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夏天,伴隨著高溫天氣而來的,還有在夜晚嗡嗡叫,趁人不注意就吸血的蚊子。可以說,作為四害之一,蚊子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非常困擾人的生物,而且蚊子的種類還有很多,平時我們家裡看到的蚊子還是比較弱的,在野外那些個頭極大的毒蚊子,咬一口可是會讓人身上長大包,嚴重者還會因為蚊子而患病。
這是因為蚊子一直都是自然界中傳染病的重要傳播源之一,瘧疾、腦炎等很多病都是通過蚊子叮咬而傳播的,而且因為蚊子除了叮咬人類之外,它還會叮咬動物,這就導致一些病毒也會在人畜之間傳播,讓危害更嚴重。
說起來,也並不是所有的蚊子都會咬人,研究發現,咬人吸血的蚊子都是雌性蚊子,因為只有血液才可以促進它們的卵巢發育,才可以起到繁衍後代的任務,否則它們是沒有辦法延續下一代的。
而公蚊子,它本身是不吸血的,公蚊子主要是喝露珠、吃花蜜的,活得非常精緻。那麼,蚊子究竟為何會咬人呢?難道從它們誕生的那一刻起,它們就是為吸血而生的嗎?
上文中我提到過,在自然界中,真正會咬人的蚊子其實是很少的,而且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蚊子咬人吸血的厲害程度、病毒傳播程度等也都是不同的。
不過,因為蚊子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對於我們來說,在夏天基本上蚊子是一定會在家中出沒的,它們給人的感覺就是無孔不入,所以,才會讓人覺得所有的蚊子都是咬人的。
為了研究蚊子為何會咬人,它們何時開始咬人等一系列問題,科學家們也對此專門進行了多項的研究,前段時間,來自於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就發現蚊子咬人,竟然和地球的氣候環境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發現,在自然界中,很多蚊子其實都不是以吸食人血為主的,目前最喜歡人血的蚊子,是伊蚊,這也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蚊子。
研究顯示,伊蚊大約在一萬年之前開始以人類的血液為主要的食物營養來源,那麼,一萬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什麼,導致它們將人類視作目標呢?
科學家表示,一萬年前人類開始進入到原始農耕時代,伴隨著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等的發展,城市、村莊等逐漸出現,人類也開始在各地定居下來,開始大規模的聚集在一起。
伴隨著農業的發展,蚊子生長的溫床——積水溝等也就在人類生活區周圍越來越多,這都是人類活動導致的,於是,蚊子便開始大量的繁殖,導致後來它們習慣了在人類的身邊出沒,並且叮咬人類的基因也一代代的延續了下去。
研究者認為,未來伴隨著人類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蚊子改變它們的叮咬基因,科學家們也希望可以從源頭入手,將蚊子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