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劉正旭 鄭光隆 徐麗欣
在與有記錄以來最強颱風的對抗中,湛江交出了讓人不可思議的「零死亡」答卷。對於這樣的防災成果,當地機關報《湛江日報》昨天使用了「奇蹟」這個評價極高的詞語。
湛江當之無愧。去年9月22日晚,14級強颱風「天兔」在汕尾登陸,造成廣東25人死亡;今年7月11日,超強颱風「浣熊」登陸日本,中心最大風力15級,造成數十人傷亡。7月15日,超強颱風「威馬遜」登陸菲律賓,中心最大風力15級,帶走77條生命。7月18日晚,再次加強的超強颱風「威馬遜」登陸湛江,中心最大風力17級,帶來長達10多小時的狂風暴雨。
「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仗」
18日上午10時,廣東省省長、應急委主任朱小丹出現在省防總親自指揮防禦「威馬遜」時,所有人已經意識到此次颱風的危險程度。就在當天凌晨,省氣象臺把「威馬遜」提升到超強颱風並預測最大風力可能達到17級。當日下午5時朱小丹又馬不停蹄趕到湛江,靠前指揮。隨後,省委書記胡春華也來到省防總坐鎮。
「這是非常罕見的」,在三防辦工作了13個年頭的尹沛華說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仗」。
省委書記徹夜等待消息
23名被困漁民消息,讓省委書記胡春華牽掛了整整一夜。
18日下午6時,位於麻章與雷州交界處的通明灣裡,23名漁民因牽掛漁船遲遲不肯撤離,被困漁船。省委書記胡春華獲知險情後,當即指示要確保被困漁民生命安全,盡一切條件開展救援。
在此期間,胡春華書記與湛江市委書記劉小華保持熱線聯繫,多次致電詢問救援進展。
「我不關機,隨時打給我。」尹沛華轉述稱,當時省委書記胡春華明確表示,要整夜等候23人上岸的消息。
19日清晨7時25分23名漁民上岸。收到漁民安全上岸的信息後,胡春華很欣慰。
18年前遇颱風有血的教訓
18年前超強9615颱風「莎莉」,曾令湛江人付出了血的代價。
1996年9月9日上午11時,「莎莉」在湛江吳川市吳陽鎮沿海地區登陸。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此次共造成了湛江359人死亡。
對於「莎莉」的等級,有民間人士曾測出了「71米/秒」的恐怖風速,但這一數據未被官方採納,「因為當時所有官方的測風儀器都壞了,只定格在『48米/秒』上」,尹沛華說。
「零死亡」的制度保障
尹沛華表示,經歷過「莎莉」之後,讓整個湛江都警覺起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是如此。他認為,制度建設更為重要,尤其是在應對颱風這樣的自然災害面前,沒有一套「一插到底」的、高效的動員體系,想要把傷亡人數降到最低,是不可想像的。
尹沛華給記者拿來了今年4月剛剛完成的一份《湛江市防風應急響應手冊》,在這份手冊裡,把颱風登記分為4級並分門別類地標明了不同級別的颱風下,36個部門和單位所應承擔的職責和工作。
「沒想到,這個手冊今年就派上了用場。」尹沛華表示,預報颱風等級為17級以後,湛江把動員令下達到了每個村、每個角落,「執行到位,才最終確保了『零死亡』。」
「『威馬遜』登陸湛江後共造成了湛江241.7萬人受災,如今颱風過境已經3天,發現不少的傷者,其中不乏重傷者,隨著救援深入,不排除未來會有死亡報告,但目前確實沒有收到。」尹沛華說。
尹沛華最後表示,近4年湛江每年都遭到12級以上颱風的襲擊,都一直保持「零死亡」紀錄,他也覺得這是創下了防颱風的奇蹟。
相關報導
支持救災重建
緊急撥款8000萬
新快報訊 記者佔文平報導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財政廳獲悉,根據災情發展情況及省領導指示精神,廣東省財政於7月20日緊急安排8000萬元支持「威馬遜」救災復產重建工作。
據了解,上述資金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是預撥省級救災復產重建補助資金7000萬元,其中湛江市5000萬元,茂名市、陽江市各1000萬元,由各市統籌安排用於救災復產重建工作。二是下達自然災害生活應急補助資金1000萬元,其中湛江市794萬元、茂名市141萬元、陽江市65萬元。
(原標題:抗擊最強颱風 湛江如何創下「零死亡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