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輪迴、萬物更替,給許多藝術家帶來了創作的靈感。在古典音樂領域最有名的要數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大師維瓦爾第的《四季》。多年後,阿根廷「探戈之父」皮亞佐拉寫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同樣分《春》《夏》《秋》《冬》四個樂章,卻是不一樣的風情。
10月17日下午,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黃蒙拉、黃濱兩位小提琴演家攜手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帶來音樂會《八季》,接連奏響兩部經典之作。一個下午的時間,戶外草坪上的觀眾們感受到「八個季節」的流轉。
黃蒙拉
黃蒙拉希望用《八季》讓大家聽到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四季」。「以前經常在歐洲演出,聽眾非常喜歡在自然的環境下聆聽四季的變化。在戶外演出格外輕鬆,和觀眾的距離也更近。」
《八季》拉開了2020上海城市草坪音樂會暨「藝起前行」藝術天空特別活動的帷幕。演出由黃浦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承辦。整個10月,共有10場精心策劃的戶外演出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與觀眾見面。
兩位高手,同臺飆琴
黃濱
黃濱演奏的是維瓦爾第《四季》,這是全世界上演最多的古典音樂作品之一,每個季節中的三個段落都像是一幅優美的三折畫。其中最易於觀眾感受的,是維瓦爾第對自然界聲響的模仿,《春》第一樂章有鳥兒的鳴囀,第二樂章有狗的吠叫;《夏》第三樂章天降冰雹;《冬》的第一樂章甚至能聽見牙齒的冷戰。
黃蒙拉接續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這部作品是皮亞佐拉對維瓦爾第的致敬,也是對大自然的致敬。四個樂章描繪了南半球的四季變遷,也勾勒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座城市中,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音樂中,拉美最富特色的「探戈」貫穿始末,美妙而火熱。
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兩位演奏家都是義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獲得者。黃濱1994年獲得帕格尼尼金獎和帕格尼尼作品最佳演奏獎。黃蒙拉在2002年獲得帕格尼尼金獎。2011年,黃濱、黃蒙拉曾和同樣獲得帕格尼尼金獎的兩位中國演奏家呂思清、寧峰一起,攜手莫扎特故鄉的薩爾茲堡室內樂團,接力演繹了維瓦爾第的《四季》。黃蒙拉演奏的是《夏》,黃濱演奏的是《秋》。
10場演出,免費預約
當晚,同一個舞臺,風林火山融合樂團的《潮牌國樂》帶來一場民樂、古典、搖滾與爵士的「混搭派對」。《天涯歌女》《山丹丹花開紅豔豔》等歌曲,既懷舊又新潮,帶給觀眾驚喜。
黃浦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黃志堅介紹,「藝術天空」接下來還將陸續上演8場精彩的戶外專場。其中包括火爆B站的自得琴社帶來的《自得琴社·俟秋樂集》,《舞蹈風暴》冠軍胡沈員領銜的現代舞作品《有多久沒見你》,崑曲界「潮人」張軍帶來的「水磨新調」《驚夢六百年》新崑曲音樂會等。「希望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讓市民感受到藝術的薰陶、生活的美好和城市的美好。」
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因國際疫情原因未能赴約,但堅持藝術惠民,以「零距離,無門檻」的方式下沉到廣大市民中的「藝術天空」,仍通過「藝起前行」這一上海獨創的演藝品牌,將藝術的力量注入大眾生活。10月19日起,觀眾可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官方網站或「黃浦文化」公眾號,免費進行第二輪觀演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