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搖金釧響,步轉玉環鳴。」 —— 唐·徐惠《賦得北方有佳人》
藏玉小課堂開課了,俗話說「一鐲二牌三把件」,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玉鐲的世界,看看玉鐲背後的歷史與知識。
本節課一共有三個知識點,請各位玉友認真學習,一定要看到最後。
玉鐲的歷史
從商場到玉石店,相信大家對鐲子肯定都不陌生,那麼對於鐲的歷史你知道多少呢?玉鐲是從哪來的?玉鐲又從哪個朝代出現的?
龍山文化石鐲
「鐲」這個字,最早在商周就出現了,但是在當時並不指首飾,而是指一種樂器,是古代軍隊行軍時擊鼓用的。
新石器時代龍首鐲
雖然沒有鐲這個叫法,但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了裝飾手腕的石鐲玉鐲等等。可見女人愛美流傳久矣。
這個是新石器晚期出現的渦輪紋玉環,一直到現在,這種款式的手鐲仍然非常流行。宋美齡最喜歡的麻花手鐲就是這種款式。
唐代,受西域文化影響,婦女們都戴臂釧,手腕晃動會叮鈴作響十分好聽。臂釧就是扣在胳膊上的環,多為開口的樣式。
唐代手鐲款式
至於為什麼是開口的式樣,那時候流行以豐腴為美……開口為了方便取摘吧。簡單分類就是,能過手肘的是臂釧,過不了的戴在手腕的是手鐲。
《雍正十二美人圖》中戴鐲子的美人
「鐲」字和首飾綁定,是到宋元時期的事。那之前人們都怎麼稱呼這種飾物呢?說出來怕你記不住:跳脫、條脫、腕闌、臂釧、約腕、約臂、手環……沒錯,這些都是鐲的名字。
後來到明清一路發展就是我們現在見最多的和田玉鐲樣式了。
玉鐲的分類
大家都知道,玉鐲的樣子就是個簡單的圈,但是這個圈其實也大有講究,它可以分類成貴妃鐲、福鐲、平安鐲……
【福鐲】:精圓厚條,內圈圓、外圈圓、條杆圓。
寓意:圓圓滿滿,在玉鐲中屬於經典款,品相莊重,不管是自己戴還是送長輩都很好。
【美人鐲】:內圈和外圈都圓、但條杆纖細。
寓意:精緻小巧,溫柔婉約,喜歡江南煙雨的女子不容錯過。
【貴妃鐲】:內圈和外圈都比較扁圓、條杆從弓形到圓形不等。
寓意:古典美女。名字讓人想到古代四大美女的楊貴妃,造型別致,不知道選什麼就選它。
除這些外,還有南工美人鐲,北工方鐲,工鐲、鴛鴦鐲等,種類繁多。
玉鐲的雕刻
玉鐲都是素麵光溜溜的嗎?也不對,所謂玉鐲玉琢嘛,有一些玉鐲,由於玉料天然俏色的緣故,常被施以巧雕之工。
經過雕刻在原先的雍容大氣上,更增添了幾分精緻、細膩的工藝之美。
巧雕工藝,講究的是一目了然,錦上添花,能一枝獨秀又能震懾人心。
有的設計師只取小部分雕成一根枝、數片葉、一隻蟬,自顯一片意境,其餘部分則仍以素麵示人,最大程度的展現此塊玉料的本真之美。
下面開始考試!
1.玉鐲是什麼時候開始和「鐲」字聯繫到一起的?
A
宋元
B
新石器時代
C
唐代
D
明清
請點擊文字前面ABCD選項選擇正確答案
2.貴妃鐲是什麼樣的?
A
橢圓
BB
纖細
CC
精圓厚條
DD
內外圈較扁
請點擊文字前面ABCD選項選擇正確答案
你答對了嗎?記好這幾個知識點,以後送人玉鐲的時候就可以為她講解一二了。
「脫胎玉質獨一品,時遇諸君高潔緣」
女人自古愛鐲,古人也以鐲定情
都市街頭,寧靜湖邊
佩戴玉鐲的女子總是格外亮眼
時光荏苒,無論怎麼名稱怎麼變化
它仍是女人腕間最美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