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有效提高數據處理效率

2020-12-05 電氣新科技

同濟大學電氣工程系、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牟之豫、牟龍華等,在2019年第6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指出(論文標題為「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資料庫設計」),單相接地故障是電力系統中最常見的故障類型,故障檢測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相關電力部門,傳統的故障檢測方法對實測數據的處理準確性不高。

為了在實際故障數據的基礎上解決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檢測問題,本文根據具體需求提出了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的設計方案,並針對分析平臺中故障資料庫的搭建進行了詳細地說明。故障資料庫搭建構想以湖南某地區變電站實際錄波數據進行驗證,通過制定的故障數據篩選清洗策略,提高了資料庫存儲效率,為後續故障數據分析及在線故障診斷奠定了基礎。

我國6~66kV的中壓配電網系統大多採用小電流接地方式。小電流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非故障相對地電壓升高為線電壓,若發生間歇性弧光接地則會引起電弧接地過電壓,長時間的運行還會導致故障點的增多,進而引發相間短路,使電力系統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單相接地故障選線定位問題是供電部門的一個長期困擾,目前尚無非常完備有效的解決方案。

現有的接地故障分析處理方法多是僅有理論分析或基於仿真數據,這些研究與實際測量得到的數據分析結果有較大的出入,使得故障診斷判據在實際應用中還不是很理想。

有學者提出了一種基於暫態零序電流數據動態時間彎曲距離的小電流接地故障區段定位方法,故障定位效率較高。有學者通過建立網絡樹狀圖和可疑故障區域,利用改進D-S證據理論得到故障區域,融合多樣信息,提高定位準確性。有學者在大數據在電力系統應用方面介紹了配電網大數據的各個技術環節,並預測了不同的應用場景。有學者基於公共信息模型建立了智能電網大數據統一應用架構,實現異構數據的融合。這些研究目前主要停留在理論階段,本文將大數據技術應用於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檢測,以尋求一種新的數據處理方法對故障數據進行診斷分析。

近年來,隨著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迅速發展成為各國科技界關注的熱點,它是融合物理世界、信息空間和人類社會三元世界的紐帶。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在網際網路、金融、物流等領域有了廣泛應用,在電力行業中大數據技術也在逐步進入發展階段,其中受到廣泛關注的就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預測電網故障。

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運行數據,逐漸構成電力大數據,其關注重心在於數據背後的信息沉澱與業務分析。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力用戶側數據呈指數級增長,逐步構成用戶側大數據。對電力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可以得到系統發生故障時電量數據的變化情況,進而得到故障發生的誘因及判據,以實現對電力系統故障的預測,減少電力用戶的損失,保證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和用戶的用電安全和質量。

進行電網大數據分析需要建設相應的故障資料庫,並且對與之相配合的存儲、數據處理與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搭建大數據分析平臺。本文針對電力系統中最常見的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搭建了大數據分析平臺,提出了單相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應用框架,著重討論了此分析平臺中資料庫的設計與建設思路。

最後以某變電站實際錄波數據為實例,驗證了本文所構建的資料庫的工程可行性,為後續故障數據分析並進行在線故障診斷奠定基礎,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1 基於故障錄波器的接地故障數據獲取

1.1 故障指示器介紹

接地故障錄波分析系統如圖1所示。主要由故障指示器、無線通信網絡、系統主站等構成。故障指示器分別安裝在每條線路的ABC三相上,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故障點附近杆塔的故障指示器記錄波形數據,通過無線通信網絡上傳到系統主站,系統主站處理每個故障指示器上傳的錄波數據,完成對配網線路的故障檢測和定位。

故障指示器是饋線自動化的重要終端設備,配電網在運行時會產生大量原始數據,錄波型故障指示器(故障錄波器)的主要任務是當系統發生短路故障、系統振蕩、頻率崩潰等大擾動後,自動記錄擾動發生前後的系統電量,如系統電壓、電流以及系統頻率等,其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

故障錄波器是評價繼電保護動作行為及分析設備故障性質和原因的重要依據,對於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和提高電能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圖1 接地故障錄波分析系統
圖2 故障錄波器基本結構

隨著配電網線路拓撲結構日益複雜,故障指示器安裝數量也日益增多,每臺故障指示器獲取的波形數量也十分龐大,除實時故障錄波數據外,還存在大量歷史數據,均可用於接地故障診斷判據的推導,符合種類多、體量大等大數據的特徵。

1.2 數據分類

對於本文中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數據的特點,可將數據大致分為兩類:靜態數據與動態數據。靜態數據主要是指記錄後不再變化的數據,主要包括輸配電線路拓撲結構、線路參數信息等。動態數據指進行實時採集的數據,如故障指示器採集到的電流、電壓等。

針對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資料庫的設計,可以將動態數據作為主評數據,可保證數據更新的即時性與在線故障檢測的實時性;將靜態數據作為故障檢測的參量屬性,保證故障判別的準確性。

1.3 錄波數據轉換

本文以湖南某地區變電站實錄數據為例介紹數據提取方法。不同型號的故障錄波器的通信規則以及數據記錄格式不統一,但目前新型錄波器已採用標準數據記錄格式,規約也有相應轉換軟體進行數據轉換,能夠與後續的故障分析設備交互數據。

故障錄波文件採用COMTRADE格式,這是IEEE標準中電力系統暫態數據交換的通用格式,每一個COMTRADE文件均含有四個文件,分別存儲文件標題(Header,後綴為.hdr)、配置(Configuration,後綴為.cfg)、數據(Data,後綴為.dat)以及信息(Information,後綴為.inf)。

其中,對後續數據提取及存儲作用較大的cfg與dat文件,cfg文件為一種ASCII文本文件,用來描述dat文件的格式,如採樣通道信息、採樣速率、採樣時間等;而dat文件對應相應的cfg文件,存儲每個通道採樣及開關量數據,包括對應的標誌。

由於數據(.dat)文件是以二進位存儲數據,研究人員無法直觀看出相應電量及參數信息。本文利用python軟體編寫的批量轉換程序,將十六進位故障錄波數據批量轉換為十進位數據格式,供後續數據存儲以及分析。

2 接地故障大數據平臺架構

接地故障大數據需要建立在大數據處理平臺之上,大數據處理平臺為數據集成、存儲、分析等提供基礎平臺和技術支撐。大數據平臺對信息安全性要求高,人機互動頻繁,數據邏輯性複雜,集成管理平臺需接入各類高級應用軟體。圖3所示為本文建立的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大數據平臺架構。

圖3 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大數據平臺架構

其中數據集成為解決不同電力公司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不融合問題,要搭建統一的數據模型來存儲及管理各地區故障錄波數據,逐步實現各電力業務部門間的數據交互和對數據的實時採集工作。

數據挖掘與應用是大數據實驗平臺的核心部分,通過對現場實測數據的在線及離線分析,實現故障檢測及預測服務,減少電網故障對用戶造成的影響。同時,平臺含有管理部門,通過資源調度、安全管理等實現對大數據平臺的監測與管理。

3 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資料庫架構設計

通過建立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資料庫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對大數據平臺各個模塊間的關係進行描述,使平臺更加簡化,令電網故障檢測與維護更加易於實現。以下將針對上述單相接地故障大數據平臺資料庫的設計構建進行闡述。

3.1 資料庫設計原則

根據實際需求分析,本文中的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資料庫不僅包含故障電量數據,即上文中提及的動態數據;也包含故障線路參數數據,即上文中提及的靜態數據。

故障電量數據的數據量大,確定性較強,含有較多重複、冗餘、錯誤數據,因此對數據的清洗篩選以及存儲管理是關鍵問題。同時,此類數據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多,數據的增減、同步等也是資料庫設計建設時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故障線路參數數據,一旦輸入後基本無需改動,包括變電站的線路拓撲結構和各條線路上的元件參數及故障類型等信息,數據來源多樣複雜,不一致性強,格式變化多,不同故障線路中得到的參數區別較大,在故障資料庫設計中需要著重考慮不同數據來源之間的數據融合統一問題。

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資料庫針對性強,主要存儲對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存在較顯著影響的電網電量參數及線路參數信息,減小了資料庫規模,為之後的數據分析及資料庫移植等操作提供便利。

根據現場實錄數據的特點與設計目標,制定本資料庫的設計基本思路:

1)消除故障數據中冗餘、錯誤的部分,保證數據查詢準確快捷。2)留出一定的備用列,可供增加電網參量等。3)根據數據類型分表存儲數據,表間有一定的連接規則,便於實現管理與後續數據分析。3.2 具體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思路,在「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資料庫」設立三個表,依據數據類型進行分類存儲。

1)測量值表

主要存儲故障波形數據的電量數據,包括三相電壓、線電壓、零序電壓、零序電流以及變電站名稱、線路名稱、錄波時間和具體的測量採樣時間點,此外也預留了3個備用通道用於添加欄位。

由此可以在不同變電站線路與錄波時間變化的情況下,根據採樣測量時間點,查找出不同採樣點下的電量數據。選取「變電站名稱」、「線路名稱」、「錄波時間」、「測量時間點」4條欄位為聯合主鍵,可以惟一確定出電壓電流值。

2)線路參數表

由於不同變電站、不同線路之間各項參數的不同,設置線路參數表來存儲各項參數信息,也需存儲不同故障數據對應的故障類型等靜態數據,主要包括過渡電阻、中性點接地方式、負載、故障類型等信息,為查詢方便,此表中也需包含「變電站名稱」、「線路名稱」、「錄波時間」3條欄位為複合主鍵。

由於在實際錄波文件中經常會缺失一些線路參數數據,故部分欄位內值置空,待獲取到相關信息後可人工手動輸入,完善資料庫。同樣預留兩個備用欄位用於更新添加相關線路故障信息。

3)線路拓撲表

用於存儲不同變電站內的拓撲結構,為存儲方便,僅存儲某條線路的上遊及下遊地點(線路名稱),再根據上下遊地點的線路名稱再次在表中查找上遊及下遊線路名稱,由此循環得到不同變電站的拓撲結構,通過程序查找、畫圖,可顯示出變電站的拓撲結構圖。

設置「變電站名稱」和「線路名稱」為複合主鍵。此表中的相關數據由獲得相關變電站的線路分布信息後,由人工手動錄入資料庫,若無特殊情況,一經錄入就不再修改,不需更新。

為在三表之間建立關聯關係,選取「測量值表」為三表中的父表,「線路參數表」和「線路拓撲表」為子表,在父表中建立外鍵約束,由「變電站名稱」欄位和「線路名稱」欄位作為聯合外鍵,共同關聯至子表,如圖4所示。

當輸入需要查詢的變電站、線路和錄波時間後,即可查詢出目標時刻的故障電量信息和相關的線路參數及線路拓撲結構信息,為下一步的故障數據分析打下基礎。

「線路參數表」與「拓撲結構表」作為線路的靜態信息,不需實時更新,已預先存入。調取故障數據的必須項目為「變電站名稱」、「線路名稱」和「錄波時間」,即可得到目標故障的所有相關信息。

圖4 表間關係

3.3 數據前期準備

初始錄波數據不僅存在格式問題,也存在冗餘、錯誤或者缺失的問題,在存入資料庫之前需進行數據清理工作,即數據ETL(extract-transform-load)。

根據資料庫設計要求,本文擬採用的ETL流程如圖5所示。從資料庫中建立特定接口,抽取原始文件數據。由於原始錄波以COMTRADE格式記錄,根據1.3節中的錄波數據轉換方法,利用python編寫轉換程序,得到十進位數據,進行數據轉換。

對轉換後的數據進行清洗,去除數據噪聲,修正缺損數據,通過系列拆分匯總,按數據內容進行分類,形成可供分析的數據,最後利用數據加載工具或API編程將處理後的數據加載到建立的目標資料庫中,以供後續數據分析處理。

圖5 ETL流程

4 資料庫應用實例(略)

4.1 故障錄波數據篩選

以湖南省某地區變電站實測數據為基礎,進行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資料庫的搭建工作。

4.2 資料庫結構設計與搭建

根據變電站實測數據特點及上文討論的資料庫搭建構想,搭建了單相接地故障資料庫。本項目選取MySQL為資料庫管理系統,Navicat為資料庫管理軟體。本資料庫建設過程中,將線路拓撲結構這一非結構化數據轉換為結構化數據存儲,從而大大減少了資料庫的複雜程度,簡化了開發工作。

4.3 資料庫應用服務

1)數據查詢與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是將有用數據展現出來,從不同的維度觀察數據,從而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因此為增強數據可讀性以及更加直觀向用戶展示故障實錄波形數據,還需製作用戶界面實現數據可視化。

其主要內容是讀取用戶端輸入的變電站名稱、線路名以及錄波時間三個必填項,程序將自動調取資料庫內存儲的相應數據,根據表間關聯規則以波形結果顯示,並向用戶展示相關線路的線路拓撲及線路參數等信息。

2)數據分析

根據獲取的現場實錄數據,利用python語言進行算法設計,對資料庫中數據進行處理,通常先將數據進行標準化,使得來源不同的數據具有相同的數量級和合適的幅值。

本項目後續將利用智能算法(如啟發式分割(BG)算法)對故障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與多維度關聯分析,綜合得到波形中的故障特徵及位置等信息,進而得到改進的小電流系統單相接地故障檢測與選線判據;同時將資料庫與更多高級應用接口,實現對接地故障數據的在線分析與診斷。

結論

小電流接地系統的單相接地故障檢測一直是電力系統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根據單相接地故障錄波數據特點,提出了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的設計方案,包含數據集成、數據存儲、數據預處理、數據挖掘及數據應用等模塊,各個模塊間根據不同業務要求進行配合,並選擇相應的數據處理方法。平臺具有數據集成、分析處理和管理運行等方面的功能。

本文著重論述了大數據平臺中故障資料庫的搭建工作,包括設計思路與該資料庫在實際電網中的應用情況,提出的基於故障突變點的錄波數據篩選方法,可有效提高資料庫分析效率。

相關焦點

  • 一起典型變壓器鐵芯多點接地故障的跟蹤分析與現場處理
    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付文光、劉志林,在2020年第10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針對一臺220kV變壓器(以下簡稱案例變壓器),從鐵心與夾件短接導致的鐵心多點接地故障的發現、定位、臨時限制鐵心多點接地電流、接地故障消除等多方面進行探討分析,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解決方案,並成功實踐。變壓器鐵心多點接地故障是變壓器最常見的故障之一。
  • 江蘇電力實現多源數據單相接地故障精準定位(聚焦泛在電力物聯網)
    本報訊 「弧光接地試驗完成,顯示現場故障線路為10千伏董莊1號線,故障區段為40號杆與沙東村5號支線15號杆之間,特此匯報。」5月21日下午,隨著現場主站工作負責人作出匯報,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基於多源數據單相接地故障研判現場驗證獲得成功。
  • 能源大數據的優勢是什麼,一起來看煙臺雲朵軟體能源大數據平臺 EBDP
    能源大數據平臺項目合作:13695448998胡經理  「新基建」勢頭正勁,大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將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在大數據陣營中,能源大數據的作用舉足輕重。
  • 配電物聯網在單相接地故障搶修精準指揮中的應用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配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依然單純依靠供電所通過現場巡線的傳統方式排查故障,既費時費力,又不利於提高供電可靠性。,有效降低故障停電時戶數,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推動配網故障搶修指揮由傳統的「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
  • 軍工研究所大數據應用分析
    通過網際網路、移動物聯網等帶來的低成本感知、高速移動連接、分布式計算和可視化分析,信息技術和工業系統正在深入融合,給工業帶來深刻的變革,創新企業的研發方式、生產方式、運營方式、營銷方式和管理方式。這些方式的創新,給不同行業的工業企業帶來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洞察力。
  • 歐洲鋼鐵行業數位化轉型重點: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
    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是歐盟鋼鐵行業數位化轉型的12個重點科研基金項目之一。大數據分析關注基於歷史數據的算法,以識別產品質量問題從而減少產品故障。鋼鐵行業中的傳統資料庫技術在完成對大量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捕獲、存儲、管理和分析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難。
  • 工業大數據的技術與應用
    對數據分析的置信度要求較高,僅依靠統計相關性分析不足以支撐故障診斷、預測預警等工業應用,需要將物理模型與數據模型結合,挖掘因果關係。 閉環性(closed-loop):包括產品全生命周期橫向過程中數據鏈條的封閉和關聯以及智能製造縱向數據採集和處理過程中,需要支撐狀態感知、分析、反饋、控制等閉環場景下的動態持續調整和優化。
  • 總局煤航大數據中心:處理數據的「超級大腦」
    批處理、速度快、算力大幅提升,為數據處理如同裝上「超級大腦」,運行近五個月,經不斷測試,煤航大數據中心計算功能完全滿足超密數據計算需求,「分配的計算資源讓數據計算效率至少提高3倍」,優勢明顯且具有行業較高水平。該大數據中心超算功能將為企業產品和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奠定基礎,助力總局「數字地球」建設,促進地理信息行業進步。
  • 水電站直流電源系統接地故障的處理與技巧分析
    二、 直流系統故障接地的分析  大洑潭水電站直流系統安裝完成投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後出現了直流系統故障接地報警,但未出現接地故障斷電退出運行的現象,經過現場對直流系統的蓄電池、一次迴路、二次控制迴路等的檢查未發現有接地現象。  由於直流系統在電站分布範圍廣、外露部分多、電纜多、且較長。
  • 【金猿產品展】Yonghong Z-Suite——一站式大數據分析平臺
    本產品由永洪科技投遞並參與「數據猿年度金猿策劃活動——2020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產品榜單及獎項」評選。 永洪一站式大數據分析平臺Yonghong Z-Suite是完整的數據分析系統套件,由敏捷BI、MPP數據集市、AI深度分析、報表等組成。
  • 大數據五項相關技術與數據分析應用案例
    大數據技術指無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3、KafkaKafka是一種高吞吐量的分布式發布訂閱消息系統,其在大數據開發應用上的目的是通過Hadoop的並行加載機制來統一線上和離線的消息處理,也是為了通過集群來提供實時的消息。大數據開發需掌握Kafka架構原理及各組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及相關功能的實現!4、Chukwa是一個開源大型分布式系統的數據採集監視系統。
  • 進入大數據時代,你需要更有效的數據解決方案
    比如在論文、學術課題撰寫過程中,學術研究者可通過數據分析進行各種描述統計、多元回歸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探索研究領域中各種因素的關聯關係,從而獲取到一些重要的研究結論。而在商業領域,大數據更是承擔著無可取代的作用。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消費者的各項數據獲取成本降低,商家可運用這些消費者數據進行更有效的分析。
  • 大數據賦能金融:文思海輝金融流式大數據處理平臺解決方案
    流式大數據:實時的大數據處理技術然而,現有的傳統批量數據處理方式在數據時效性等方面相對滯後,已無法滿足金融機構大量的數據處理需求,流式大數據處理技術隨之興起。流式大數據又被稱為實時大數據,能夠極大限度地挖掘數據潛在價值,在複雜情況下可以滿足金融機構對數據處理分析的及時性、準確性需求。
  • ...進一步豐富數據維度 提高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並創新應用更為廣泛...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匯納科技提問, 《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應用試點項目》匯納科技,成為首批11家項目試點企業之一。意味著匯納可能免費獲取其他維度的數據並進行分析嗎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 智慧公安大數據分析平臺開發警務通APP系統開發
    智慧公安大數據分析平臺開發警務通APP系統開發眾所周知,大數據在公安機構一直以來都素有「智慧大腦」之稱,而數據又是智慧公安建設極其重要的基礎,通過系統的採集分析計算,能進一步的打通數據聯通壁壘,實現數據資源一體化,推動上下左右聯通共享,實現各種數據關聯性分析,異常監測等,將數據轉化為有效資源,對警情進行預測防範。
  • 大數據分析平臺搭建架構圖
    下一階段是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包括從數據分析人員從原始數據中分析出來的一些拓展信息,在這一階段中的一部分乾淨數據是去規範化的,包括對一些相關數據集的數據進行一些排序,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進行數據結果歸集,執行機器學習算法,分析預測等。 最後一層,是可視化和展示各個不同分析算法處理過的結果。
  • 數據分析:創建統一的公有基因組數據平臺
    這已經阻礙了科研人員的工作,尤其是當研究工作涉及到現有的數據信息時。為了充分利用雲計算技術所提供的便利,我們敦促NIH和其他科研資助機構在常用的雲平臺中免費提供基因組數據。這樣全球數以千計的科研人員就不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將數據轉移到自己熟悉的雲平臺,只要從這個統一的數據平臺進行存儲和分析就可以了。
  • 觀遠數據3.0平臺發布:Universe數據開發、Galaxy數據分析、Atlas雲...
    Galaxy數據分析產品線作為新一代智能分析與決策平臺,Galaxy數據分析系列產品擁有領先的技術和完整的運維體系做支撐,可應用於企業數據採集、數據準備、數據分析、數據門戶等數據分析和決策場景,助力企業快速構建敏捷數據分析平臺。
  • 6kV廠用電系統接地的故障分析及整定計算
    作者針對忽略容性電流、考慮停機狀態時的容性電流和開機狀態時的容性電流三種運行方式,用Multisim軟體仿真計算出故障電流,並與實際故障電流比對,總結出故障電流的分布特徵,提出了三種定值整定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優缺點,選擇出最佳方案,確保了保護動作的正確性,達到了優化保護定值,提高保護動作可靠性的目的。
  • 醫學領域大數據科研平臺應用依靠它實現
    通過建立大數據科研平臺,提高臨床科研的效率及質量,並促進研究成果有效轉化。根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實際情況,建立以智能醫學數據中臺為核心的大數據科研平臺,通過專病庫建立、描述性統計分析、統計挖掘、單病種分析及疾病預測等,優化科研流程,提升科研質量,實現科研成果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