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特斯拉在1907年發表的《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中提及:
所有可感知的物質來自一種基本物質,微細到超乎我們的了解,充滿整個空間,可稱之為阿卡西( Akasha )或以太(ether),是生命得以朝氣蓬勃,擁有創造力,生生不息的能量來源,存在於所有事物及現象當中。
它來自梵語,意指【以太】,不僅是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一種超自然、無法被體驗的存在。雖然它是個難以解說的【非物質存在】,從流傳千年之久的古老文化、傳統、信仰顯示中得知,科學家及哲學家們早已視其為理所當然,與此相關的主題的論述,更是遍布於東方玄學、哲學以及深奧的西方神智學當中。
古希臘學者費洛斯特拉圖斯西元220年的著作《阿波羅尼爾斯傳》當中寫過這樣一段:
阿波羅尼爾斯問道: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智者回復: 『由元素所組成。』
『是由四個元素所組成的?』阿波羅尼爾斯繼續問,
『不只四個,而是有五個元素』智者答。
阿波羅尼爾斯再問:『與水、氣、土、火一樣,同屬組成宇宙的第五元素是什麼?』
『 以太。我們將它視為神的本質,正如凡人需要呼吸空氣一般,那些非凡的人以及充滿神性的大自然需要乙太的存在,得以蓬勃發展。』智者答。
以太是物質世界中所有事物的根本,在許多哲學觀念中,它是一股看不到,但是為推動物質宇宙創造的能量來源。
我認為這是很有趣的觀點,因為就量子物理學的觀點,人們的思想、意圖、情緒等等看不見的感受體驗,對於物質世界有著種種直接的影響力。在科學的理論中,仍無法辨識阿卡西的實際存在,但對於量子物理學來說,整個宇宙空間並非空無一物,而是深信古老傳統文化所述,充滿了乙太。
有本著作《心靈架構》當中提到:
阿卡西是不可破壞的,它是物質宇宙最原始的源頭,以非物質的形式存在於感知當中,擁有永恆的特性,並以一種超流體(接近絕對零度的時,不具黏性之流體)的形式一直存在著,因此創造與毀滅皆不適用於其中。
我們的眼睛是盲目的,看不見存於我們心靈中的內在實相,而目前的科學實驗,僅是存在於物質世界當中的一種設備、技術,只能偵測到具有物質特性的存在,因此還未能直接證實阿卡西的存在。
阿卡西記錄就像是一個資料庫,裡面存在著每個靈魂的旅程。它不是一個靜態、固定的資訊庫,而是代表承載和傳遞宇宙實相的意識振頻。既然是振頻,他就處於不停的運動之中。但這個運動並不是以時間為其橫向的坐標。阿卡西記錄裡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阿卡西記錄裡面反而能夠連接到所有的【時間】和【空間】。它有一個很酷的名字:【宇宙資料庫】。
阿卡西記錄是全息的,是橫跨所有時間和空間的,是穿透宇宙中一切人、事、物的。看似我們只在當下這個點,但在這個當下我們可以去到所有的時間和空間。
阿卡西記錄的療愈正是藉助於連接到這種全息性的宇宙源頭意識而完成的。所以,我們在連結它的時候,重點不是去把阿卡西記錄的某個部分「定格」下來,然後去閱讀那個部分所記錄的資訊。我們的目的是要讓阿卡西記錄的「振頻」流經我們,帶我們自己或者被閱讀者看見所有人、事、物背後的那個實相。我們在每個當下都能夠藉助阿卡西記錄鏈結到永恆,在這種鏈結中我們也就實際地活在了永恆的狀態之中。所以阿卡西記錄不是用來算命或做預測的,因為它裡面根本就沒有【未來】。
鑽研此領域,並出版過20多本的相關著作的Alice A. Bailey,在她的《靈魂之光》系列作品中提過:
阿卡西記錄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記錄片,承載著在我們行星中所有的渴望、意念,以及在地球上發生的所有歷程,只要可以感知連結到此的人,都可以看到存在於其中的所有資料。包括:自始以來,所有人類的生活經驗、動物世界的生命演繹以及每個人因其意念、渴望帶來的各種因緣轉世中,不斷匯集而成的思想形式。
身為神智學相關主題的作家,並在神智學圈當中享譽盛名的Charles Webster Leadbeater先生,也曾對此發表過相同論述,他認為阿卡西記錄甚至也記載著亞特蘭提斯時期歷史,以及其他各個文明發展,如雷姆利亞大陸的文明。
著名奧地利哲學家、教育家以及人智學協會創辦者,魯道夫•斯坦納深信,每個人都有超感官的能力,去感知超越物質世界以外的訊息:
人們可以穿越時空,去回溯一件已隨著時間而消逝的事件源頭。一個人只要有這樣的認知,並且了解他是不受限制的,就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擴展他的能力,回到想要關注的過去事件中,去了解並汲取事件發生的相關資訊。他也將明白,所有過去事件的總總,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外在感官無法感知到,就隨著時間而消失,換句話說,事件仍存在。因此他可以穿越時空,來回於歷史事件當中,而且事實上,此歷史事件仍有可能藉由其他角色加入改寫,而不再是原來的歷史事件。
如果真的有宇宙圖書館或資料庫存在,那些可以通靈的人看到的現象就是從中提取的,像凱西,他本人也親口承認這個事實,看來我們在宇宙中並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