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除了倉鼠、豚鼠、松鼠之外,龍貓也是齧齒動物在寵物界的重量級選手。它們的外表圓滾滾毛絨絨的,是屬於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胖萌,雖然身價頗高,但也確實很受歡迎。
龍貓是寵物界的商品名,它在生物學上的正式名字叫做絨毛絲鼠(Chinchilla lanigera),又叫長尾毛絲鼠和南美慄鼠。
龍貓有著一雙黑漆漆的卡姿蘭大眼睛,憨態可掬活蹦亂跳,但它在野外有一種親戚,氣質跟龍貓天差地別,是兩個極端。先欣賞一下它長啥樣吧。
從外形上能夠看出它跟原生色被毛的龍貓確實很像。它叫做山絨鼠,跟絨毛絲鼠(龍貓)同屬於毛絲鼠科Chinchillidae,只不過龍貓是毛絲鼠屬Chinchilla,而山絨鼠則是屬(山絨鼠屬)Lagidium。
該屬現存四個種,即南方山絨鼠、北方山絨鼠、沃爾夫松山絨鼠和厄瓜多山絨鼠。這四種山絨鼠長相很相似但也各有些細微差別,本文配圖大多是南方山絨鼠。
為什麼說山絨鼠跟龍貓的氣質天差地別呢?其實很容易看出來嘛,龍貓就像是活潑跳脫的少年,一雙大眼睛也讓龍貓散發著一種古靈精怪的可愛氣質。
而山絨鼠就不一樣了,眼睛也不算小但總是半眯起來或者乾脆閉著,長長的鬍子在口鼻兩邊斜斜地耷拉下來,一雙小手毫無力氣縮在胸前,看上去頹廢至極,喜怒不形於色,滿臉都是「我還能怎麼辦呢」的神情,垂頭喪氣,少年老成。
其實養過龍貓的朋友都知道,龍貓有時也喜歡發呆,但至少龍貓的眼睛是睜開的,而且被毛顏色也比較鮮豔活潑,就算發呆也是那種喜歡愣神兒的呆萌。
但山絨鼠發呆就感覺是個老爺爺或者老奶奶,沒事兒坐在大樹或者牆根底下曬太陽,小凳子旁邊放著一壺茶水或收音機,一坐就是一下午,什麼事兒也不往心裡去,放空自己別無他物。
山絨鼠的生活方式對它這種氣質的養成有著重要作用。它們棲息在海拔三千到五千米高的南美洲巖石山區,在天然的巖縫、狹窄山洞中生存。山絨鼠是食草動物,棲息地離水源較近,但因為生活的地方海拔較高,所以平時需要曬太陽來取暖。
山絨鼠在早上日出和傍晚日落前後比較活躍,會在這兩個時間段去喝水、進食。那麼白天一大天山絨鼠都幹什麼呢?答:曬太陽。
別看山絨鼠跟龍貓一樣胖胖的,但它們其實都特別敏捷,很善於跳躍和攀巖。山絨鼠格外擅長此道,清晨和黃昏時會在高低起伏不平的巖石間快速跳躍前進尋找植物、苔蘚、地衣、菌類等食物。
等氣溫升高了,山絨鼠一般就不忙活了,找塊陽光比較充足的巖石一蹲,先梳理毛髮整理一番儀容,再半眯起眼睛,鬍子往下一耷拉,開始曬日光浴,除了天敵(山原貓等掠食動物)來襲,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了。
到了黃昏時段太陽下山了,山絨鼠會再次進食,然後回窩裡休息,第二天清晨再次出巢覓食、曬太陽,循環往復著這種佛系養老般的生活。
在社會構成方面,山絨鼠既不是獨居動物也不是社會型群居動物,而是以家庭為單位,大約2-6隻個體組成一個小群落,幼年山絨鼠跟成年山絨鼠一樣過著這麼悠閒的生活,真真是少年老成了。
毛絲鼠科的動物跟其他常見齧齒動物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們的孕期很長,大約懷孕4個月到5個月之間才產仔(龍貓在110天左右)。幼崽在母體內已經充分發育,一出生就全身被毛並且是睜著眼的,除了吃奶之外還可以在1天之內就開始進食固體食物。
如此長的孕期和早熟的幼崽可以提升它們幼崽的成活率。但是毛絲鼠由於早期曾被人類大量捕殺,野生種群數量一直不是很多,野生龍貓(絨毛絲鼠)如此,山絨鼠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