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3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烏克蘭進行了訪問,這次是參加「土烏高級別戰略會議」(土烏首腦會議)第八次會議。在訪問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埃爾多安被問及克裡米亞的歸屬問題,他果斷回答道:「我們將繼續維護烏克蘭的領土主權完整,我們不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非法吞併。克裡米亞居住的韃靼人對土耳其與烏克蘭親密關係起著重要作用,我們將會繼續監測其狀況。」
(埃爾多安)
埃爾多安的這番表態,可以說是土耳其對於克裡米亞問題的一貫立場,而且從未動搖。幾乎是每次土烏領導人會晤,埃爾多安都會這麼強調一下。這次在基輔參加禮賓檢閱儀式上,埃爾多安更是當著烏克蘭士兵的面,高呼「榮耀屬於烏克蘭」。這個口號是烏克蘭極右翼民族主義者經常喊的「硬核口號」,極具煽動性,埃爾多安在這種場合下喊這個口號,無疑是在為烏克蘭民族主義勢力大氣,強調土烏之間在地中海戰略利益的一致性,所面臨的威脅也相同。
(埃爾多安與澤連斯基)
土耳其壓根就不承認,克裡米亞屬於俄羅斯,談什麼幹涉內政。事實上不僅是土耳其,即便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國家承認俄羅斯對於克裡米亞主權主張。俄羅斯對於克裡米亞的佔領,其實就是「民族統一主義」(也稱為收復失地主義)對另外一個國家領土主權的侵犯和分割。這也就是說不是說俄語的地方就一定是俄羅斯領土,還有就是歷史上是俄羅斯的土地,並不代表現在就是,而在二戰以前通過戰爭和顛覆取得領土,這種手段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國際政治在發展,在當今國際社會採用這種方式去解決領土主權紛爭,很欣然是不適合的。
(俄特種部隊佔領克裡米亞)
土耳其對克裡米亞地區之所以這麼上心,埃爾多安的行前講話其實說得很明白,主要因為克裡米亞韃靼人。韃靼人在克裡米亞居住地時要早於俄羅斯人,他們是蒙古和突厥混血,後來皈依了伊斯蘭教。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之後,成為其勢力範圍,附庸國。後來經過第五俄土戰爭,克裡米亞脫離土耳其控制,在1783年被沙俄吞併。由於沙俄的高壓民族政策,使得克裡米亞韃靼人大批南遷到了土耳其。在二戰時,韃靼人更是被史達林集體強行遷到了中亞。土耳其韃靼人與克裡米亞韃靼人之間關係緊密,而且韃靼人一直希望回到克裡米亞。可想而知克裡米亞被俄羅斯佔領後,他們的心情,無數悲痛的記憶會再次被激活。目前土耳其境內有大概100萬韃靼人及其後裔,他們是埃爾多安的鑑定擁護者。
(克裡米亞韃靼人)
烏克蘭人雖然與俄羅斯人血緣和文化上非常親近,但是畢竟是兩個民族。烏克蘭人在歷史上與土耳其人和韃靼人一樣,與俄羅斯之間存在恩怨。只不過形式上不同,對於異族,異教,俄羅斯選擇驅逐,而對於兄弟民族同種信仰的烏克蘭人實施民族同化政策。這是民族層面,而在國家層面。俄羅斯作為擁有核武器的大國,這對於烏克蘭、土耳其這樣的周邊國家所形成的巨大戰略壓力,也讓兩者不得不共同面對。
(黑海周邊)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