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識,世界上的第五大洋:淨土的衛士、學術上的爭議

2020-12-05 今古風物行

小學有一門課程叫做《科學》,後來上了初中我們接觸了《地理》。我們學到過世界上有「亞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這七大洲,還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這四大洋」,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不斷重複,這些常識已經漸漸地深入腦海了。

其實這個現實,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改變了。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延伸到了南極洲,南冰洋的水域也被視為「南極海」,但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海道測量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南大洋。南大洋也成為五大洋之一,小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但大於北冰洋。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定義的南冰洋為以南緯60度為界的經度360度內,包圍南極洲的海洋,主要有羅斯海、別林斯高晉海、威德爾海、阿蒙森海,部分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峽以及部分紐西蘭南部的斯克蒂亞海。整體區域面積為2032.7萬千平方公裡,海岸線長度為17968公裡。

但是學術界依舊有人認為大洋應該有中洋脊這一依據,並不承認南大洋這一稱謂。大約在三千萬年前,當南極洲和南美洲分離時,環繞南極洲的洋流開始出現,因此和史前時期就已經活動頻繁的大洋相比,南大洋確實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大洋。

南大洋也經常被叫做南極洋或南極海,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環繞地球卻未被大陸分割的大洋,南極洋流有2.1萬公裡長,是世界上最長的洋流,流量為1.3萬立方米/秒,等於全世界所有河流流量總和的100倍。說起這個名詞,也許有人會恍然大悟,想起來自己曾經讀到的一本地理書,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人類群星閃耀時》。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到過巴爾沃亞於1513年發現的一個大洋,名字就叫做「南冰洋」。其實並不是他有遠見,而是那時候他爬上山,面前只能看見南方那一望無際的海洋,於是才為它起了這個名字。

而後來後來1520年麥哲倫環球航行,才給這個「南大洋」起了「太平洋」的名字,後來漸漸地取代了原先的叫法。在18世紀70年代進行的航行中,詹姆斯·庫克船長發現在南半球高緯度地區海水成環流狀。

自《海洋邊界》第一版以來,南冰洋的邊界迅速向南萎縮,1953年到2002年間,它甚至被剔除,它的邊界交由各地的水文機構自行確定。

事實上我國出版的許多課本、地圖上都沒有做出南大洋的標記,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南極幅合帶是南冰洋與其他大洋的分界線,而非南緯60度線;澳大利亞政府則認為澳大利亞以南的海域即屬於南冰洋。

雖然這部分海域還存在著巨大的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片在人類歷史上最後涉足的海域,一直保衛著世界最後的淨土,在世界的極南之域,還有一片屬於白色的美景,最後被揭開神秘的面紗。

相關焦點

  • 第五個大洋已經存在超過了20年?
    其實在地球上,第五個大洋已經存在了超過20年,這個變化卻在我們的常識中一直被忽略。 早在2000年,國際水文組織從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部地區創建了第五個也是最新的世界海洋-南部海洋(英文:the Southern Ocean,可以通俗的翻譯為:南冰洋)。 這個新定義的海洋完全環繞著南極洲。
  • 世界「第五大洋」可能正在形成,裂縫已有112裡
    「四大洋七大洲」,相信這也成為了不少人在書本上學習到的常識,在人類文明誕生開始起,地球幾乎就以如今這幅面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同樣也發現,正如同萬物的生長一般,其實地球也在展開緩慢而且有序的改變。
  • 南冰洋上空有不受人類影響的最乾淨空氣 | 世界環境日
    地球上是否存在未受人類活動影響的一方淨土?答案是「存在」。那麼問題又來了,這塊淨土在哪裡?南冰洋:有爭議的第五大洋判斷空氣乾淨不乾淨,自然是要看成分。南冰洋是世界上第五個被確定的大洋、唯一一個完全環繞地球卻未被大陸分割的大洋,也是一片有爭議的大洋——2000 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不過,由於每個大洋都應有其對應的中洋脊,依據這一標準,有學者至今不承認南冰洋這個稱謂。了解了研究對象後,現在說一說研究方法。
  • 南冰洋上空有不受人類影響的最乾淨空氣|世界環境日
    地球上是否存在未受人類活動影響的一方淨土?答案是「存在」。那麼問題又來了,這塊淨土在哪裡?南冰洋:有爭議的第五大洋判斷空氣乾淨不乾淨,自然是要看成分。實際上,大氣中普遍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微生物,其種類和數量隨地區、海拔、季節、氣候等因素而有不同,同時也會對生態產生潛在的影響。按道理,公共場所、醫院、宿舍、城市街道的空氣中,微生物含量最高,而在大洋、高山、森林等地上空的空氣中微生物含量就相對少很多。
  • 世界上有四大洋,那麼「五大洋」「七大洋」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當然,也有很多供人娛樂的梗,說「山羊」「綿羊」之類的。這裡遵循科學原則,所以相關的梗小編這裡就不多介紹了,我們會很快切入正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五大洋」「七大洋」的說法,從一定的角度去分析也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我們一般公認或者說地理課本上講了四大洋。相信涉足這個領域的人一定會知道西風漂流,一條非常強勁的環繞南極大陸的寒流,與南極環流成相反方向流動,屬於風海流性質,由南緯45度咆哮西風帶的盛行西風終年驅動,阻擋了與低緯度地區的熱量交換。
  • 這是地球上唯一的一片淨土,科學家發現「新物種」!
    這是地球上唯一的一片淨土,卻意外發現「新物種」,科學家:難逃魔爪!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數千萬年,從遠古到如今,人類的族群在不斷的壯大,早已遍布大陸的每個角落,即便是極寒的南北極,也都有過人類的足跡。然而,在地球上,除了有廣袤的陸地以外,還有更為遼闊的海洋,人類通過一次次的深潛,探索著海底的神秘世界。與人類一樣,海底世界就是千千萬萬種海洋生物的家園,它們曾經在這裡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休養生息,但是,人類的各種活動卻打破了它們的平靜。海洋究竟有多深,我們不得而知,黑暗冰冷的海底世界如同大陸一般,它也有山川河流,平原溝壑,複雜的地形孕育了無數的海洋生物。
  • 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研討會
    研討會於10日下午五時於葵湧觀音講堂隆重閉幕(圖片來源:香港西方寺) 2016年1月9日至10日,「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隆重舉行。 2006年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主題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2009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主題是「和諧世界,眾緣和合」;2012年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主題是「和諧世界,同願同行」,提出「六願」:和善、和樂、和順、和睦、和諧,與「六行」:感恩、奉獻、惜緣、包容、尊重、分享的理念。
  • 你聽說過「第五大洋」嗎?|小球大世界
    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佔據地球海洋面積的約49.8%,將近一半的面積,在四大洋裡排名第一。在太平洋的東部,它通過巴拿馬運河以及南美洲的南端的德雷克海峽與大西洋相連。在它的西部則通過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以及澳大利亞的南端與印度洋相連。
  • 「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專家:裂縫已有56公裡
    另外,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這些地形的形成則是由於在漫長的時間內,地殼不斷發生變化所導致。時至今日,地球仍舊處於不斷變化中,在幾千萬年幾億年之後,地球的模樣又會與現在截然不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地球或大變?「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中,目前裂縫已有56公裡。另外,有研究表明,大約在500—1000萬年之後,地球上會有「第五大洋」形成。
  • 回歸時間比香港還晚,被稱作「最後一片淨土」,就在我國新疆邊界
    新疆夏爾西裡自然保護區新北區,原屬中、哈兩國爭議區,1998年中哈勘界補充規定將這裡劃歸我國,夏爾希裡才真正完整地回歸中國版圖,由於長期屬於軍事爭議區,很少有人員活動,這裡的自然資源保存完好,為了更好地保護這片淨土,新疆博爾塔拉軍分區的歷代官兵,長期擔負著守衛邊境安寧的重任,爭當夏爾希裡的"生態衛士"。
  • 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達到56公裡
    可是科學家卻發出了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其裂縫已經達到了56公裡。」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第五個大洋會在五百萬年到一千萬年之後形成,地點是現在的非洲東部,非洲大陸將會被一分為二,並有一部分的大陸會下沉成為第五大洋的海底,而新的海岸線將會出現在衣索比亞的阿爾法州。
  • 我們的地球擁有7大洲和5大洋
    這會是2019年大年初二的零點十三分,按照慣例睡前我打開手機開始閱讀,發現科學網上去年的一篇報導《中國的科學家發現南大洋酸化的「幕後推手」》的文章,文章講述了「雪龍」號上的南極科考隊員,發現在南半球「咆哮西風帶」也是南大洋酸化的幕後推手。當然了好奇的我在讀到題目時就有了疑惑:南大洋?難道有第五大洋了?
  • 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達56公裡
    而地球上的變化一直在持續著,從未間斷。也許在幾百年後,人們所看到的地球景象和現在的樣子就截然不同了。  可是科學家卻發出了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其裂縫已經達到了56公裡。」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第五個大洋會在五百萬年到一千萬年之後形成,地點是現在的非洲東部,非洲大陸將會被一分為二,並有一部分的大陸會下沉成為第五大洋的海底,而新的海岸線將會出現在衣索比亞的阿爾法州。
  • 打上區塊鏈時代烙印的大洋鏈Oeanc,成玩家首選
    不過,在形形色色的區塊鏈新寵中,依然時時有虛擬貨幣的身影,其中,大洋鏈Oeanc更是作為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的完美結合體,直接打破了很多人對於虛擬貨幣的質疑。    大洋鏈Oeanc是作用於海洋貿易的新型虛擬貨幣,也是最新的區塊鏈作品之一。當今是經濟一體化的世界,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來往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多。而海洋貿易作為國際貿易中的關鍵,一直是世界經濟的頂梁柱。
  • 南冰洋上空發現地球上最乾淨的空氣,科學家:或是地球最後淨土
    文/貓行圖/網絡 南冰洋上空發現地球上最乾淨的空氣,科學家:或是地球最後淨土如今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已經有所提高。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畢竟地球才是人類的根本。雖然不知道未來的人類是否能夠想出什麼好主意,能夠將矛盾的關係打破,但現在的地球和人類確實有很大的問題。
  • 南冰洋上空發現地球上最乾淨的空氣,科學家:或是地球最後淨土
    文/仗劍走天涯南冰洋上空發現地球上最乾淨的空氣,科學家:或是地球最後淨土如今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已經有所提高。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畢竟地球才是人類的根本。地球的環境正在一點一點地被人類活動所侵害。
  • 56公裡的裂縫已出現,「第五大洋」或將形成!
    人類雖然安穩的生存在地球上,但地球的環境並非一成不變,地球也處於持續的運動之中。如今地球表面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局面,這都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雖然我們感受不到,但板塊運動從沒有停止。比如地震頻發的國家,它們就位於板塊活躍的交界帶上,地質運動也會對人類生存帶來影響。
  • 「第五大洋」或正在形成,裂縫已達56公裡,科學家發出了警告!
    從宇宙中眺望地球,那麼地球就像是由水組成的星球,海洋在地球上佔據了70%的面積,在數億萬年的演變過程中,地球才形成了如今的面貌。實際上地球的變化從未停止,也許在幾百萬年之後地球又將會變成另外一副模樣。第五大洋雖然這是地球的正常運動,但科學家卻對人類發出了警告,目前地球環境正在發生巨變,第五大洋很可能就在形成的過程中,目前裂縫也達到了56公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匪夷所思,目前,可供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就已經非常少了,如果地球上再形成第五大洋,那麼人類又該去哪裡居住呢?
  • 專家宣布世界首例「換頭術」在遺體上成功實施 引各方爭議
    兩年後,今年的11月17日,他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實施的地點正是在中國。  卡納瓦羅說:「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最終,歷史性的一刻在中國發生了。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教授帶領下,我們做了18個小時的手術。如果你們還記得的話,我在2013年說過,這個手術可能需要36個小時。中國人提高了速度,完成了這一壯舉。
  • 地球將形成「第五大洋」,瑪雅預言或成真?
    地球將形成「第五大洋」,瑪雅預言或成真?近期,非洲的科學家發現,在非洲的東部,已經出現了一條大裂縫,並且這條裂縫的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科學家通過計算,未來的衣索比亞的阿爾法州將會成為第五大洋的海岸線,因為地殼的運動,非洲有可能將會被一分為二。當然,地殼的運動對我們來說的影響還是很小的,就算能夠形成第五大洋,那也是幾十幾百萬年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