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三角梅就是其中一種,雖然它非常常見,但是在花市的攤位,都會有三角梅的一席之地,而且價格也不會過於低廉,而且三角梅的品種也在增加,本身品性就比較皮實,經過培育之後,在原基礎上更上一層,花期更長,花量也更豐富了。
三角梅在南方還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它皮實的品性,因此在養護的時候,不用花費什麼精力,因此在綠化帶,山間野徑,家庭庭院都可以看到三角梅的身影;但是三角梅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三角梅的耐寒能力還是很弱;
因此一到寒冷的冬季,三角梅就會慢慢枯黃掉葉,只能等到明年才能重新恢復活力;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三個「小動作」,增強三角梅的韌性,讓三角梅在冬季儘量保持飽滿狀態,開出層疊群花。
動作一:移動位置
雖然三角梅不耐寒,但是不代表它在冬季就一定會被凍壞,影響它生長狀態的不是季節,而是溫度,一旦溫度低於5℃,那麼無論三角梅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它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傷,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好溫度變好,然後在根據溫度去選擇合適的養護場所,儘量控制好三角梅小範圍的生長溫度。
只要溫度不低於5℃,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三角梅放在室外,特別是陽光可以直射的位置,三角梅非常喜光,陽光越充足,它的生長速度就越快,而且在陽光的照射下,它的枝幹可以快速出現木質化變化,變得更加堅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把它放在風口位置,入冬之後不但溫度下降,風力也會增強,在低溫環境中,三角梅的枝葉會很乾癟,遇到強風后很容易就會導致斷裂,因此得選擇背風位置養護。
在溫度高於5℃,而且天氣較好的時候,最好把三角梅放在朝南背風位置溫度低於5℃後,可以把三角梅搬到室內靠窗位置,或者用小棚保護起來鎖住三角梅周圍溫度後,依舊要保證每天都能被陽光照射到,進行光合作用
動作二:節制澆水
之前有花友表示,自己家裡的三角梅有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但是三角梅還是有徒長的趨勢,一般是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就是在養護時,陽光太過集中某個部位,三角梅會因為趨光性而偏移位置,我們只要選擇朝向就行了,當然最好還是適當修剪下,通過掐芽的方法,抑制它的頂端優勢,讓它的枝葉朝橫向生長,變得更加飽滿;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在養護的時候,澆水頻率過快,三角梅其實很耐旱,我們澆水過多,在溫床中反而會抑制它的生長優勢,根系水腫,養分輸送失衡,因此給三角梅澆水必須節制,特別是在入冬之後,澆水後水分蒸騰就比較慢,這個時候頻率更不宜過快,才可以提高三角梅的耐寒能力,而且三角梅是喜酸的植物,因此我們入冬之後,在澆水時,也可以適當參合點硫酸亞鐵。
三角梅土壤鹼化後,葉片容易發黃,因此必須定期給它澆灌硫酸亞鐵,一般20天一次為了避免入冬後的三角梅盆土積水,養護時儘量採用控水法,讓盆土保持乾燥狀態入冬後想澆水,要選擇在溫度高而且有出太陽的午後,少量補水維持三角梅生存需要即可
動作三:加點薄肥
有些花友覺得在入冬後,特別是溫度下降之後,就不要給三角梅施肥了,但是我個人覺得,得根據具體情況去選擇合適的養護方法,如果是地栽的三角梅,它的韌性比盆栽強,而且銜接大自然土壤,如果溫度在15℃左右,還是可以適當加點肥料,例如花多多1號等水溶肥,促進枝葉生長,讓三角梅儲存更多能量。
但是如果是盆栽的三角梅,即使溫度在15℃,最好還是不要給它加花多多系列之類的高效水溶肥,但是我們可以給它加一點點緩釋肥,例如羊糞,雞糞,餅肥等,把花盆沿四周的土壤劃開一部分,大概在距離根系8公分,土壤深度5,6釐米處,預埋一點點緩釋肥,在摻上土壤充分混合;
這些緩釋肥就是第二天開花的基礎,而且他們在土壤中,也可以慢慢揮發餘熱,讓土壤溫度偏高一些,根系的吸收和轉化養分的速率也會更快一些,但是過量,否則很容易就把三角梅的根系燒傷了,一定要記住薄肥勤施。
總結:入冬之後,想提高三角梅的韌性,我們可以通過這三個小動作來實現,首先在溫度未低於5℃時,把三角梅放在室外進行練枝,並且還要控制好澆水頻率,避免根系被凍傷,最後根據溫度,選擇合適的肥料或者在土壤上鋪些松針葉等,避免寒氣入侵,並提高土壤溫度,就可以讓三角梅順利過冬,入春憋出一圈苞,養成繁花小老樁。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
▼文末長按點讚,送3連哦
#百度家居大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