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2月28日訊 涉案金額52億,涉嫌騙取出口退稅額達7.6億元。昨天記者獲悉,鎮江警方歷時一年半,成功偵破一起涉案金額最大的騙取出口退稅案件,抓獲14名犯罪嫌疑人,「這是全國第一起實現全鏈條打擊的利用手機作為『道具』騙取出口退稅的案件。」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經偵支隊長高建新介紹。
據介紹,該案涉及4個團夥,犯罪流程多、作案環節複雜,鎮江警方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統一指揮下,聯合海關、國稅和異地公安機關,克服研判、取證、追逃等諸多困難,最終實現犯罪環節的全面有效打擊。
明確「信息化導控、數據化實戰、控制下打擊」的偵辦理念,鎮江警方從4萬餘份報關單、5000多份發票中尋找犯罪蛛絲馬跡,逐步摸清了犯罪脈絡,掌握了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和作案手段。
2017年12月30日,重要涉案嫌疑人潘某在廣東汕頭落網,2018年1月,另一名重要嫌疑人黃某迫於強大偵查壓力投案自首。目前到案的14名犯罪嫌疑人均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9名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高建新說:「警方將對已獲取的大量增值稅專用發票進一步倒查,挖掘其他犯罪團夥出口騙稅犯罪線索,實施落地查證,在做大做實本案的基礎上,擴大打擊犯罪成果,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害。」(記者 景泊 通訊員 何志斌 戈太亮)
相關新聞:在如山如海的票據中找線索
——我市公安偵破全國最大騙取出口退稅案紀實
金山網訊 短短4年,涉嫌騙取出口退稅額7.6億元,4個團夥,十幾名犯罪嫌疑人面對國家利益張開貪婪的血盆大口……記者昨天從市警方獲悉,匆匆一年半,數百位市公安幹警日夜苦戰,從4萬餘份報關單、5000多份發票中尋找蛛絲馬跡,從而撕開這起全國最大騙取出口退稅案的驚人內幕。
一起先進典型報導引發海關關注
2016年,本地一家外貿公司的宣傳報導引發海關部門的注意。這家公司落戶鎮江短短2年多,業務火爆,成為鎮江出口企業「前三強」。海關經過研判分析,發現該公司「異地購貨,兩頭在外」,大量出口手機、交換機等貨物,經營模式比較異常,可能有騙取國家出口退稅的重大嫌疑。
8月,海關將線索移交鎮江警方。經初步查證,8月29日受案偵辦,但誰也沒有想到,這起代號為「829」的專案一辦就是一年半。
專案組初步偵查後發現,這家外貿公司的出口交易手續一應俱全,資料、單證等都符合法律規定,面對如山如海的票據,如何入手,找出找準辦案的切入點成為警方最大的困惑。「這起案件與我們之前偵辦的案件不同,嫌疑人專業化程度高,案件隱蔽性強。」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經偵支隊長高建新告訴記者,出口退稅本是國家為了鼓勵出口所採取的支持政策,但隨著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境內外犯罪分子嗅到了逐利的氣味,相互勾結,持續作案,社會危害性大。
「歷時一年,我們終於從龐雜的人物網絡中理清脈絡,逐步摸清了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和作案手段,查明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窩點,掌握了關鍵犯罪證據。」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賀鵬翔說,騙稅案件多會與較為常見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類的案件相互牽連,虛開案件中的證據相對固定,專案組根據票流、資金流、貨流三者相對應的原則,從而打開了破案的第一道缺口。
4個團夥+3道環節=一整套犯罪流程
警方經過縝密偵查,發現52歲的香港居民洪某處於犯罪核心位置。僅有小學文化的洪某與其他3個團夥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從虛開發票、海關報關、申請退稅均由其他人員負責,每道工序完成後均向洪某反饋,由洪某負責每道工序之間的流轉。
負責3道環節的3個團夥之間沒有聯繫。「洪某一直身居幕後,扮演著總指揮、總策劃的角色,我們查處的每一條線索最終都匯集到洪某身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三大隊教導員吳源鵬說,這起案件看上去人員眾多,但理順了犯罪網絡後,一幅完整的犯罪地圖呈現在警方面前。
廣東惠州人潘某受洪某指揮,在明知沒有實際購銷業務的情況下,將本該開至深圳某公司的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採取票貨分離的方式,虛開發票,從中獲取0.1%-0.5%不等的好處費。
福建漳浦人黃某負責犯罪的第二道工序。在取得洪某交付的發票後,負責組織道具手機等假貨,向海關報關,從而完成所謂的產品「出口」。他的工作結束後,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將報關單等資料交給指揮人洪某。
廣東深圳人周某最後登場,負責最後一道工序:申請退稅。周某在鎮江和丹陽經營著4家外貿公司,在接受洪某給付的相關資料和票據後,在沒有實際出口業務的情況下,與洪某實際控制的多家香港空殼公司籤訂虛假的外貿出口合同,為洪某完成騙取出口退稅「助最後一把力」。
在洪某看來,整個犯罪流程一氣呵成,毫無破綻,但在警方的縝密偵查下,狡猾的狐狸還是露出了尾巴。
12名犯罪嫌疑人當場落網
「這起案件環節複雜,涉案人數眾多,全鏈條打擊難度較大,被動收網會極大影響後期案件的偵辦和相關證據的收集,因此必須做好紮實、耐心的前期偵查準備工作。」高建新說,由於嫌疑人分散在廣東、江蘇多地,彼此之間聯繫密切,偵查工作稍有不慎,就會打草驚蛇,造成主犯逃脫,從而導致辦案失敗。為此,專案組精心研究,從抓捕、押解、搜查、取證、扣押、凍結等各方面一道道環節研究,一個個步驟推敲,形成10套方案。
2017年8月15日,主要犯罪嫌疑人洪某從香港來到深圳,進入警方視線。但狡猾的他卻極有可能於次日離境。專案組緊急調整方案,100餘名警力分成11個行動小組,從下午4點到次日凌晨1點,在深圳和鎮江同步啟動抓捕。5個窩點全部被端,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
「抓捕洪某的過程十分驚險。當時洪某已經發覺不對,在離境時被邊防限制,由此發生口頭衝突。」賀鵬翔回想起來仍覺得驚心,洪某的手機一直處於打開對話狀態,電話的另一頭是他在香港的妻子,他與邊防人員的講話和衝突,直接傳播給了他妻子。他妻子當時就通知境內的洪某的2個馬仔,轉移證據。由於警方前期工作到位,行動迅速,馬仔將相關證據打包準備逃跑的一瞬間,被抓捕人員制服,人贓並獲。
嫌疑人朱某對每一次作案均有記錄,發現不對勁後,她將記錄小本撕破,正準備衝入下水道,被警方擒獲。「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把紙條一一復原,從而形成有力證據。」賀鵬翔說,隨著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落網,警方同步凍結涉案帳戶180餘個,扣押用於犯罪的大量銀行卡、U盾,還有80多個印章、800餘套書證,當時辦案民警從深圳回鎮江時,證據材料用卡車整整裝了一車。(景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