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為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簡稱,中文為廉價冗餘磁碟陣列。作為高性能的存儲系統,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AID的初衷主要是為了大型伺服器提供高端的存儲功能和冗餘的數據安全。在系統中,RAID被看作是一個邏輯分區,但是它是由多個硬碟組成的(最少兩塊)。它通過在多個硬碟上同時存儲和讀取數據來大幅提高存儲系統的數據吞吐量(Throughput),而且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較為完備的相互校驗/恢復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鏡像備份,從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統的容錯度,提高了系統的穩定冗餘性,這也是Redundant一詞的由來。
RAID以前一直是SCSI領域的獨有產品,因為它當時的技術與成本也限制了其在低端市場的發展。今天,隨著RAID技術的日益成熟與廠商的不斷努力,我們已經能夠享受到相對成本低廉得多的IDE-RAID系統,雖然穩定與可靠性還不可能與SCSI-RAID相比,但它相對於單個硬碟的性能優勢對廣大玩家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事實上,對於日常的低強度操作,IDE-RAID已足能勝任了。
隨著S-ATA硬碟價格愈來愈便宜、與IDE硬碟的價差越來越小,相信許多人正計畫從IDE硬碟RAID,轉而投靠S-ATA硬碟RAID,這時如果主機板有提供S-ATA RAID功能倒還好,甚至有些主機板是連S-ATA的功能都沒有,這時可能就必須升級主機板才行,不過現在已經有一個解決方案,透過S-ATA RAID卡來幫你升級計算機。
雖然,廠商宣稱Serial ATA硬碟的效能比起傳統的ATA硬碟來說,已經有所提升,但效能提升的需求是不會有止境的,以階段而言作RAID這種用容量換取效能的方式,似乎是較好的方式,而在眾多RAID規格中,RAID 5這種同時具有加速及資料安全功能,且只要3顆硬碟的方式,似乎是比較具有C/P值的,而在各廠商不斷提升技術以及軟硬體支持的情況下,現在要架構RAID已經相當簡單。
HighPoint在存儲控制晶片中絕對無人不曉得,HighPoint的主流形象一直深入人心。HighPoint 於1995年成立於美國加州,深耕研發於磁碟容錯數組卡(RAID)上的晶片已有將近十年的研發生產經驗。創始初期是以設計研發ATA 磁碟陣列晶片為重點,提供給系統或主機板廠商使用,其中不泛與大廠合作設計開發,如Accusys, Adaptec, Sun Cobalt, HP, Abit, Acer, Epox, NEC, SOYO等。近日我們ZOL評測室收到了北京微辰信息(HighPoint)送測的一整套RAID5系統,其中包含了一塊IDE、八塊S-ATA硬碟,AuperMICRO X5DAL-G伺服器主板以及INTEL Xeon CPU,當然最重要的是包含了HighPoint磁碟陣列卡 RocketR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