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聞周刊》刊文稱,英國王子威廉和王妃凱特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即將年滿6歲的喬治王子、3歲的夏洛特公主和僅9個月大的路易王子。他們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即便已經有了受過嚴格訓練的王室保姆Maria Borrallo的幫忙,但很多事情,兩人都得親力親為。那麼,凱特和威廉有什麼樣的育兒經呢?
文章摘編如下:
1、擁抱很重要
凱特經常說:「擁抱很重要,我也這麼告訴我的孩子們。」因此,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下,我們經常在不同場合看到凱特擁抱她的孩子們。
有一些育兒專家認為,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抱,不哭的時候反而抱。這樣習慣了之後,孩子就不會通過哭鬧來尋求父母的安慰。
其實,適當的擁抱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有科學研究表明,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肢體語言比語言更有力量,而擁抱是最柔軟、最有力量的方式。親一親抱一抱,他就能夠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並且會給予回報。而缺乏擁抱的寶寶會愛哭、易生病、情緒易煩躁。
2、鼓勵孩子們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威廉曾說:「凱薩琳(凱特)和我都很清楚,我們希望喬治和夏洛特長大後都能暢所欲言。」
2017年9月,凱特也在錄製一則兒童心理健康的慈善視頻中呼籲家長,要鼓勵他們的孩子說出真實的感受。
當時已經宣布懷了第三胎的凱特說:「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有最好的生活。鼓勵孩子們去了解和說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幫助他們掌握在成長過程中面對生活起伏的技巧。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有情緒是非常正常的。」
華人的文化環境中,經常教育人要忍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也會逐漸習慣於把自己的情緒埋在心裡,久而久之,會產生負面情緒。
而能夠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緒,這對於孩子在幼兒園開始獨立的社會交往、正面培養社交能力很有幫助。
3、不要擔心家裡被弄亂,讓孩子放開玩
在2016年訪問慈善機構Youthscape期間,凱特談到自己在家裡帶著喬治小王子一起烘焙蛋糕。凱特笑著說,當她和喬治在家裡玩的時候,巧克力和金色糖漿被喬治弄得到處都是,「真是太亂了。」但是凱特卻絲毫沒有責怪喬治的意思。
有的家長,如果孩子在外面玩,弄髒了手或衣服回家,就會責怪其「不乖」。
在家也一樣,父母很擔心家裡的牆壁被亂塗亂畫。一旦孩子想在牆上進行「創作」,馬上被阻止;吃飯也不讓孩子自己吃,生怕食物「天一半,地一半」,5、6歲的小孩還被餵飯;孩子想在家裡跑跑跳跳,馬上被「叫停」,生怕摔著,碰著。
但在凱特看來,有小孩的家裡根本不可能一塵不染,讓孩子撒開歡兒地玩才是最重要的。
4、和孩子一起做手工
2018年12月,威廉和凱特一起參加了流浪慈善組織The Passage的一個手工藝工作坊。
威廉說:「我兒子(喬治)知道我在這方面沒什麼天賦,但凱薩琳(凱特)很有藝術細胞。」凱特在一旁一邊做串珠手鐲,一邊說夏洛特「會很喜歡做這些」。
2-6歲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的時候。這時,也是培養孩子各種才能和興趣的關鍵時期。
手工不僅可以鍛鍊孩子多方面的技巧與能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還可以培養孩子耐心細緻的品質,促進孩子思維發展和審美能力提高,真的是一舉多得呢。
5、陪孩子看動畫片和表演
在2017年的一次廣播節目採訪中,威廉表示,現在電視上有好多兒童電視節目,有些製作得還真不錯。他還談到了和喬治一起看動畫片,說:「你必須假裝你真的很感興趣,因為如果你表現出你對動畫片裡的角色不感興趣,喬治會很生氣。」
據英媒報導,喬治最喜歡的動畫片是《Fireman Sam》,而夏洛特則是《小豬佩奇》的鐵粉。
適當地讓孩子看一些優秀的動畫片,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人品質。
此外,凱特曾經表示,夏洛特和喬治「很喜歡在外面參加各種活動」。2018年12月初,凱特「偷偷」帶夏洛特去皇家歌劇院看了芭蕾《胡桃夾子》在公演前的彩排,有眼尖的網友拍到兩人的照片發在網上。據英媒報導,夏洛特和喬治都正在學習芭蕾。
6、送孩子上學
威廉和凱特經常參加和出席各種活動,公務十分繁忙,但是他們一旦有空,都會親自送孩子上學。兩人經常被拍到送喬治去學校。
7、為孩子選擇適合他們的學校
在給喬治選擇學校上,威廉和凱特打破了英國王室及上流社會送繼承人入讀男校的傳統,讓他去了託馬斯巴特西學校就讀。
這是一所男女混校。學校目前共有560名學生,年齡在4歲到13歲之間,既有王室成員的子女,也有普通人的孩子。
2018年9月,喬治上一年級,不僅要學習英語、數學等基礎課,還要學法語、音樂、電腦等專業課。
凱特和威廉的朋友們透露,凱特正在考慮送喬治王子去她的母校——馬爾伯勒學院,而不是傳統的伊頓公學就讀。伊頓公學是威廉和哈裡的母校。位於威爾茨郡的馬爾伯勒,是英國最好的寄宿學校之一。這所學校招收的都是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學生。
夏洛特小公主則去了肯辛頓宮附近威爾考克斯幼兒園。這所幼兒園的老師全是女教師,家長在幼兒園網站上留言形容老師「非常善良」和「經常鼓勵孩子」。還有家長留言說:「非常感謝老師為孩子所做的一切,讓孩子有一個非常愉快的記憶,並讓她的餘生都受益。」
不過,這所幼兒園和之前她哥哥喬治在諾福克上的蒙特梭利幼兒園不同。喬治上的蒙特梭利幼兒園,用的是蒙特梭利教學法,強調獨立,有限度的自由和對孩子天然的心理、生理及社會性發展的尊重。而夏洛特上的威爾科克斯幼兒園,則強調一種感性教育,讓孩子獲得比較溫和的教育。
顯然,這樣的設置也是為兩位繼承人不同的角色和性格設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