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緣
距離比特大陸遞交赴港IPO申請已過去將近一年。
從遞交招股書的那刻起,這家曾創造數字貨幣神話的攬金怪才,逐漸揭開神秘而低調的面紗。
作為礦機晶片龍頭,以及國內最早入局專用AI晶片的獨角獸之一,比特大陸在AI晶片上一舉一動都受到國內外產業的廣泛關注。去年,其全年營收達230億人民幣,累積納稅超50億人民幣,成為全球前十、中國第二的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
今天上午,比特大陸發布第三代雲端AI推理晶片BM1684,據稱是全球唯一一款城市大腦專用晶片,比上一代晶片性能提升6倍。而比特大陸AI布局背後的關鍵功臣,即是其晶片技術的掌舵者——其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詹克團。
在會後接受智東西等少數媒體的採訪中,詹克團坦言目前AI晶片佔總營收比例還很小和期望的量級,回應了新一代晶片延期的原因,透露其四款AI晶片的落地進展,並探討了一些產業核心話題。
▲中關村智慧城市研究院、福州城市大腦研究院院長柳進軍(左),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詹克團(右)
詹克團透露,比特大陸擬將終端晶片業務線獨立出來成立公司,並直言軟硬一體化不是雲端AI正確的技術方向。
圍繞城市大腦建設過程中的要點和陷阱,中科院院士陳國良、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瑞芯微董事長勵民、平安國際智慧城市副總經理楊建權、依圖科技CTO顏水成等業界大咖悉數發表主題演講,從不同角度分享和探討城市大腦實際建設過程的經驗。
今日上午,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詹克團發布其算豐第三代AI晶片BM1684,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全定製的特點。
據介紹,這是全球唯一一款城市大腦專用晶片。
該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聚焦於雲端及邊緣應用的AI推理,性能較上一代晶片提升6倍。
BM1684採用臺積電12nm工藝,在典型功耗僅16瓦的前提下,FP32精度算力達到2.2 TFLOPS,INT8算力可高達17.6TOPS,在Winograd卷積加速下,INT8算力更提升至35.2TOPS。
其面積約200平方毫米,僅比成年人指甲蓋大一點。
如圖,比特大陸直觀對比BM1684晶片與友商晶片的實力比較,左圖每秒處理圖片數量的能力,右圖為晶片能效比。
BM1684內置張量計算模塊TPU,模塊含64個NPU運算單元,每個NPU包括16個EU單元,總共有1024個EU運算單元。
另外,BM1684為視頻處理做了特別優化。
單晶片最高支持32路H264/H265的解碼能力,每秒480幀JPEG/PNG圖片編解碼,960 fps@1080p視頻解碼能力,更內置了視頻圖像前後處理硬體加速模塊。
BM1684還支持16個PCIE3.0 lane、2個千兆以太口,具備多晶片級聯等特點;並內置Trustzone、secureboot以及多種加解密算法,可保護客戶的數據、模型安全可靠。
BM1684也提供了強大的深度學習模型編譯器和軟體SDK開發包,支持Caffe、TensorFlow等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開發者可輕鬆把訓練完備的神經網絡模型移植到BM1684平臺上,支持視頻結構化分析,可應用於人臉檢測與識別、車牌識別等各類AI應用場景,為城市大腦等各項決策提供強大的算力保證。
據詹克團介紹,BM1684將作為整個系統的基礎設施,將為城市大腦提供澎湃算力。
比特大陸從2015年底就啟動造芯計劃,此前已發布兩代雲端AI晶片BM1680、BM1682和一代終端AI晶片BM1880。
目前,三款雲端晶片都主攻AI推理,而下一代7nm雲端晶片BM1686將在明年發布。
臺積電中國區業務總監陳文俊表示,相比12nm晶片,7nm晶片性能提升3.3倍,電晶體密度提高一倍,相同頻率下,功耗降低60%。
關於這些AI晶片的落地進展,詹克團告訴智東西,其第一代雲端AI晶片在市場並沒有競爭力;第二代雲端AI晶片在市場上的訂單反饋情況已經很好,包括其在內的比特大陸產品在福州、北京等全國各地均有大量出貨和實踐項目落地;今天新發的BM1684將在明年上半年推向市場。
從比特大陸推出雲端和終端晶片的節奏來看,終端晶片的迭代速度要明顯慢不少。
在詹克團看來,終端晶片商業模式和雲端很不相同,雲端更注重性能,終端則更注重成本。
據他透露,比特大陸計劃將終端晶片業務獨立出來單獨成立公司,使該業務運作的更快。
▲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詹克團
詹克團說,中國有300多個人口過百萬的城市,每一個百萬人口量級的城市都是千億級的經濟體量,大體量的現代經濟體產生了非常有價值的數據,發掘這些數據的價值需要強大算力,城市大腦是城市信息化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產物,算力中樞是城市大腦的核心部件。
他表示,所有算法廠商都是比特大陸的客戶和生態合作夥伴。比特大陸的使命是聚焦算力晶片,參與星球級的算力晶片市場競爭,在自己的領域爭取做到世界第一。
原本預計在去年發布的BM1684,今日才姍姍來遲。
1、9個月一迭代壓力大
對於發布時間的延遲,詹克團表示,BM1684在今年1月投片,4月回片,有少許月的延期是正常的,基本按照比特大陸的計劃在推進。
他介紹說,礦機晶片迭代周期通常5個月,AI晶片要更難實現,原計劃9個月一迭代,後來發現9個月做一代晶片還是會壓力比較大。
談及為何比特大陸雲端AI晶片的迭代周期這麼快,詹克團說,英特爾的伺服器晶片約2年一代,比特大陸雲端晶片還沒推進到最先進工藝,加快迭代周期,有機會跟上市場需求。
2、
據去年比特大陸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其營收的主力依然還是礦機,AI晶片在其他分類中,而其他分類的營收佔比不到1%。
詹克團坦言,比特大陸的營收受虛擬貨幣價格波動較大,目前AI晶片佔比還很小。他說,儘管今天AI晶片的出貨量還很小,但未來三五年會變得非常大,可能會達到像數字貨幣一樣數十億美元的量級。
談到自主研發所佔比例,詹克團表示,所謂自主,是指將核心競爭力掌握在自己手裡。比特大陸晶片的核心部件IP全部都是自己研發的,只有標準的、非核心部件則會從外部購買。
這一年來,軟硬一體化似乎已經被認可為產業智能化升級的普遍趨勢。
而在詹克團看來,軟硬一體化不是雲端AI正確的技術方向,它更像通用高性能計算平臺,需支持多種不同算法。相對而言,軟硬一體化更適合應用確定的場景,比如用在終端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成本與性價比。
對此,比特大陸經過了很多思考,想打造更開放的算法生態。
新發布的比特大陸BM1684晶片主打為城市各類算法與應用提供強大算力支持,以自主可控的特性,保障城市大腦數據和應用安全。
今天上午,81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國良也來到現場,談及他所看到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演進進程。
他認為,AI專用晶片是AI發展的基礎,是必須搶佔的戰略高地。在部分推理場景,預計性能功耗比更優的ASIC專用晶片會逐步替代GPU成為主流。
隨後,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瑞芯微董事長勵民、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副總經理楊建權、依圖科技CTO顏水成就城市大腦的具體落地建設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1、海康陳宗年:城市大腦實際建設要經濟可循環
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說,大數據和AI是數位化轉型的兩大特徵,基礎設施方面,多傳感器融合、雲邊融合、物信融合這三大融合從技術到落地都已經能實現。
而在城市大腦的實際建設過程,陳宗年認為要掌握一些規律,頂層設計本身也是動態,信息基礎設施變化周期很短,必須把握演進規律,避免建好即過時。
如今,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全,算法越來越先進、精準,基礎設施越來越完整、效率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城市大腦建設也必須警惕一些問題。
比如,過分強調頂層設計,完全照搬圖紙,基礎設施建的太全,反而可能導致不可用,投入產出不成比例。
陳宗年建議,在實際操作過程應注意如下兩點:
應用和基礎設施相互促進,不求一步到位。用應用拉動基礎設施,反過來基礎設施將能夠支撐更多應用。
他希望,城市大腦從政府、企業到老百姓都是具有經濟價值、可循環的。
城市大腦需要由「小腦」長大,雲也是從輕量雲一步一步成長起來,越重視「小腦」,「大腦」才會更紮實。
海康威視從零發展到現在,品牌和研發實力全球領先,關鍵在於兩點,一是持續穩定的團隊響應,二是持續穩定的國家平安中國建設需求拉動。
2、瑞芯微勵民:當前人工智慧90%都是人工
瑞芯微董事長勵民說,場景是AI核心制約因素。目前AI集中在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缺乏落地場景,步態識別等技術還沒實現大規模應用,未來需謹慎看待。
他認為,現在連「小腦」都還沒達到,現在做的還是神經元。晶片方面,AI計算、CPU控制計算、GPU圖形計算缺一不可。
他將城市大腦總結為三點:整體設計、分部試點、快速開始,
(1)福州作為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中間的城市,要通過制度、規劃、城市、企業創新,發揮「馬上就幹」的精神。
(2)城市創新是整體行為,有大腦、神經、傳輸網絡。
(3)分布試點,抓住一部分交通、ETC、安防等市場。
(4)「馬上就幹」,抓住一小部分,邊幹邊試。
勵民表示,當前所謂的人工智慧,90%是人工,智能只佔10%。
(1)合理有序,對有資質的企業開放經處理(脫敏、脫密)的大數據。
(2)開發或公開與城市神經系統有關的項目,鼓勵大家組合參與。
(3)開放場景、應用,開放測試環境。
(4)對參與機構在安全資質允許的前提,分配公有雲的使用。
(5)讓高校參與AI數據的產生和標定。
3、平安楊建權:大腦指揮小腦,小腦聚合大腦
平安國際智慧城市副總經理楊建權表示,全球已有33個超千萬的超大城市,中國城鎮人口已超過8億。
他分享了平安集團建設城市智腦的總體思路:
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大腦指揮小腦,優先構建城市智能,實現「中臺+智慧應用」平臺集約化和應用迭代更新。
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小腦聚合大腦,優先建設各業務板塊小腦,構造底層數據平臺,再統籌建設和接入城市大腦。
最後,楊建權對城市智腦建設提出十點思考, 包括國家標準、數據真實、價值回報、效率優先、安全策略、唯一大腦、信息閉環、可擴展性、備胎機制、城市品牌。
4、依圖顏水成:智能城市應打造雙引擎
依圖科技與福州淵源頗深,依圖的聯合創始人朱瓏和林晨曦都在福州出生、成長。
據依圖科技CTO顏水成介紹,今年依圖發布AI晶片後,已從軟體提供商升級為基礎設施提供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智慧城市、AI晶片、智慧醫療、AI製藥四方面深入探索。
顏水成說,智慧城市不僅是AI算法問題,智慧城市需要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讓AI算法和AI晶片相互優化。
常識和時空上下文是人類提升判斷力的基礎手段,高密度傳感器群體智能將彌補算法的不完美性。
他提出智能城市的雙引擎理念,即前場聚力「群體智能」的潛能,後場打造「算法即晶片」方案。
顏水成將智慧城市劃分為5個智能分級,從L1-L5依次是代替人記錄、代替人識別、代替人推理、代替人決策、代替人統籌,智能密度與之提升。
依圖承接的視覺計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目標發揮「連接器」作用,通過在線晶片測試服務,促進平臺內AI算法方和AI晶片方的深度融合與相互制定。
算法模型上傳到平臺後,自動轉化晶片實時評測,將評測報告分享給晶片用戶及開發者,同時為AI產品方提供「即插即用」的軟硬體一體化組件,快速形成產品解決方案。
結語:落地仍是AI全產業鏈主旋律
詹克團也談到自2016年開始的AI晶片熱潮,他認為講故事的時代已經過去,晶片做出來之後還要市場推廣,就是要落地,這是今天AI晶片更難的一步,大量做晶片的公司未必都能夠順利的走出這一步。
落地,已成為上至晶片下至應用的整個AI產業上下遊的關鍵詞。
在AI、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颶風席捲之下,城市大腦建設陸續在國內上百個地區如火如荼地展開,也為晶片、安防、醫療等國內諸多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產業升級新風口。
毋庸置疑,AI晶片的高性能算力已成為提高城市大腦算力體系實力的關鍵元素。但現有城市大腦的整體運行系統效率還相對偏低,如何更加高效的融合計算和應用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隨著更多應用需求的拉動,也許如詹克團所言,未來AI晶片的出貨量有望會像數字貨幣一樣,達到數十億美元的量級。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比特大陸也好,其他AI晶片創企也好,面對實力強勁的晶片巨頭、雲計算巨頭、帶著創新思路湧入的新創企,突圍而出的難度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