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機器和鋼鐵俠,這兩兄弟在漫威宇宙中都是靠戰甲來打輸出,而漫威一貫以來都是喜歡樹立有不同特性的超級英雄,為何又要安排一個跟鋼鐵俠英雄屬性一樣的戰爭機器呢?其實戰爭機器跟鋼鐵俠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從戰鬥領域上來看,無論是《鋼鐵俠1》還是後面的復聯時期,鋼鐵俠都注重一對一的戰鬥。雖然鋼鐵俠的戰甲科技含量高,但是在目前整個漫威電影宇宙中,鋼鐵俠戰鬥的戲份居然大部分都是跟反派或者對手肉搏的。
有人會說鋼鐵俠在《復聯1》的紐約大戰中展現出很強的AOE打擊能力,但是他最常用的招數居然是針對單個目標的掌心炮。而手腕部分的穿甲彈也是一個一個射擊的。
在《復聯3》泰坦星大戰中,託尼打滅霸更是使用上了螺旋腿、流星拳,各種近戰招式層出不窮,簡直就是李小龍上身,當然唐尼本人也非常喜歡李小龍的功夫。
不僅如此,鋼鐵俠的戰甲還能夠分析敵人的招式,並做出相應的對抗策略。比如《美隊3》裡託尼就是用智能分析系統來對付美隊,打的美隊措手不及。
而戰爭機器呢?他就跟注重清兵,在愛國者機甲身上配備了各種隱藏式飛彈,還加上了重機槍、榴彈炮等重型武器,主要就是實現遠程火力輸出。
在開團大戰的時候,AOE屬性直接拉滿。在《復聯3》的瓦坎達大戰中,面對如同潮水般湧進來的滅霸先鋒衛大軍,戰爭機器在高空直接投擲榴彈,瞬間清理了一大堆的先鋒衛。
其次,戰爭機器跟鋼鐵俠的武器配置有很大的不同。
鋼鐵俠追求的是看不到的科技,說白了就是鋼鐵俠大部分的裝備比如掌心炮、鐳射雷射、納米飛彈都是隱藏在戰甲之中的,透露出濃濃的未來科幻感,看上去炫酷十足,其實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還做不到。
而戰爭機器則不同,他的戰甲就很接地氣,比如配備的加特林、榴彈炮、穿甲彈,這些都是現實中存在的裝備,只不過是直接拼在戰甲上而已,顯露出濃濃的機甲屬性,特別的接地氣。
而第三點就是二者的功能不同。
馬克戰甲的功能多種多樣,在《鋼鐵俠3》所召喚的鋼鐵軍團裡面就出現了陸地救援機甲,海底捕撈戰甲,作戰型戰甲等各式各樣的戰甲類型。
而在戰甲內部設計中,有著各種小功能,還有賈維斯這類頂級AI作為數據分析輔助,可以說就算在生活中,戰甲也是一個好幫手。
而戰爭機器呢?主要就是為了作戰而打造的,他的身份其實跟美隊差不多,是屬於美國軍方的,所以也被稱之為「鋼鐵愛國者」。
而第四點也是最明顯的一點,那就是二者的外觀不同啦。
託尼最喜歡使用的主力戰甲大部分都是紅金的配色,極具科幻的美術風,看上去帥氣十足。而戰爭機器就不一樣了,軍事氣息滿滿,黑色的塗裝,還有右手臂突出的加特林機槍口,都給人一種壓迫感,好像隨時要打我的樣子。
第五點是二者升級的方式不一樣,鋼鐵俠的戰甲升級是科技進化,而戰爭機器的升級也只能說是顏色的塗裝和一些科技武器的升級換代。
鋼鐵俠從《鋼鐵俠1》的馬克1代的傻大粗形象,到復聯4裡面的納米戰甲。從一開始使用機器臂穿卸戰甲,到後來的納米自動穿戴。每一次都是技術上的根本性進化。
而戰爭機器的升級只不過是對武器的更新換代,最多也就換一下戰甲的顏色。哪怕補充多少武器,或者加厚多少的裝甲,戰爭機器的核心技術依舊沒有得到任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