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OS 13和MacOS Catalina中,蘋果將「查找我的iPhone」和「查找我的朋友」集成到一個名為「查找」的應用程式中,並添加了一個更實用的「查找脫機設備」功能,由於GPS定位技術的使用,以前的「找到我的iPhone」功能往往受到很多限制,最大的門檻應該是需要網絡支持,這也導致「找到我的iPhone」很容易「破解」:只要偷了或找到你的iPhone的人將手機切換為飛行模式,在Line模式下,您將無法通過「查找我的iPhone」找到它。
但是在iOS 13和MacOS Catalina中,新增加的「查找脫機設備」不再需要丟失的設備來訪問網絡來進行完成定位,也就是說,即使丟失的設備打開飛行模式,您仍然可以從「查找」應用程式接收定位信息,蘋果公司在其介紹頁面中解釋了這一功能:「丟失的未連接到Wi-Fi或蜂窩網絡的設備也可以使用來自人們的位置信息進行定位。當您將設備標記為丟失,並且附近有另一個Apple用戶的設備時,其他設備可以檢測到丟失設備的藍牙信號,並向您報告設備的位置,尋找離線設備是可行的,因為它使用數千萬個蘋果設備作為嗅探器。當設備在「查找」應用程式中標記為「丟失」後,即使設備未連接到網絡或甚至關閉,藍牙信號也會發送到外部世界。一旦被附近的蘋果設備捕獲,這些信號將被上傳到蘋果伺服器並發送回原始用戶的設備,最終到達目標。找出離線設備的用途。
雖然「查找離線設備」彌補了以前舊功能容易「破解」的缺點,但其「實現」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到一些隱私性的問題,畢竟,包含設備位置信息的藍牙信號需要通過陌生人的蘋果設備和蘋果伺服器傳輸,然後才能到達到,在WWDC19宣布「查找脫機設備」後,外國媒體就可能與蘋果公司有關的隱私問題交換了意見,蘋果還解釋了「查找離線設備」功能如何避免洩露隱私。在最初的面試中有幾個有趣的信息點值得與你分享。,要使用「查找脫機設備」,用戶除了需要提前登錄丟失的設備外,還需要另一個Apple設備去登錄到相同的一個Apple ID,因為當用戶登錄到Apple ID並啟用查找時,Apple會在設備中生成一個私鑰並將其存儲在secon上,通過端到端加密技術登錄到同一個蘋果ID的設備,之後擁有秘鑰的每個設備都將生成一系列相應的私鑰」「公共鑰匙」和這些「公共鑰匙」將定期更換,以確保不會被惡意獲取。
最後,回到第一步,當用戶在第二個Apple設備中發出「脫機離線設備」的命令時,第二個Apple設備將丟失設備的公鑰加密信息上傳到Apple伺服器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標識碼」,Apple將篩選出相應的「標識」資料庫中的「操作代碼」,當公鑰返回時,用戶就可以通過第二個設備上的「私鑰」對其進行解密(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兩個Apple設備來確保包含位置信息的「公鑰」只能在您的設備上進行解密),從而獲得的具體的位置信息,蘋果新的"查找"功能裡運用了許多密碼學的原理來保證所有參與者的隱私,將所有蘋果設備從獨立的個體「用戶」結合在一起,最大化了的實現群體「互幫互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蘋果生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