曬背燈的主要作用是加溫,代替不了陽光,而且使用不當還會致烏龜命。曬背燈常見的缺點有:曬背時間過長,可能使烏龜殼開裂,或造成烏龜脫水;曬背燈距離烏龜過近,也可能直接將龜曬死。曬背燈照射屬於局部近距離加熱,使得曬臺周圍溫度相較於水溫很高,這樣烏龜入水的溫差比陽光曬背時更大,更容易感冒生病。

經常給烏龜曬背確實有好處。但北方冬季室內有暖氣養龜時,無論是採用隔著窗子的陽光還是人工曬背燈,其實效果都有限,最嚴峻的是,操作不當還容易致烏龜命。雖然萬物生長靠太陽,但烏龜畢竟不是植物,冬季不曬背,烏龜死不了,也不會像植物一樣徒長。冬季不曬背或許會對烏龜有那麼丁點不利影響,但盲目曬背卻有可能讓烏龜生病甚至送命,孰輕孰重,我想大家都會選。

因此,對於冬季北方室內有暖氣養龜的情況,在無法有效控制曬臺和水之間的溫差時,小編建議不要曬背,弊大於利。建議及時將曬臺拆除或沒入水中作為墊腳石使用,這樣烏龜可以一直呆在水中,接觸的只是水溫,不容易出現溫差。

三、冬季室內供暖條件下養龜突發事件的處理

雖然冬季北方室內有暖氣,溫度也基本適合烏龜飼養,但畢竟冬季不同於其他季節,有些突發狀況,還是要提前預估,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到時措手不及。主要的問題就是突發情況帶來的溫差問題,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① 天氣突變可能帶來的溫差。冬季寒潮活動頻繁,冷空氣強勁,大風降溫天氣是常態。雖然室內有供暖,但也要充分注意這些極端天氣,提前準備好保溫設備。例如可以提前給烏龜缸準備一個蓋子(需有透氣孔),或者準備一個比養龜缸大一號的泡沫箱(蓋子打孔透氣),當氣溫突降時可以給烏龜缸加蓋或放入泡沫箱中保溫。

② 供暖故障可能帶來的降溫。北方雖然冬季集中供暖,但有時因設備故障等特殊原因,有可能暖氣溫度不達標,甚至中斷供暖。建議不管冬季是否計劃加溫飼養,都要提前準備一套養龜的加熱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四、結語

冬季北方室內有暖氣的條件下,如果室內溫度可達20℃以上,烏龜是可以正常飼養不冬眠的。飼養方法得當,並不會對烏龜有多少不良影響。

冬季有暖氣條件下,飼養過程中,要重點關注養龜用水、食物和光照(曬背)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建議利用大水體來養龜,一是可以防止大溫差,二是有助於水質穩定。換水時注意不能因此帶來水質和溫度的劇烈變化,以免烏龜應激而生病。

即便有暖氣,室內溫度也通常達不到烏龜的最適合生存溫度,烏龜消化能力仍偏弱,食物宜選用易吸收、易消化的,少餵或不餵難以消化的食物(如豬肉等),餵食頻率宜少不宜多,以防烏龜出現消化不良甚至腸炎。

冬季養龜曬背容易帶來曬臺和水之間的大溫差,建議拆除曬臺,讓烏龜一直呆在水中,防止因溫差而生病。針對氣溫突變或是臨時中斷供暖等突發情況,提早準備好預案和加熱保暖設備,以防不測。

本文內容為小編個人理解,如有不當之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堅持提供有價值的烏鶇和烏龜實操經驗與心得體會,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冬季溫度低烏龜不愛吃食,加溫飼養時有溫差,怎樣才能養好烏龜?
    冬季氣候寒冷,自然環境下是烏龜的冬眠期。在冬季買入烏龜,無論是直接冬眠,還是加溫飼養,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直接冬眠,我們並不清楚之前烏龜是如何飼養的,體質狀況如何,是否有隱性疾病等,貿然冬眠風險較大。而加溫飼養,溫差控制不好容易生病,同樣困難重重。因此,冬季並不是一個適合入龜的季節,買龜需要等到春暖花開後。
  • 環境溫度太高,烏龜無法冬眠怎麼辦?快來試試用冰箱讓烏龜冬眠
    大家都知道,要想讓烏龜順利冬眠,那麼冬眠期間的環境溫度要保持在5-15度之間,而且期間的溫度越穩定越好,但是這點對很多朋友來說都是無法辦到的。北方的朋友們因為供暖期的到來,室內溫度長期處於18度以上,室內很難找到一個低於15度的角落。
  • 冬天太暖和,真的會改變烏龜習性
    在我們常見的龜類中,瑪塔龜、黃頭龜、豬鼻龜不需要冬眠,此外一些剛出生的小龜跟病龜也不能冬眠。原因很簡單,剛出生的小龜儲存不了多少能量,扛不住漫長的冬眠。生病的龜體質虛弱,抵抗力支撐不了它們完成冬眠。以吉林地區為例,雖然現在吉林地區的溫度已經足夠龜冬眠了,但室內溫度明顯要比室外氣溫高一些,而高出的部分,也足以讓室內溫度高於10℃。我查閱了往年的的供暖公告,新疆地區在10月中旬陸陸續續開始供暖,將持續6個月,東北地區10月20之後會基本完成供暖,北京及濟南等地在11月中旬開始供暖。也就是說沒等到室內溫度到10℃之下,供暖就開始了。
  • 不知你養的烏龜能否冬眠及怎樣冬眠?詳解各種烏龜冬眠方法優缺點
    二是因為冬季食物匱乏,通常也找不到吃的,容易餓死。因此烏龜才進化出了冬眠的習性,以應對冬季的嚴寒和食物匱乏。實際上,冬眠也並非烏龜的專利,很多其他動物也都有冬眠的習慣,例如北極熊、松鼠、青蛙和蛇等。冬眠的原因,都和烏龜類似,環境惡劣且沒有食物來源,不如索性不吃不喝,貓起來睡大覺,度過冬季再說。
  • 烏龜冬眠醒了怎麼辦
    很多家庭喜歡養烏龜做寵物,但是,不少家庭養的烏龜往往活不長,許多家養烏龜都無法活過冬眠期。烏龜是冷血變溫動物,在冬季天氣嚴寒時會冬眠,直到來年春季天氣暖和後才會甦醒,烏龜甦醒後一定要照料得當,否則可能導致烏龜死亡。
  • 冬季溫室內養烏龜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看完這些,你就都懂了
    北方有些地區已經開始供暖了,最近有很多朋友問我「冬天不打算讓烏龜冬眠,在暖氣房裡過冬行不行」。只要環境條件具備,在暖氣房裡養龜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問題我們還是要格外留意的,不然後悔都來不及。最需要關注的當然就是溫度問題市政供暖的標準是不低於18度,這個溫度對於人來說是個舒適溫度,但對於烏龜來說卻很尷尬。冬眠吧,溫度太高,無法進入冬眠狀態;不冬眠吧,溫度又不夠高,無法正常的進食消化。雖然有些地方可能供暖期室內溫度高點,能達到25度以上,但也保不住會遇到熱量供應不足,溫度驟降的情況。
  • 如何保持烏龜冬眠期間的溫度穩定?這3種方法簡單又實用
    但是,冬季氣溫的變化是很大的,如何保持溫度的穩定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很多朋友的烏龜冬眠失敗,也是由於溫度的驟然變化導致的。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的保持溫度穩定呢?我常用的方法有3種。第一種:選好冬眠介質烏龜冬眠為什麼要有冬眠的介質?
  • 烏龜冬眠方法—淺水冬眠大法詳解(最適合新手)
    龜友們都知道,冬天正常冬眠的龜體質要比加溫過冬的龜好很多,但是對於初入龜坑的龜友來說冬眠就是一道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最容易操作,而且簡單實用的一個冬眠方法——淺水冬眠法。我從2011年開始養龜現在家裡有七八個品種的水龜,一共三十多隻,每年包括龜苗都是淺水冬眠,從來沒出過問題。廢話不多說步入正題:1、準備好烏龜冬眠用的容器,水盆整理箱都可以。2、把晾好的自來水倒入容器中,水位淹過龜背甲1—2釐米即可。
  • 烏龜在冬天不會被凍死嗎,為什麼?
    問題:烏龜在冬天不會被凍死嗎,為什麼?答案: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水溫15℃以下時,就停止攝食,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時,在自然水域裡就會躲藏在水底淤泥沙土中伏蟄冬眠。在冬季,烏龜棲息地,只要有液體水存在,烏龜就不會死亡的。有了液態水,就是給烏龜加蓋了一層保溫被。
  • 冬季烏龜怎麼養?冬天養龜注意事項!家養的烏龜如何安全過冬?
    那麼烏龜冬天怎麼養?氣溫降至13℃以下時,龜龜便開始進入冬眠,這個時候儘量就不要區移動它。 整個越冬期間,頭尾四肢均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食不動不排洩,直至出蟄才移動位置。 若環境不適時,則難於入蟄。烏龜的冬眠溫度在1-10℃是適宜的。高於10℃很易引起龜的甦醒,從而消耗體力,而造成龜的體質下降,於來年的生長繁殖都不利。
  • 冬季養龜冬眠的一些小事項
    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飼養小動物來對自己內心或心靈的一種填補吧。龜是非常可愛的小動物,越來越多的朋友飼養龜作為寵物,它的生長習性與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沒辦法,因為它是變溫動物。冬天是龜最不喜歡的季節了,溫度太低。冬天怎麼飼養烏龜:1、烏龜的飼養方法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 烏龜放在魚缸裡面養嗎?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有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近幾年,人們非常偏愛養烏龜,尤其是在最近幾個月非常流行一種背部塗滿顏色的烏龜。商家們將小烏龜背部塗上各種各樣的圖案,而且用水也衝洗不掉。這些塗滿防水顏料的烏龜顏色各異,花裡胡哨,非常的好看。而買這些烏龜的,大多數都是一些小學生。不僅是圖新鮮,更多的是圖好看好玩。但是不少人買完烏龜之後並不懂小烏龜該怎麼樣去飼養。
  • 烏龜什麼時間開始冬眠?溫度15度以下冬眠,各地龜冬眠時間一覽
    除了熱帶龜以外,亞熱帶及溫帶地區的烏龜,在冬季都有冬眠的習性。飼養烏龜作為寵物的朋友們,都非常想知道烏龜在什麼時候開始冬眠。鶇龜先生也經常會收到類似的提問,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下這方面的信息。烏龜開始冬眠並無統一時間,主要取決於外界溫度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自身無法調節體溫,其活動能力取決於外界環境溫度高低。高溫時烏龜活躍,低溫時不活躍甚至冬眠,這是烏龜的基本生活習性。
  • 烏龜最實用冬眠方法,你知道幾種?
    首先我們要了解烏龜在不同溫度下的習性,水溫20~32℃最合適的成長,攝食溫度20~35℃,但在27~32℃的水溫下胃口最強盛。36℃停食,38℃蟄伏(夏眠),超過這個溫度會致死。當溫度降至15℃以下處於蟄伏狀況攝食減少活動能力變弱,10℃以下開始冬眠,0℃以下有致死的風險,溫度越低死亡率越高。
  • 烏龜冬眠怎麼養,需要做什麼準備
    烏龜冬眠怎麼養,需要做什麼準備秋末冬初,天氣漸涼,烏龜就會進入冬眠。但你知道嗎?並非所有的烏龜都需要冬眠。一些不合適冬眠的烏龜,我們還要想辦法阻止它們進入冬眠狀態,避免它們出現睡著就再也醒不過來的結局。
  • 烏龜冬眠怎麼養(龜冬眠步驟)
    國慶前後龜們逐漸開始冬眠。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下烏龜冬眠怎麼養—龜冬眠步驟吧。【預備篇】堅持烏龜的身體看是否適合冬眠根據小編我個人養三隻龜的經驗來看,不是每隻龜都適合冬眠的,有相當一部分小小龜和病龜冬眠後就再也不能醒不過來了。烏龜科學冬眠的第一步就是檢查它們的身體,太小的龜(背甲5公分以下)和病龜就不給它們冬眠了(採用加溫裝置)。
  • 烏龜正確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小編在寒冷的東北待了一段時間,可小編偏偏又很喜歡烏龜這一類的,發現在北方烏龜有時候連飯都不吃,就一直沉沉悶悶在發呆,相信也會有朋友跟小編一樣愛養烏龜,下面小編就帶你科普一下在冬季怎麼養烏龜。烏龜的生活習性跟許多自然界的動物一樣,是需要冬眠的。所以到了冬季,它就會不吃不喝。
  • 烏龜很可愛,冬天怎麼養呢?要注意什麼?
    但是很多人對於養殖烏龜卻並不了解,尤其是冬天的時候該怎麼去養殖烏龜,養殖烏龜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些什麼,這些方面都是十分關鍵的,都是需要謹慎對待的。自己養的烏龜冬天是需要冬眠過冬的,而冬眠的措施也是有講究的,首先可以保證溼度較大的沙子,最好是細沙子比較好,然後將沙子覆蓋在烏龜的身上,這樣烏龜就可以冬眠了,其實就是將自己藏起來。烏龜冬眠的時候是喜歡潮溼的環境,所以還可以準備一塊潮溼的布,布和沙子的功能其實是差不多的。
  • 又到一年冬眠時(5):烏龜
    ,冬眠時,烏龜的頭、尾、四肢都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吃東西也不活動。畢老師:單獨飼養,單獨放池,小的是單獨放池子。如果是有病的有傷的就要進行保溫治療。保溫治療就是將病龜放到大棚裡進行飼養,這有點類似於我們的療養,目的就是讓它們儘快的恢復體質,這並不等於不讓龜冬眠,而是縮短了龜的冬眠期,因為龜在冬眠的時候消耗的是體內貯藏的營養物質,等到身體內所貯藏的營養物質幾乎要用光時,冬眠期也將結束了。
  • 烏龜怎麼冬眠比較好?淺水冬眠、椰土冬眠,哪種方式更好?
    有粉絲私信我,勝哥你養的烏龜,怎麼讓它冬眠?有沒有安全讓烏龜度過冬眠的方式,哪種方法比較好?我記得去年是在網上買了椰土回來,鋪在烏龜缸裡面讓烏龜自己挖土爬進去冬眠。當時,我養著鱷龜和巴西龜,用這種方式順利的讓烏龜度過冬眠。如果你也打算用椰土的方法,讓烏龜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