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2020-12-06 騰訊網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從左至右: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安德烈亞·季姿(Andrea Ghez)

導 讀

今天,英國、德國和美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中引人矚目的是美國女物理學家Andrea Ghez(季姿)。1965年出生的季姿教授,幼年曾因觀看美國登月而希望做太空人。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大學期間先修數學後轉物理。1992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她在今天得知自己成為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能夠激勵年輕人加入自然科學研究。

-引 言-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6日下午6點多,在10多分鐘的推遲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另一半則聯合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亞·季姿(Andrea Ghez),「以表彰他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

羅傑·彭羅斯將享有一半獎金,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烈亞·季姿將分享另一半獎金。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宣布獲獎者的秘書長Goran K. Hansson表示,因為聯繫獲獎者花了一些時間,所以獎項宣布有所推遲。「這次的諾貝爾獎頒發給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他說

撰文|蔣海宇 馬超 楊梟 瞿立建

●  ●  ●

愛因斯坦本人並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這些超重量級的怪物能捕捉進入其中的一切,甚至光也無法逃脫。羅傑·彭羅斯使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

1965年1月,在愛因斯坦去世十年後,羅傑·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真的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黑洞的核心是隱藏著一個奇點,在這個奇點中,所有已知的自然法則都停止了。他的這篇開創性的文章至今仍被認為是自愛因斯坦以來對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貢獻。

根澤爾和季姿利用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開發出了透過星際氣體和塵埃的巨大雲層,觀察銀河系中心的方法。他們挑戰技術極限,改進新技術以補償地球大氣層造成的幹擾,建立獨特的儀器,並致力於長期研究。他們的開創性工作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今年獲獎者的發現為研究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開闢了新的領域。但這些奇異的天體仍然提出了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解答,激勵我們在未來的研究。這些問題和這些天體的內部結構相關,還涉及到如何在黑洞附近的極端條件下檢驗我們的引力理論」,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大衛·哈維蘭對根澤爾和季姿的工作如此評論。

對此次的獲獎者,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施鬱教授評價:「(這次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而對於獲獎研究,他說:「這次獎勵的實際上就是宇宙監督假設,奇點必須要由黑洞藏起來。「

Roger Penrose

羅傑·彭羅斯 出生於1931年在英國科爾切斯特出生。1957年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羅傑·彭羅斯利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實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直接結果。實際上連愛因斯坦本人都不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因為這些引力超強的天體能夠吸引一切,連光都無法逃脫,在當時的愛因斯坦看來是不可能存在的。

1965年1月,也就是愛因斯坦死後的第十年,羅傑.彭羅斯證實黑洞在宇宙中是真實存在的,並對這種天體做了詳盡的描述。黑洞的正中心稱為奇點,在這一特殊區域,任何物理規律都不起作用。曾經羅傑.彭羅斯所寫的突破性文章至今仍被認為是自愛因斯坦之後,對於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突破。

他獲得的獎項和榮譽包括劍橋大學亞當斯獎(1966),Dannie Heineman數學物理獎(1971),皇家天文學會愛丁頓獎章(1975),沃夫(wolf)物理獎(1988),愛因斯坦獎章(1990),倫敦數學學會的內勒獎(1991)和德摩根獎章(2004),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2006),克雷獎(2018)。

Reinhard Genzel

Reinhard Genzel(1952年3月24日生於德國巴德洪堡),德國天體物理學家。1978年在波恩大學獲得物理學和天文學博士學位,論文是在波恩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撰寫的射電天文學。1978-80年期間,他在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主要從事射電甚長基線幹涉測量和銀河系恆星形成區的中紅外研究。1980年以米勒研究員的身份來到伯克利,從事遠紅外光譜學研究。1981年加入物理系,從事紅外和亞毫米天體物理學研究以及星際介質研究。1986年離開伯克利,到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任所長。1986年,他離開伯克利,成為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所長,同時也是慕尼黑大學的名譽教授,在那裡,他和他的團隊利用研究所開發的最先進的紅外儀器開展了一項研究銀河中心、活躍的星系核和高紅移星系中恆星形成的計劃。1999年,他回到伯克利擔任兼職教授。

他獲得的獎項和榮譽包括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Otto Hahn獎章(198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iller獎學金(1980年)、總統青年研究員獎(1984年)、美國物理學會院士(1985年)、美國天文學會的Newton Lacy Pierce獎(1986年)、德國研究協會的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獎(1990年)、德克薩斯大學的de Vaucouleurs獎章(2000年)、法國天文學協會Janssen獎(2000年),德國物理學會Stern-Gerlach獎(2003年),瑞士Balzan "紅外天文學 "獎(2003年),加拿大天文學會Petrie獎(2005年)、瑞士伯爾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協會愛因斯坦獎章(2007)、香港邵逸夫獎基金會邵逸夫獎(2008)、義大利Fondazione Premio Galileo 2000獎(2009)、荷蘭萊頓大學名譽博士(Dr. h.c.)(2010)、Tycho Brahe獎(2012)、Karl Schwarzschild獎章(2011)、Crafoord天文學獎(2012)、英國皇家天文學會Herschel獎章(2014)、德國大十字勳章(含星)(2014)、巴黎天文臺OPSPM名譽博士(Dr.h.c.)(2014)、以色列理工學院哈維科技獎(2014)。

他是歐洲科學院、德國自然科學院利奧波迪納院士、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他還是法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西班牙皇家科學院和倫敦皇家學會的外籍院士/外籍通訊院士/會員。他還是德意志共和國科學和藝術榮譽勳章的成員。

Andrea Ghez

安德烈亞·米亞·季姿,1965年6月16日出生,1992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92-1993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做博士後,此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授。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2004年,《發現》雜誌將季姿列為美國20位在各自領域表現出高度理解力的科學家之一。

她目前的研究涉及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如Keck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也就是「人馬座A*」。她以銀河系中心附近恆星的運動學為探針,研究這一區域。Keck望遠鏡的高解析度使Reinhard Genzel小組對銀河系中心運動學的第一次重大研究有了很大的改進。

2004年,季姿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她在許多紀錄片中都有出現,為大眾科普關於宇宙的知識。2019年,季姿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APS)院士。季姿獲得多項重大獎項,如:安妮·坎農天文學獎(1994年),美國天文學會牛頓·萊西·皮爾斯天文學獎(1998年),賽克勒獎(2004年),金盾學院學術卓越獎(2004年),馬克·阿倫森紀念講座(2007年)等。

參考資料

http://www.astro.ucla.edu/~ghez/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20/press-release/

http://www.astro.ucla.edu/~ghez/Ghez_cv_long.07aug.pdf

製版編輯 | 盧卡斯

END

相關焦點

  • 長文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的很多秘密。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對宇宙中最奇特現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長文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對宇宙中最奇特現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oger Penrose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研究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這些時空和空間的怪物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
  • 發現「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關注黑洞
    其中一半獎勵給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則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 ,因為他們「在銀河系的中心發現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
  • 發現「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關注黑洞
    其中一半獎勵給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則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 ,因為他們「在銀河系的中心發現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獲獎者們發現了「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的研究表明,相對論理論有力預測了黑洞的形成;賴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Ghez)則發現,一個隱形且極重的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而超大質量黑洞則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
  • 五分鐘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對宇宙中最奇特現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oger Penrose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研究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
  • 五分鐘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對宇宙中最奇特現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oger Penrose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研究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
  • ...獎系列講壇」第二場開講——探索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新華網上海11月17日電(王卉雯)15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新華科普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科協大講壇承辦的解讀2020年科學類諾貝爾獎系列講壇活動第二場「解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探索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在滬開講。
  •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
    關於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大家了解多少?當物質坍縮並形成黑洞時,穿過黑洞事件視界的光錐將向內轉向奇點。 答案只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賴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蓋茲各自領導著一組天文學家,自1990年代初以來,他們一直專注於銀河系中心的一個區域。
  • 微科普|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2020年,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的研究表明,相對論理論有力預測了黑洞的形成;賴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Ghez)則發現,一個隱形且極重的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而超大質量黑洞則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
  • 「最黑暗」的秘密? 不要對黑洞和銀河系說「最」
    2020年,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所有已知規律在其中失效       一個超重的怪物,會捕獲進入其「狩獵範圍」的所有物體,連光也不能逃脫。這就是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黑洞。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3位科學家分享...
    北京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一半授予 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形成」;另一半授予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
  • 宇宙中最黑暗的秘密 「黑洞」
    昨天,也就是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頒獎人開玩笑說是因為他們揭開了宇宙中最黑暗的秘密,其實是在表彰他們對黑洞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一位科學家通過理論預測了黑洞的存在,另兩位科學家則發現,我們的銀河中心,應該有一個超巨大的黑洞。一個巨大黑洞在我們銀河中間?那豈不是很可怕,我們會不會被吃掉呀?
  • 黑洞與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另一半頒發給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1965年1月,愛因斯坦去世十年後,Roger Penrose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黑洞隱藏著一個奇點,所有已知的自然規律都在這個奇點中停止。他的開創性文章仍然被認為是自愛因斯坦以來對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貢獻。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發現 「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黑洞
    IT之家 10 月 6 日消息 北京時間 10 月 6 日,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 獲獎,獲獎原因 「宇宙最黑暗的秘密」。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 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揭開銀河系中心最黑暗的秘密
    在之前,大眾通過彭羅斯親筆撰寫的文章,了解了他在黑洞理論領域的工作。如果說彭羅斯的工作為我們認識黑洞提供了理論基礎,那麼另外兩位獲獎者根策爾和蓋茲則是直接觀測到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這很可能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但通過其巨大的引力,我們可以間接感知這種神秘天體的存在。根策爾和蓋茲就領導獨立的研究團隊,分別對銀河系中心進行了探索。
  • 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是什麼?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3位科學家將分享
  • 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時空奇點與黑洞
    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帶我們發現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時刻」——黑洞和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三位獲獎者的開創性發現,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
    獲獎者為三位從理論和觀測的角度證明了黑洞的存在,並在黑洞研究方向上做出巨大創造性貢獻的科學家。宇宙中最黑暗的秘密上世紀初,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為我們揭開了恆星的生老病死之謎依據之前的發現,科學家們確信,這就是銀河系中心的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