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也會使用工具,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文明?

2020-12-05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一個星球能夠產生智慧生命,是由這個星球所處的空間位置、各種自然條件的客觀因素,加上非常多的「偶然性」疊加之後的綜合產物。而我們的地球就是這樣的「幸運兒」,在漫長演化進程中,在依賴得天獨厚溫床的孕育下,逐漸形成了簡單的生命體,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演化,形成形形色色的生物世界。而我們人類又從生物世界中脫穎而出,形成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智慧文明。

人類智慧文明形成的歷史過程

人類智慧文明的產生,離不開地球生命形態的漫長演化。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歷史長河中,其中有數億年用於生命形成所必備條件的積累,比如地球溫度的冷卻、原始海洋的形成、在宇宙射線能量輸入下有機物質的合成等等,然後量變引發質變,一些由有機大分子合成的物質,在海洋中逐漸擁有了生命的特質,而關於這個生命形成觸發點的形成,至今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答案。從有機物到最簡單生命體的形成,這是智慧文明產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難和最漫長的一步。

在自然環境的不斷變遷之下,這些生命體按照「適者生存」的法則,無論是從生理功能、形態特徵還是繁衍方式上,都持續進行著發展和演化,推動了地球生物世界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整體發展趨勢。地球生物在海洋中的發展時間非常漫長,從40多億年前的最初級的生命形式,到4億年前的泥盆紀,海洋在一直推動地球生物的進化發展提供了不可獲取的各種條件,這是智慧文明產生的第二步,也是經歷時間最長的一步。

受月球潮汐力的影響,一些海洋生物隨著海浪被衝到海岸之上在時刻發生著,但是在之前的漫長歷史時間中,這些海洋生物要麼重新回到海洋,要麼不適應脫水的環境而死亡,而就在4億年前的某一時刻,一些特殊的魚類在反覆地衝刷到海岸上之後,沒有立即回到海水中,而是努力地去適應陸地上更充足的陽光、更溫暖的環境,在這種外界環境變化的刺激下,身體新陳代謝水平明顯加快,身體機能變得越來越強勁,於是越來越傾向於喜歡被衝刷到海岸去捕食、去「享受」,然後逐漸演化出了具有類似「足部」的肉鰭,在岸邊的生活能力和捕食效率更高,成為陸地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祖先。從海洋到陸地,這是智慧文明產生的第三步。

動物從海洋到陸地,其發展演化速度不斷加快,地球上出現的幾次生物大爆發,都與新環境的演變有直接的關係。在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不斷進化過程中,那些身體更加靈活、適應環境能力更強的生物,最終在地球各種自然災難和劇烈氣候變化過程中倖存下來,腦容量日益增加,智力水平也隨之提升,體型也相應變大。隨著6500萬年前小行星的撞擊,當時在地球上佔據統治地位的恐龍滅絕,給智力更高的哺乳動物提供了舞臺和空間,然後類人猿在這些哺乳動物之中顯現了突出優勢。後來,在類人猿中相繼出現了分化,一些不滿足於在森林裡行動和捕食的群體,比如臘瑪古猿,逐漸進行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也從森林走向與草原的交界地帶,不但拓展了生存空間,也逐漸找到了另外一種生存的方式,那就是與自然進行「抗爭」,改造和重新適應自然環境,從而更加有利於自己種群的發展。以直立的方式從森林走向草原,這是智慧文明產生的第四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人類智慧文明形成的催化劑

人類智慧文明的形成,除了剛才分析的歷史進程提供的時間保障之外,還有一些必須的條件,使人類與其它動物能夠根本區分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腦容量的攀升。這個是首要的生理基礎。腦容量的提升,意味著接收、處理和反饋外界刺激信息的能力和效率的增加,為更好地適應和改造自然、提升與其它動物的生態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學會製造和使用工具。這個是智慧文明產生的前提和主要判斷標準。人類祖先在與自然博弈的過程中,以腦容量提升為基礎,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延伸和拓展自己的能力,先是利用自然形成的工具,來達到捕獵和生活的需要。後來在此基礎上,能夠利用自然環境下的相關物質條件,創造更加適合使用、更加有效、更方便攜帶的人工工具,工具的原料也從石器、木材逐漸發展為金屬和合金等。

三是學會利用和保存火種。這個是推動智慧文明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環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會利用和保存火種,要比製造和使用工具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推動作用要大得多。學會了這個技能,人類祖先不但更加高效地製作食物,減少疾病發生,而且還能夠創造更加溫暖的生活環境、阻止大型動物的入侵,同時還可以利用火來燒荒,拓展生存空間,為農業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是語言的產生。各種動物之間都會有特定的方式進行交流,只不過這些方式有的是本能、有的是信息素、有的是氣味或者聲音,只有人類是用一定的邏輯和發音規律來組織這種交流方式的。語言的產生,使得人類文明的發展出現了質的飛躍,交流效率越來越高,後來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是建立在語言交流和後續文字記載的基礎之上。

黑猩猩使用工具和智慧文明的差別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對野生動物進行觀測時,發現了不少可以利用工具的案例。比如,黑猩猩可以利用樹枝掏白蟻、巴拿猴利用石塊砸碎堅果殼、捲尾猴用樹枝驅趕蛇蟲等,這是否意味著它們已經具備了智慧文明產生的基礎條件了呢?

實際上並不是,通過剛才的分析,製造和使用工具,是人類智慧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標誌,但是這個製造和使用工具,前提是「製造」,「使用」是方式,「製造」是利用現有的材料,對之進行必要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更加有效地去加以應用,而不是簡單地去使用即有材料,這一點是最本質的區別。黑猩猩可以利用樹枝掏白蟻、巴拿猴利用石塊砸碎堅果殼、捲尾猴用樹枝驅趕蛇蟲,這些案例中,它們所使用的工具,並非是通過製造而來,而是多數是利用現成的材料,也就是說拿來就用,這只能表明它們具備比其它大多數動物有較高的智力水平,與智慧文明產生的條件還相差甚遠。

另外,黑猩猩會使用工具,只是在較高智力上的一種本能反應,很多都是出於模仿,比如對人類行為方式的模仿,這是一些高級哺乳動物所具有的一種能力。但是和智慧文明相比,這種行為方式並非出於自發,不能代表進化過程中出現了重要節點和階段。

更重要的是,黑猩猩不具備智慧文明形成的其它催化條件,比如學會和保存火種、語言的交流等等,這似乎是作為比人類歷史還要長的它們,始終無法逾越的鴻溝。

總結一下

黑猩猩也會使用工具,表明它們擁有較高的智力水平。而人類智慧文明的產生,是各種歷史條件、自身因素和外在環境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具備客觀的必然性,也有難以複製的偶然性,不能因為黑猩猩具有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一丁點兒相似點,就說明它們具備了進化為智慧文明的條件。

相關焦點

  • 人從黑猩猩進化而來,幾百萬年過去了,現在黑猩猩為什麼不能成人
    生物科技的迅速發展,目前人類能夠準確辨別與自己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根據考古學與基因學追溯分析,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當屬黑猩猩了,當你在動物園看著他們的時候,會不會想,幾百萬年前,一不留神我就差點成了你呢?可以說,人類由黑猩猩進化而來,數萬年前,部分黑猩猩學會了使用工具,並開始直立行走,然後火的發現,讓人類祖先真正踏入文明進化的旅程。
  • 黑猩猩為什麼不再進化了?科學家果斷出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中學的時候學習生物,得知達爾文的進化論對人類起源的解讀,我們知道大猩猩、猿猴一類的靈長類動物是人類的近親,人類在若干年前開始了進化,從會使用工具,到會使用語言,然後進化出文明,漸漸成了現代人,那黑猩猩為什麼不再進化了,它們有沒有可能再進化?
  • 海豚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為什麼沒有誕生文明?
    海豚的進化已經有1000萬年,可以說是海洋中最聰明的生物,是地球上智慧僅此於人類的動物,比黑猩猩的智商都要高。有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重量佔體重的2.1%,猩猩的大腦重量佔體重的0.7%,海豚的大腦重量約為1.6公斤,佔總體重的1.17%。不僅如此,海豚還比人類多了回聲定位的能力,是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
  • 巴拿馬雨林裡出現會使用石器的捲尾猴,它們會進化成智慧物種嗎?
    引言:一直以來人們認為人類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但從最新的發現看來,或許並不是這樣的。一支科研隊伍近期在中美洲巴拿馬的雨林裡發現了一群會使用石器的捲尾猴,它們嫻熟的動作讓科考人員都十分驚訝,它們會進化成智慧物種嗎?
  • 地球海洋裡會進化出智慧生物嗎?
    有研究表明,有一種遠古魚類荊棘魚,進化出了原始鯊魚,而原始鯊魚又最終進化出了包括人類的很多物種。那麼人類為什麼是在陸地進化而不是在水中進化的呢?1,水中含氧量低,腮的呼吸作用低,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而氧化反應又是生物體主要能量來源,能量不足,就會限制大腦的發育,海洋中比較聰明的生物,例如海豚,都是使用肺來呼吸。
  • 恐龍無法進化出智慧生命的3個原因,那麼人類是怎麼出現的?
    這就引出如果恐龍不滅絕是否會發展出智慧文明的話題,然而科學家對此直接給出了答案:不可能,雖然恐龍種群在經過上億年的不斷演化後,進化出能在天上飛水裡遊的各種能力,但它們即使能生存到現在也不可能發展出文明形態,因為至少有3個原因制約了恐龍的發展:1、恐龍的大腦容量太小恐龍的大腦相對於它的體積來說實在是太小了,尤其是食草類恐龍的大腦幾乎只有雞蛋大小,與草食類恐龍極其龐大的體積來說大腦的作用微乎其微
  • 36億年間地球的物種無數,為什麼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文明?
    那就奇怪了,為什麼人類進化出了人類文明,為什麼沒有恐龍文明,鱷魚文明,跟娃娃魚文明呢?恐龍在地球上稱霸達一億六千年之久為什麼恐龍沒有進化出智慧,恐龍連使用一塊石頭的智慧都沒有進化出來呢?要知道人類是只花了600萬的時間就進化出了目前高度的智慧文明。
  • 黑猩猩與人類同源,那為什麼黑猩猩沒有進化成人類?
    人類和黑猩猩確實同源哦,黑猩猩也是除開人類以外智商最高的物種之一,要不然《猩球崛起》也不會選擇它們作為未來替代人類的對象!但回到現實,黑猩猩卻僅僅是供人觀賞的動物之一!這是為什麼呢?大猩猩在中新世(2300萬年前至533萬年前)晚期就已經和人類走了不一樣的演化道路,而黑猩猩則是在更新世(從258.8萬年前到11700年前)中期才從大猩猩的進化中分化出來!因此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淵源還有著亞種上的區別,兩者的差距可以不是一般的大哦!
  • 恐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和文明?
    人類是由哺乳動物不斷進化演化而來,而哺乳動物誕生的時間是比較久遠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恐龍誕生的那個時代。哺乳動物的崛起才有了人類誕生的基礎,而人類的祖先也非常給力,古猿只用了短短的數百萬年,就完成了智慧的進化演化。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霸主,開啟了文明時代,並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學時代。
  • 為什麼黑猩猩沒有進化成人類呢?
    黑猩猩是與人類最接近的靈長類,但他們為什麼沒進化成人類這種能夠發射衛星,登上月球的物種呢?人類進化得最好嗎?
  • 為什麼黑猩猩沒有進化成為人類呢?
    當現代人類全球範圍內遷徙,發明農業耕作技術,甚至探索月球,而我們的近親黑猩猩仍然生活在樹上,它們吃水果,甚至獵殺一些猴子……為什麼不是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都進化為人類?依據最新科學評估,黑猩猩生存的時間比現代人類更長,現代人類已繁衍生息30萬年,而黑猩猩已有100萬年的歷史。但是人類與黑猩猩已從進化路線上分離600萬-700萬年。
  • 科學家新發現:巴拿馬猴子學會使用工具,地球或出現第二個文明?
    科學界內還沒有一個真正答案,如今人類已經成為了地球霸主,人類發展自己的同時,並沒有放棄研究史前文明和尋找自己的祖先,探討的過程中發現黑猩猩和猴子的基因似乎和人類極為相似,難道說兩者之間存在某種聯繫嗎?還是經過後期的演變進化慢慢擺脫了猿猴呢?至於事實的真相如何,還要等待科學家的後期研究。
  • 既然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很高,那它們未來能進化出文明麼?
    然而對自然界的無數種動物當中,和我們人類基因最相似的物種,想必大家一定也能猜到,也就是動物界裡面的「黑猩猩」了,在黑猩猩的基因當中,和人類基因的相似程度居然高達96%,只有4%左右的基因片段和人類不相同而已,這個數字已經說明我們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是十分的高,於是也便有人提出了設想,既然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很高,那他們未來能進化出文明麼?答案是否定的。
  • 人類出現的時間很短,為什麼只有人類發展出了高等智慧?
    如果進化論是對的,試推想一下,幾萬年前或幾十億年前,與人類同時存在地球上的動物,經過相同的時間,不可能只有人類的智力進化到現在這個水平,一定還有別的生物智力也會同樣進化,但現在地球上為什麼只有人類有高智力,答案只有一個,所有動物同時在地球上出現時,每種動物的智力都是定死的,也就是說,幾十億年前
  • 科學:為什麼黑猩猩沒有進化成為人類呢?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當現代人類全球範圍內遷徙,發明農業耕作技術,甚至探索月球,而我們的近親黑猩猩仍然生活在樹上,它們吃水果,甚至獵殺一些猴子……為什麼不是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都進化為人類?依據最新科學評估,黑猩猩生存的時間比現代人類更長,現代人類已繁衍生息30萬年,而黑猩猩已有100萬年的歷史。依據最新科學評估,黑猩猩生存的時間比現代人類更長,現代人類已繁衍生息30萬年,而黑猩猩已有100萬年的歷史。但是人類與黑猩猩已從進化路線上分離600萬-700萬年。如果將黑猩猩當作是人類的親緣物種,我們最後的共同祖先就像一位曾祖母,僅有兩支活著的後代。
  • 遠古地球曾有6個人種,為什麼只有智人進化成高智慧生物?
    至今為止,人們對於人類起源還是沒有找到很直接的證據。但是地球上在人類誕生之前還有很多生物,這不禁會讓我們思考:地球上誕生的第一個生命體是什麼?它或許可以說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體的共同祖先,而經過漫長的時間後,相信那個生命體也慢慢進化成其它的生物。
  • 恐龍統治了地球1億7千萬年,為何沒有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
    地球的進化史進化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曾經,魚類是世界生物的主導,直到有一天有的魚爬上了陸地,兩棲類生物出現了,後來又出現了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地球45億的生命裡,沒有發展出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嗎?還真是這樣。
  • 像松鼠這樣的小體型動物,能否進化出智慧?為什麼?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童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體形動物比如松鼠有可能進化出智慧嗎?這個問題我把它換一個形式可能會更好解釋——智慧生命的體型重要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因為無論是老鼠還是大象,它們的神經元細胞都是差不多大的(雖然準確來說人類比小鼠的更大,但至少沒有到體型這麼誇張),在體形縮小的情況下,神經元相比於體形的單位數量當然會變小了,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小型生物只有100個細胞,那麼它只有兩個神經細胞,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智力了。
  • 會使用工具的動物更聰明嗎?它們有可能達到人類的智力嗎?
    那時候年紀還比較小,對於人類能夠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這些其實沒有很清楚的概念。但是事實上,對工具的使用是人甚至其它動物變得「智能」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甚至我們現在要去評價一種動物聰不聰明,也很多是從工具使用的角度來出發的。
  • 抹香鯨的大腦體積是人類大腦的5倍,它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高智商?
    在現存的生物中,抹香鯨無疑是大腦體積最大的動物,沒有之一。雖然,抹香鯨按照體型算,沒有藍鯨的體型大,但是,藍鯨的頭部比抹香鯨要小很多,這是由頭部佔比決定的。那麼,為什麼抹香鯨如此大的大腦都沒有進化出高智商文明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