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製程的銳龍4000H筆記本處理器登場後,以強勁的性能和低廉的(整機)價格博得了滿堂彩,市場熱度很高。不過就目前這個時間點,也有些許遺憾:國際一線廠商暫時沒有GTX 1660Ti以上規格顯卡機型;顯卡規格高的,又受局限於輕薄或散熱規格低,性能釋放不算完美。那麼,有沒有一臺處理器性能釋放強勁,顯卡又非常給力,同時價格又合理的機型呢?機械革命的蛟龍P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屏幕:BOE 17.3英寸FHD@144Hz 72%NTSC高色域IPS
■處理器:Ryzen7 4800H(8/16,2.9/4.2GHz)
■顯卡:新RTX 2060 90W版獨顯+Vega集顯
■內存:Goldkey 2×8GB DDR4 3200
■硬碟:BIWIN佰維512GB M.2 SSD(支持第二條M.2 SSD擴容)
■網絡:英特爾AX200 WiFi6無線+藍牙+Realtek千兆有線
■左側接口:RJ-45千兆有線網口、USB2.0大口、2×3.5mm音頻口
■右側接口:SD讀卡器口、2×USB3.0大口
■後部接口:2×mini DP接口、HDMI2.0口、USB3.1 Type-C口、電源口
■重量:2.47kg(含46.7Wh電池)
■參考價:促銷6999元,正價7499元
造型與X3-S同源,
碳纖織紋質感A面識別度高
前一陣兒我們評測了機械革命的X10Ti-S,而同為17.3英寸機型的蛟龍P在整體外觀風格上與之頗為神似,所以部分讀者誤以為這兩款機型同源。實際上,它們的接口布局、鍵盤設計並不相同,蛟龍P其實與針對主流市場的X3-S同源。它最具標誌性的設計就是A面下部的碳纖維織紋質感(注意並非真的碳纖維)設計,而尾部的雙Mini-DP接口,也是一個識別度極高的設計,同時也意味著該機具備強大的視頻輸出能力。
▲蛟龍P通體黑色,塑料外殼,碳纖維織紋質感的A面修飾是它的標誌性設計,而翡翠藍機械革命LOGO也蠻漂亮。
▲該機採用雙風扇四出風口,機身接口分布在機身的左右和後側。
R7 4800H最高穩定輸出73W,
性能表現絕對第一梯隊
關於AMD的Ryzen7 4800H,有兩個知識點大家要記住:
●無論單負載還是雙負載,它都很熱,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遊戲本都會跑到96℃附近(還有最高瞬間可到106℃的)——是的,哪怕單負載也如此。但大家不要擔心,因為這並不會影響它的性能發揮,而且目前的機器C面都不怎麼熱。
●另一個知識點是:它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單考處理器)時,處理器封裝功率並不會很高,表現好的也就60W~65W,這時頻率就已高達3.9GHz了,給你的感覺是65W基本到頭了!但實際並非如此,在真正的應用時,其處理器封裝功率(穩定值)可能跑得更高,比如可以跑到73W,頻率可高達4.12GHz。
▲而以上描述的情況,在機械革命蛟龍P上就能看到:用Aida64給處理器施加持續高負載,其封裝功率穩定值只有60W(勾選CPU+FPU)/62W(勾選CPU、FPU、CACHE、MEMORY四項),頻率在3.9GHz左右,處理器內部溫度已經達到了95.8℃——因為溫度高,所以功率和頻率貌似上不去了。
但若你以為它的處理器性能輸出最高就是62W/3.9GHz就大錯特錯了!繼續往下看:
▲Cinebench R15/R20的得分分別是1942cb和4505pts——這是目前銳龍4000H系列的最高得分,超過了拯救者R7000的R7 4800H,也挑翻了幻14的R9 4900H(畢竟是35W的低功率版)。其中R20的測試耗時較長,而在測試中,蛟龍P的R7 4800H全程保持在73W上。
▲Geekbench 5Pro是一個綜合性測試,它整合了一大堆單核和多核應用,考驗的是處理器頻率(單核應用敏感)和核心(多核應用敏感)的綜合表現,而8060分,也是目前銳龍4000H系列的最高得分。
▲CPU-Z多核得分5550,一個漂亮好記的整數,也勝過了同處理器的拯救者R7000(5506分)。
▲V-ray渲染,11630 ksamples,和R7000戰平(11631 ksamples)。
從處理器的基準測試來看,蛟龍P絕對是生猛的存在!那實際應用表現如何呢?
▲Media Encoder轉碼是視頻編輯/製作中的常見應用。我們更新了軟體,採用了支持AMD顯卡加速的CC 2020 14.3beta版,和之前的版本相比,明顯的區別是「編碼設置→性能」項目中,原有版本只有「軟體編碼」(AMD顯卡只有軟體編碼),如今默認為「硬體編碼」。不過實測時,VEGA集顯佔用率並不高,實際效率提升不明顯。但即便這樣,處理器以59W@4.11GHz的穩定輸出,13分40秒完成了轉碼,戰勝了拯救者R7000和天選的R7 4800H,依然是目前我們測試過的R7 4800H中最快的。這一成績也勝過了70W功率的6核i7 9750H,但與8核的i7 10875H還有一定差距。
▲而當我們啟用NVIDIA獨顯CUDA加速後,奇蹟發生,總耗時僅3分40秒,是我們目前測試過的遊戲本中最快的,甚至超越了i7 10875H+RTX 2070 Super的組合——當然,這裡面也有軟體版本更新的原因。
▲After Effects是視頻特效製作的最常用軟體。老規矩,18秒文字特效視頻渲染。其間,R7 4800H的功率在44W~48W波動,佔用率並未滿(因為GPU在輔助加速),頻率在4GHz以上,溫度在89℃~97℃波動(C面完全不燙,別擔心)。與此同時,大家可以看到RTX 2060也在工作,功率26W,頻率1000MHz。
※另請大家放大圖仔細看內存佔用率:12.9GB。記住,玩視頻8GB內存是不夠的。實際上,Adobe對視頻套件的最佳建議是32GB內存。
▲Blender是最能發揮處理器性能的渲染工具之一,測試中,蛟龍P的R7 4800H全程保持72W@3.9GHz左右,總耗時4分16秒。這一成績勝過了絕大部分R7 4800H機型,僅以6秒差異輸給拯救者R7000。
▲Cinema 4D與Cinebench同源,是產品設計/三維渲染的常用軟體。我們依然渲染2秒共計51幀汽車畫面,蛟龍P的R7 4800H可以保持68W~75.88W的功率輸出,頻率3.98GHz左右,最終耗時僅25分12秒,與拯救者R7000戰平,而明顯勝過其他R7 4800H遊戲本。
綜合來看,在處理器基準測試和實際應用表現上,蛟龍P搭載的R7 4800H以最高穩定73W左右的輸出,在絕大部分項目上是No.1!謙虛點說:性能表現屬第一梯隊,是毫無問題的!
90W版新RTX 2060,
遊戲表現目前亦是「頭牌」
機械革命蛟龍P搭載的是90W版本新RTX 2060,CUDA核心數量1920個,核心基準頻率1005MHz,Boost頻率1350MHz——這並非最高功率版新RTX 2060,但已是目前AMD銳龍4000H平臺搭載的最高規格顯卡,且在實際的遊戲3D測試中也展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
▲Unigine2 Superposition基準,FHD@Medium默認畫質得分12578,掀翻了同為RTX 2060機型的天選(處理器也相同)。
▲《古墓麗影:暗影》,FHD@預設高畫質,93fps。同配置的天選跑84fps;而i7 10750H+RTX 2060 80W標準版,在這個項目上跑88fps。
▲《古墓麗影:崛起》,FHD@人工設定最高畫質,95.42fps。i7 10750H+RTX 2060 80W標準版,成績為90.1fps。
▲《全面戰爭:三國》,FHD@預設較高畫質,平均73.5fps。而i7 10750H+RTX 2060 80W標準版為69.6fps。
▲《無主之地3》,FHD@預設高畫質,能跑66.46fps。i7 10750H+RTX 2060 80W標準版為62.90fps。
▲《刺客信條:奧德賽》,FHD@預設高畫質,平均幀速69fps——這個成績很厲害!對應的,i7 10750H+RTX 2060 80W標準版為61fps;i7 9750H+RTX 2070老版也才66fps,反而不及蛟龍P的表現。
So,遊戲方面,結論非常明確:由於蛟龍P搭載的90W版新RTX 2060是目前AMD遊戲本平臺中最高規格的獨顯,且得益於處理器的強大性能釋放,所以綜合遊戲表現輕鬆戰勝了同配置機型,也力壓了頻率更高的英特爾十代酷睿平臺+80W版新RTX 2060,部分遊戲甚至掀翻了第九代酷睿H i7+老款RTX 2070,相當給力!就目前這個時間點來說,說它是AMD銳龍4000H平臺的No.1不為過。
極限負載的散熱與溫度表現:
一如既往不用擔心
我們一直都說:機械革命的遊戲本,你不用擔心散熱問題——自然,蛟龍P也適用這一規律。
室溫27℃。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勾選四項+Furmark FHD Extreme模式,同時給處理器和獨顯施加持續滿負載。前面說過,考機時處理器的溫度很高,所以,R7 4800H的輸出功率很快就降到了42W,頻率3.16GHz左右(實際應用時,功率/頻率會高很多)。而考機32分鐘後,RTX 2060獨顯功率88.3W,77℃,頻率1410MHz——這已超過了它的標稱最高值1350MHz,且實際遊戲中頻率會更高,可達2100MHz。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室溫達到了29℃,那麼雙考機30分鐘後,處理器的封裝功率會進一步降到38W左右,頻率會再略微降一丁點,溫度情況保持不變。但無論如何,這個散熱和內部溫度表現是合格的。
接下去說說機身C面的溫度,這是用戶體驗的重要環節。由於該機是塑料殼而非金屬殼,所以即便是最熱處(鍵盤中左部靠上區域),也沒有太大的熱感。WASD遊戲操控按鍵僅39℃,手部感覺是「能感受到熱量,但絕對談不上熱」。腕託區域和觸控板更是只有30℃,這對於一款8核16線程處理器+90W顯卡的遊戲本來說,是非常不錯的表現,長久玩遊戲絕對不會感到手部難受。
▲內部採用雙風扇五熱管設計。注意該機有兩條M.2 SSD位,但受限於晶片組,2.5英寸位無法再添加硬碟。
兩點小遺憾
1.大寫鎖屏幕提示依然會擋住屏幕左上角幾秒,而那是搜尋引擎的搜索框所在位置。用戶可在電競中心軟體中「關閉OSD顯示」來解決這個問題。
2. 用戶偶爾會需要看看機身後部的連線,或使用後部接口連接設備,這時就會把屏幕面向下扣一點。但該機屏幕面扣合到35°時就黑屏休眠了。大家在日常使用時需要注意一下。
一句話結語
機械革命蛟龍P是處理器性能釋放強勁,遊戲性能表現出色,散熱出色,且性價比不錯的AMD銳龍4000H平臺第一梯隊優選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