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縣黃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20-12-06 朔州新聞網

近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山陰縣青年黃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黃煜,1979年出生於山西省山陰縣。其父黃嵩山,母親胡賢,兄妹四人,姐姐黃燁和黃焠,哥哥黃炯。妻子於麗麗為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先後就讀於山陰縣第六小學、第二中學和第三中學。1998年9月考入長春理工大學光學物理系,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02年9月~2007年7月於長春光機所碩博連讀,獲光學博士學位;於2007年8月~2009年8月於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取得光學工程博士後;於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於2010年4月~2017年8月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並於2017年9月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一部任研究員和紫外光譜及成像技術研究室主任。

目前擔任風雲三號系列衛星紫外探測儀副主任設計師。主要從事空間紫外遙感及輻射計量技術研究,參加了863、風雲衛星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等多項空間遙感儀器的研製及輻射數據定量化研究工作,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主持完成風雲三號衛星首臺空間紫外光譜遙感器絕對輻射定標及高精度定量化工作,風雲三號系列衛星在軌太陽紫外光譜數據與國際同類儀器一致性優於5%,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持建設了紫外成像光學系統所需的性能評價體系及檢測定標的關鍵非標設備,全面提升我國在紫外波段空間成像遙感器檢測、裝調和定標等方面的研製保障能力,使地面配套設備向更加精細化的方向發展,滿足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寬波段、大視場和高解析度的紫外成像光譜遙感儀器的研製要求;在國內率先開展以早期型恆星組和月球源為統一輻射基準的在軌輻射定標方法研究,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基對月成像光譜定量觀測系統,在對低速及變速運動星體目標的自動跟蹤且高精度光譜成像定量觀測領域有重要應用,為未來實現多平臺遙感數據的統一和融合提供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紫外遙感是除可見近紅外、熱紅外和微波遙感以外的一個具有突出優勢的遙感領域。空間紫外遙感利用紫外波段太陽光被低、中、高層大氣分別強烈散射和被大氣中臭氧等微量氣體強烈選擇吸收的特點,可同時遙感整層大氣密度和臭氧等的三維分布。紫外光學載荷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在大氣物理、太陽物理、氣象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獲得了重要的應用。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紫外光譜及成像技術研究室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空間紫外光學遙感技術研究,歷經30多年不懈耕耘,將我國空間紫外遙感從單一光譜拓展到成像光譜,將單一的天底觀測發展到天底、臨邊多模式探測,取得國內一系列首次突破:首次獲取了地外太陽紫外精細光譜;首次實現了國內臭氧空間遙感;首次監測到北極臭氧損耗;首次完成了國內臨邊大氣觀測科學驗證,其核心技術已應用於風雲三號系列衛星任務中,迄今紫外光譜及成像技術研究室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多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文 王茂盛)

相關焦點

  • 精工鋼構:全資子公司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1月12日晚間,精工鋼構(600496)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浙江綠築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為主要完成單位之一的「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證書編號:2019-J-22101-1-01-D04)。
  •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所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一等獎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武大吉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劉奕夫所在項目「水稻遺傳資源的創製保護和研究利用」在初評中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遼源市5項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根據省科技廳關於開展2020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通知要求,在網絡評審基礎上,經覆審專家委員會覆審,市農科院的「早熟、優質國審玉米新品種吉東16號的選育與應用」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東北襪業織襪公司的「複合多功能礦襪」和格致汽車的「汽車外覆蓋件模具研發與應用」2項成果獲三等獎。
  • 滎陽市兩項科技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大河網訊(記者 王世端 通訊員 李珂)近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2020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獎授獎建議項目公示,滎陽市兩項成果榜上有名。鄭州三和水工機械有限公司的「集約式環保型砂漿精準幹混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項目和河南興安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的「綠色節能型自保溫圍護體系關鍵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項目的成果均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數碼視訊斬獲國務院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e公司訊,近日,數碼視訊、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申報的「編碼攝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斬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技術的成功應用,可實現AVS+高清節目的接收、轉碼、輸出,有效提高了編碼壓縮效率和設備處理性能,極大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 玉溪7項目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來源:玉溪網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對2019年在全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玉溪7項成果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雲南南寶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玉溪山水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完成的「高含量新型天然除蟲菊酯綠色農藥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成果,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持完成的「高檔包裝紙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成果,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參與完成的「三綠、低單寧、高蛋白優質蠶豆新品種選育及應用」、雲南維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
  • 這項成果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近日,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貴州舉行。此次會議主要表彰並授予了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等共計111個項目。鐵騎力士集團豬業事業部貴州御咖牧業有限公司參與的「貴州省規模養殖場豬藍耳病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項目榮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國家科學技術獎:湖南大學參與自然科學獎1項目、科技進步獎2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結束,此次初評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4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33項,以及2019年度遺留的2項。湖南大學的國家科學技術獎1、國家自然科學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6項,其中化學組項目7項,而由湖南省提名的「螢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項目,主要完成人都是湖南大學的,初評為二等獎。
  • 三項目入選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近日,記者從市科技部門了解到,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公示工作已經結束,我市申報的無溶劑聚氨酯防水塗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蔬菜集約化高效育苗技術研究與應用、健康無毒瓜類蔬菜種苗繁育技術研究與開發等三個項目順利入選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建議授獎名單。
  • 西安交通大學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2項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參加大會,並為獲獎人員頒獎。西安交通大學以主持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 3項涉廢氣(VOCs和NOx)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 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完整名單)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根據《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分別獲得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埃夫特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
    根據《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過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埃夫特分別榮獲2019年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其中,埃夫特與安徽省巢湖鑄造廠有限責任公司、埃華路(蕪湖)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學合作完成的《工業機器人研發以及在鑄造行業的應用》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洛江這3項科研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近日,福建省政府公布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洛江區3項科研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年度獲獎數為歷年來最高。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共分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等三個獎項。其中,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共評出一等獎25項、二等獎57項、三等獎94項。
  • 洛江3項科研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近日,福建省政府公布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洛江區3項科研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年度獲獎數為歷年來最高。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共分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等三個獎項。其中,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共評出一等獎25項、二等獎57項、三等獎94項。
  • 甘肅路橋一項技術成果獲「工程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每日甘肅網訊近日,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舉辦的2020年「工程建設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甘肅路橋建設集團完成的《隴東地區黃土「V」型衝溝高填方路堤施工技術》喜獲2020年「工程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是2020年度甘肅省唯一獲獎項目。
  • 福建醫科大學13項成果獲得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4日訊 據福建醫科大學微信號發布 日前,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正式揭曉,福建醫科大學13項成果獲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第一完成單位10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
  • 清華大學、清核朝華等參與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其中,清華大學與清華控股成員企業華控技術轉移旗下北京清核朝華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參與項目「新型放射性廢液處理技術及裝置研製」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脊灰疫苗研發及應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大會現場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其中,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楊曉明研究員主持,聯合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完成的「全球脊灰病毒根除階段關鍵疫苗sIPV和bOPV的研發及應用」項目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226個項目入圍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鍾源)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正式出爐。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信息顯示,2020年度初評通過226個項目,其中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國務院頒發最高科技榮譽,宇通再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日前,宇通正式收到由國務院頒發的「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證書」。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厚板及難焊材料雷射焊接與複雜曲面曲線雷射切割技術及裝備》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