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風斯若
在2020中超第17輪的比賽當中,北京國安與廣州恆大0比0戰平。在比賽當中,北京國安的奧古斯託、巴坎布的射門分別擊中廣州恆大球門的左右門框,而北京國安的門框也遭受到了對手的兩次「皮球打擊」,比賽有精彩的場面,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首先來說,從本場比賽來看,「最後十五分鐘」的體力,我們明顯是處於劣勢的一方,在這一階段當中,廣州恆大的攻擊優勢更明顯,而我們的後場出球也出現了很多「快速丟球」的現象。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下一場的比賽變成了「單敗淘汰」,如何合理地分配體能將會是教練組進行戰術安排時需要著重思考的方面
其次,不知道是我的視覺錯覺還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在兩隊球員賽後的握手致意環節,我覺得北京國安球員的平均身高比對手矮了不少。比埃拉、池忠國、金泰延、李可……,很多時候,我們在防守高空球時總是讓人擔心,看來這不僅僅是戰術安排方面的問題。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足球比賽,不是要全隊去拼命「遮擋自己的短板」,而是看哪支球隊可以把優勢發揮出來,想要戰勝強勁的對手,北京國安的小夥子們就必須把靈活與控球優勢發揮出來。
再次,從本場比賽的判罰來看,場上的主裁判是「鼓勵身體對抗」的,這也就要求球員在場上迅速適應裁判的判罰尺度,既然裁判判罰的尺度松,我們就不要在這方面吃虧——這需要教練組在賽前有個預判,也需要比賽中,教練、球員們互相提醒——同樣一場比賽,如果對手比我們更先適應裁判的判罰尺度並加以利用的話,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最後,必須要引起俱樂部和球隊重視的,就是我們的U23問題。因為侯永永因傷無法參加比賽,實際上北京國安真正具有實戰可能性的U23球員只有張玉寧和郭全博兩人。侯森在本場比賽中的穩健發揮,教練組恐怕不會在下一場輕易更換守門員,這也就讓張玉寧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
就張玉寧的出場來看,我認為廣州恆大的現任主教練用自己的換人與戰術安排致敬了他的前任裡皮。關於裡皮,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2013年的足協杯決賽第二回合比賽,在兩回合總比分1比3落後,且廣州恆大剛剛打入一球的情況下,裡皮在第60分鐘用秦升換下了馮瀟霆,當時我有些詫異為什麼裡皮不換上更強力的攻擊球員,隨後我發現,裡皮的這種戰略實際製造了一種「在未來的威懾力」,秦升在第85分鐘限制了貴州人和外援穆斯利,這也導致了穆斯利在接下來的賽季狀態大幅下滑……。卡納瓦羅在本場比賽當中體現出了裡皮的嫡傳功底,就在我納悶楊立瑜的能力是否真的強於費南多的時候,楊立瑜執行了卡納瓦羅的戰術部署——利用體能與身體騷擾和限制張玉寧。從張玉寧在比賽結束前一分鐘還要被替換下場的情況來看,卡納瓦羅用楊立瑜換費南多的部署是成功的,如果只用楊立瑜一人就限制了張玉寧,讓北京國安在下一回合的比賽中很難安排U23球員……,這將會為中超帶來新的「戰術思路」
以上四點是對本場比賽的看法,接下來我想說說對下一場比賽的展望。
客觀來說,面對廣州恆大或者上海上港,我們都沒有在實力上的絕對優勢。因此,想要在一場定勝負的比賽中獲勝,就必須讓戰術更加有針對性。從進入淘汰賽以來的三場比賽來分析,北京國安在熱內西奧的部署下,明顯提升了比賽強度,但是我們太過于堅持「以我為主」,讓對手很容易知道我們的整體布置而容易制定防守戰術。
從本場比賽的最後階段來看,即便是讓北京國安打防守反擊,我們的球員也執行的並不好——畢竟不是自己擅長的套路——反觀中超其他球隊,我們為什麼不採取更有效的戰術呢——如果是我,我會給予奧古斯託、比埃拉、巴坎布這三名外援更多地自由發揮空間,讓他們可以游離於「對手熟悉的套路」之外。就像本場比賽最後把奧古斯託推上鋒線,為什麼不在非常時期繼續採取這種非常規的打法呢?
中國人都應當知道的一個概念叫作「唯易不變」,足球場上也是如此,攻防轉換是一種變化,戰術安排則是更大的變化。我真的期待熱內西奧留著後手,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在歐洲賽場執教多年的「中超轉化」。
必須要在心中默念的是:不要有球員受傷,真心希望比賽更精彩,球員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