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最可怕的動物進食方式:海鰻魚兇殘撕咬

2020-11-28 生物谷

全球十大最可怕的動物進食方式:海鰻魚兇殘撕咬動物和植物具有一些奇特的特性,尤其是它們的進食特徵,看上去不僅令人恐懼,更是十分怪異,比如:蒼蠅會在食物上先嘔吐,將食物腐蝕化處理後再進食;管狀生物能夠分享消化龐大的鯨魚屍體等。此外,一些微生物和植物也是「致命殺手」,一種叫做茅膏菜的肉食植物,能夠誘捕昆蟲並緩慢將它們溶為液體再進行吸收。以下是美國《探索雜誌》列舉的全球十大最可怕的動植物「進餐禮儀」:

1.蒼蠅

蒼蠅是自然界中食腐性動物之一,它們會以任何類型的腐爛肉體為食,或者是糞便、腐爛水果和其他昆蟲屍體,它們會用海綿狀的嘴部和特殊的管狀口腔結構啜吸食物。這種進食方式非常適合於液體形態的食物,但是固體食物是如何變成液體的呢?

原來蒼蠅是在食物上嘔吐液體,它們的嘔吐液體包含著唾液、酶和消化液,這種液體能夠短時間內腐蝕蘋果或漢堡包。然後,蒼蠅使用像下顎骨一樣的鋒利刀片狀的結構刺穿食物的皮膚,然後吸食其中的腐爛營養液。同時,它們還使用許多覆蓋在口腔附近的纖細毛髮探測爬行時途經的食物的氣味。

 

2.具有擬態性的蟲草

真菌具有各種尺寸大小和體型,多數真菌生活在土壤中的腐爛物質之中,其它的則與各種植物、昆蟲水藻等共生,通過棲息環境和保護機制提供相應的食物和營養來源。在某些情況下,它們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單方面的。

蟲草是一種完全的擬態寄生物,它們可以侵入一隻昆蟲體內,用菌絲和基質置換昆蟲內部的身體組織和器官。據悉,菌絲是一種束狀結構,能夠吸收環境中的營養成份;基質是一種莖狀植物結構。

如圖所示,這是一種叫做「Cordyceps unilateralis」的蟲草,它們能夠控制螞蟻,並在其內部在進行繁殖,強迫螞蟻攀爬到一棵植物,並在其頂部棲息,一直到螞蟻死亡。到那時候,孢子會附著在這種蟲草真菌子實體內,然後這種真菌在螞蟻的頭部繁殖,逐漸到成熟期。

3.單細胞黏液菌奇特的吞噬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單細胞黏液菌會變得更強大。這是一種叫做「dictyoselids」的單細胞黏液菌,當食物供給較缺乏時,它們便聯合形成一個被稱為「偽原質團(pseudoplasmodium)」的多細胞實體,從而有效地保護食物資源。一旦偽原質團發現合適的食物資源,但定居下來,形成包含著許多孢子的延長主莖。

獨立的孢子受黏液菌類影響處於蟄服狀態,一旦再次出現食物來源它們會進入活躍狀態。在進食狀態中,獨立的黏液菌細胞會進行一個噬菌作用過程,dictyoselids會通過它們的偽足圍繞在獵物周圍,這些偽足是細胞膜的延伸,並且將偽足在叫做液泡的間隔中進行內在化處理。當吸收完營養物質後,液泡中的酶會消化細菌。

如圖所示,圖片中白色部分是黏液菌,它被一個酵母細胞(圖片中紅色部分)所吞沒,綠色部分是液泡。

 

4.將獵物癱瘓,再將獵物的腹部作為幼蟲發育的溫床

對待獵物最殘忍的方法莫過於刺黃蜂將蜘蛛癱瘓,然後將其身體作為寄宿體,讓產在腹部中的幼小刺黃蜂發育生長。

雌性刺黃蜂的體型要大於雄性,它們釋放的有毒刺可使蜘蛛處於癱瘓之中,然後它們會拖拉著蜘蛛到自己的巢穴,並在蜘蛛腹部產卵。一旦刺黃蜂卵孵化,蜘蛛的身體便開始餵養小黃蜂。處於癱瘓狀態的蜘蛛獵物位於刺黃蜂附近,遭受幼蟲吞噬著它的器官組織。

期間,成年刺黃蜂會以蜘蛛的血淋巴為食,血淋巴包含著鹽分、水和節肢動物血管的器官組織。當最後吞噬完畢,幼蟲成長之後會用尖刺穿破絲繭,並化成蛹。大約經過一年之後,這些幼年刺黃蜂會生長成為成年體,再準備進行新一輪的「捕獵循環」。

5.沒有口腔、胃和肛門的海洋巨型管狀蟲

巨型管狀蟲的學名叫做「Riftia pachyptila」,它們主要生活在海洋熱液噴口處,熱液噴口形成於過熱、富含營養物質的海水與較冷的海水相匯合。巨型管狀蟲的長度最大可達到8英尺。

然而,巨型管狀蟲卻缺少口腔、胃、腸道和肛門,它們長著紅色羽毛狀結構,其中包含著大量的血管,能夠吸食水中的二氧化碳、氧氣和氧化硫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可通過細菌在巨型管狀蟲體內營養體合成多種有機化合物質。據悉,這些巨型管狀蟲能夠食用一些化學物質。

 

6.海星長著兩張嘴、兩個胃

海星看上去像一個五角星形狀,好像並不具有攻擊性,但實際上它卻是一種可怕的掠食性動物。它們喜歡掠食貽貝、牡蠣和其他貝殼類動物。所有的海星都長有兩張嘴和兩個胃,包括賁門胃和幽門胃,當海星遭遇掠食者時,它們會使用微小的管狀足部去吸附撬開貝殼。當貝殼出現較小的裂縫時,海星就會吐出賁門胃進入受害的貝殼之中,最終貝殼類動物會在消化液緩慢地作用下,將其內部的軟組織腐爛,一旦這種腐爛食物過程處理完畢,海星就會收回賁門胃,並將部分已消化食物轉移至幽門胃,然後再進入到腸道。

7.海鰻魚長有兩副下顎

很難想像海鰻魚如此小的頭部便能殘忍地吞食食物,它們以兇殘的撕咬能力而聞名,能夠狼吞虎咽地吞食較大的獵物。由於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小,海鰻魚無法將多骨骼魚類直接吞入口中。

幸運的是,海鰻魚具有一種靈活的捕食策略——它還長有第二副下顎,也被稱為咽顎,位於咽喉深處。當它們用前顎緊緊地咬住獵物,便伸出咽顎向後拉伸食物。它們還有能力處理體型更大的獵物,它們會將身體盤卷在獵物身體上,然後用力地撕咬獵物屍體,每口都會咬下大塊的屍體。


 

8.管狀生物分享鯨魚屍體

當蒙特伊灣水族館研究學會的一支研究小組在蒙特伊灣研究灰鯨屍體時,他們並未看到一些腐爛的骨骼和食腐性動物。相反他們發現大量的生物群體,看上去像一簇簇亮紅色羽毛般的叢生水藻。

經過近距離仔細觀測,他們意識到這些「羽毛結構」看上去非常像巨管蟲,並且它們扮演著相同的角色:從海水中吸收氧氣。這種羽毛結構屬於兩種類型的蟲子——Osedax rubiplumus和Osedax frankpressi,在現象研究人員發現的都是雌性,不久他們便發現雄性蟲子生活在雌性體內,它們與精子細胞的大小相差無幾。

像管狀蟲子一樣,這些海洋生物缺少口腔和完整的消化管道,它們也可以與一些生活在其身體底部的細菌形成共生關係。這些細菌滲透進入鯨魚骨骼,分解屍體的油脂和脂肪,為它們的寄主體管狀蟲子提供食物來源。這些管狀蟲子在與周邊的海水發生交互作用時,交互共享其中的氧氣。

9.茅膏菜是一種可怕的肉食植物

在自然之中,一些具有噬食性的植物並不比動物遜色,茅膏菜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雖然植物能夠從土壤中提取至關重要的氮,但是像茅膏菜這樣的肉食性植物更擅長誘捕和吞噬小昆蟲。

茅膏菜的命名源於像毛髮般分泌腺的粘性分泌物,蒼蠅和其他小型昆蟲會被這種芬香氣味被吸引,當它們被吸引到該植物的分泌腺上時,就會發現這是致命性的陷阱。當昆蟲越拼命地掙扎,它們就會越深地陷入分泌物的包裹之中,最終這些分泌物會密封植物的通氣孔,使它們窒息而死。之後茅膏菜會慢慢地捲動葉子邊緣,將獵物更緊地包裹起來,釋放出一種包含強有力的生化酶的混合消化液,逐漸地將獵物腐爛分解。經過幾天之後,昆蟲獵物將變成富含營養的液態物質,便於茅膏菜進行吸收。

 

10.蛤與微型水藻的寄居和供食關係

蛤類是海洋環境數量眾多的物種,它們在海水中通過虹吸管抽吸海水,海水穿過較短、像毛髮般的纖毛運送到腮部。在腮部的一層黏液可以捕獲任何食物微粒,然後運送至蛤的嘴部。第二個虹吸管則負責排放過濾水。

蛤類還有另一種巧妙的捕食策略,叫做蟲黃藻(zooxanthellae)的一種微型水藻數以千計寄生在蛤貝殼的覆蓋層上,並在白天進行著光合作用,當蛤張開貝殼時,這些水藻以碳水化合物質與蛤提供的寄宿環境進行交換,最終蟲黃藻附著在蛤貝殼表面,增添了蛤類的隱蔽安全性,同時它們也為蛤類提供了食物來源。

(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章魚遇到海鰻魚撕咬,八條觸手都難敵,被迫噴墨留下一觸角才逃走
    在夏威夷海底世界中,就有潛水員曾拍攝到:一條章魚遇到一條海鰻魚撕咬襲擊,八條觸手都難敵,被迫噴墨留下一根觸角才逃走。在抓拍中,章魚和海鰻魚的較量非常激烈,海鰻魚是兇猛肉食性魚類,以兇殘的撕咬能力而聞名;而章魚也不會束手待斃,章魚八條觸手又細又長,而且觸腕非常有力,緊緊纏住海鰻魚,看起來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 地球有史以來最兇殘強大的生物,撕咬能力超過霸王龍
    說到現在地球之上最強大兇殘的生物,估計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現在海洋之中的各種鯊魚,尤其是海中霸主虎鯨,可以說是非常強大的存在,幾乎根本沒有天敵,除了人類之外,任何海洋生物都不能夠傷到虎鯨,不過縱觀地球從形成以來,在地球之上先後出現了很多兇殘強大的生物,相比較於現在的各種生物遠古時期的那才叫可怕兇殘
  • 全球最可怕「食人樹」,進食方式奇特至極,為何不砍掉還專門餵養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全球最可怕「食人樹」。據說食人樹是一棵比較可怕又神奇的植物,進食方式更是奇特至極,人只能遠觀而不能近看,它的形狀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它能存活這麼高大粗壯也是由於它依靠動物腐爛之後的肉體,所以稱它為食人樹一點都不為過了。
  • 海底十大最危險動物排行榜 劇毒箱形水母最可怕!
    &nbsp&nbsp&nbsp&nbsp海底有許許多多的動物,很多海底動物都是兇殘、或者是帶有劇毒的,它們均具有非常可怕的進攻性,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傷害甚至於死亡。那麼,海底中都有哪些危險動物呢?什麼動物最危險?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海底十大最危險動物排行榜。
  • 揭秘:史前最讓人不解的十大動物謎團
    今天趣聞解密小編,要來給大家揭秘史前最讓人不解的十大動物謎團,小夥伴們速度圍觀吧!  2、揭曉恐手龍之謎50年前,科學家發現兩塊恐手龍前肢化石,當時依據爪子的結構,初步推斷它是一種可怕的肉食性恐龍。但是後期研究顯示,實際上恐手龍並不可怕,而是一種笨拙、反應遲鈍的恐龍,它體重達到6噸,體長11米,背部長有帆狀結構,它們進食不是撕咬咀嚼,而是將食物吸入口中,並且是食草動物。
  • 盤點:海底最危險的十大動物排行榜
    看過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海底有許許多多的海洋動物,很多海底動物都是兇殘、或者是帶有劇毒的,它們均具有非常可怕的進攻性,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傷害甚至於死亡
  • 全球最致命動物殺手 蒼蠅竟是第一名?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7月16日消息,全球最致命動物殺手,蒼蠅竟是第一名?
  • 世界十大最危險的海洋動物
    摘要:據美國《生活科學》雜誌日報導,十大最危險的海洋動物排行榜雖然有點主觀,但卻建立在相關研究基礎之上。這些研究旨在尋找最令人恐懼的海洋動物。它們均具有非常可怕的進攻性,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傷害甚至於死亡。
  • 《山海經》中最兇殘的十大怪獸,你認識幾個?
    其中,最兇殘的十大怪獸戰鬥力爆表,可以秒殺哥斯拉,完虐好萊塢電影裡的各種超級怪物。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十大兇殘怪獸的具體情況,看看你認識幾個!  說明一下,《山海經》中的四兇(饕餮,混沌,檮杌,窮奇)戰鬥力太爆表,大家都知道,本文就不再提及了。
  • 盤點全球十大最致命動物 一滴毒液可殺死20名成年人
    原標題:盤點全球十大最致命動物 一滴毒液可殺死20名成年人 【科技訊】10月28日,世界上擁有各式各樣的兇猛的動物,多是以兇猛的外貌以及兇殘的捕食方式而聞名。但是對於一些外貌上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強悍的動物來說,卻潛藏著更為致命的危機。
  • 世界上最危險的10種鳥:銀鷗上榜 鶴鴕最可怕
    世界上很多動物都在面臨滅絕,其中最大原因是人類對動物的傷害和對生態平衡的破壞,很多動物其實都生活在人類不適合生存的地方,只要人類不主動傷害它們,它們大多也不會傷害人類。
  • 進化史上十大極端的動物!
    進化史上十大極端的動物!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了一次生動的生物展,其中包括一些滅絕的物種標本,還有一些未滅絕的瀕危物種。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史上進化最極端的十個動物吧!長鼻猴分布地區:東南亞加裡曼丹瀕臨滅絕的長鼻生活在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海岸和河岸地區,它的鼻子十分獨特,可以長至18釐米,但這種特徵卻對雌性有著很強的吸引力,這一點與其他哺乳動物吸引異性的方式顯著不同。
  • 全球十大最毒動物盤點 :黑曼巴蛇竟然居末位
    全球十大最毒動物盤點,動物世界變態殺人魔。動物世界中,自身擁有毒性的動物並不在少數,它們能夠利用各種辦法,將劇毒體液攝入敵人體內,讓他們痛不欲生,甚至直接斃命,但是他們自己卻不會受到毒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全球十大最毒動物吧!
  • 揭秘全球十大最毒動物 人類碰之斃命
    原標題:揭秘全球十大最毒動物 人類碰之斃命 大自然充滿了神奇,也孕育了很多危險之物,人類或者其他動物碰到這些殺人於無形的「怪獸」,很可能一下就命喪黃泉。 NO.10非洲死神——黑曼巴蛇 世界十大毒王中排名第10的黑曼巴蛇,是世上毒蛇中體型最長、速度最快、攻擊性最強地殺手。它能以高達19千米地時速追逐獵物,而且只需兩滴毒液就可以致人死亡。 更可怕地是,不管在任何時候,黑曼巴地毒牙裡都有20滴毒液,人類一旦被它咬到,幾乎百分之百死亡!
  • 十大最可怕細菌排行榜
    結核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全球廣泛分布,是細菌感染性疾病致死的首位原因。沙門氏菌屬有的專對人類致病,有的只對動物致病,也有對人和動物都致病。沙門氏菌病是指由各種類型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對人類、家畜以及野生禽獸不同形式的總稱。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汙染食品,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國內陸地區也以沙門氏菌為首位。
  • 十大超級動物:非洲兇殘巨型牛蛙吞食活老鼠
    12月3日消息,有一些動物相對同類來說可以算是十足的巨人,不僅讓同類感覺不可思議,讓人也是看得瞠目結舌。
  • 兇殘的動物: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8次可怕且致命的動物襲擊
    野生動物生活在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裡,稍有不慎就會失去生命。因此,在自然界,動物們早已養成了非常自然的捕食和逃脫捕食的技能。而人類雖然貴為地球上的最強生物,但人類最強的地方是在大腦,而非赤手空拳的搏鬥能力和狩獵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早已為自己創造了專為人類族群存在的社會文明,這讓我們更加遠離了叢林法則。
  • 全球最可怕殺人動物:10條命都不夠死
    導讀:別看它們有的體型很小,卻比任何人類都毒,別看它們有的平時很溫順,憤怒起來沒有人能擋得住,別看它們有的不怎麼攻擊人,若被咬上一口,10條命都不夠你死……下面我們就來揭開這十大可怕動物殺手的真面目。
  • 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箱形水母問鼎海蛇上榜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日前報導,十大最危險的海洋動物排行榜雖然有點主觀,但卻建立在相關研究基礎之上。這些研究旨在尋找最令人恐懼的海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