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的預警信號
撰文 普林亞克·倫瓦爾(Priyanka Runwa)翻譯 祝錦傑
有一種紅薯,一旦它的葉片受到蟲子啃咬,就會釋放刺鼻的化學信號,促使葉片(無論是同一株植物上的還是周圍同種植株上的)合成防禦性蛋白質,從而讓葉肉變得難以消化。最近,一項新的研究持續追蹤了這種氣味預警系統,相關內容發表於2019年11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阿克塞爾·米特霍夫(Axel Mit-höfer)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生態學研究所的植物生態學家,也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他說∶"這種紅薯的防禦反應非常迅速。"在其他種類的植物中,也存在化學預警現象。通常,預警信號會讓鄰近的植株進入防禦狀態,但只有當葉片真的被啃咬後才會合成防禦性物質。但是,這種紅薯的葉片在附近的葉片被啃咬時,立馬就會合成防禦性物質。為了實驗,米特霍夫和同事把毛蟲放到了兩種不同的紅薯上∶一種是抗蟲能力很好的紅薯品種臺農57(TN57)號;另一種則是TN66號(TN57號的近親品種),它的抗蟲能力較差。兩者均為中國臺灣出產的品種。在受到毛蟲攻擊後,兩種紅薯都"呼出"了至少40種化學物質,但是,TN57葉片釋放的DMNT(在植物的防禦反應中常見的一種信號物質)是TN66的近2倍。在另一個密閉的玻璃罩中,放著一株TN57,研究人員預先用鑷子扎破了它的葉片。隨後,研究人員又把—株健康的TN57放入了密閉的玻璃罩中。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兩株植物未受傷的葉片中均出現了高濃度的貯藏蛋白(sporamin)。貯藏蛋白是一種大量存在於紅薯塊莖中的蛋白質,它能讓沒有被煮熟的塊莖難以消化。而當研究人員向玻璃罩內釋放人工合成的DMNT時,即便植株完整健康,葉片也會迅速合成貯藏蛋白。
(轉載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