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浩如煙海。在古代詩詞人眼中,詩詞「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
從古至今,誕生了無數大詩人大詞人,相對的,也誕生了無數的古詩詞。但並不是每一首都會「大火」,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古詩詞因為小眾而冷門,而不為人知。那麼我們今天就選取了六首較為冷門的古詩詞,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雖小眾冷門,卻能一眼驚豔你,一眼萬年的古詩詞,見證古代詩詞人們的驚世才華。
《水調歌頭·五首其一》 清 張惠言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閒來閱遍花影,椎有月鉤斜。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飄然去,吾與汝,泛雲槎。東皇一笑相語:芳意在誰家?難道春花開落,更是春風來去,便了卻韶華。花外春來路,芳草不曾遮。
張惠言的詞並不多,但這首尤為出色。江南二字本是多麼令人心醉的,總能使人聯想到春風十裡、江水綠如藍、畫船聽雨眠的繾綣畫卷,但後面的鐵笛二字,在溫柔多情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剛毅與堅韌。我們不難看出,詩人有著怎樣的壯志豪情。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宋 王雱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這首詞觸眼前之景,懷舊日之情,是王雱為懷念妻子所作的一首詞。王雱為王安石之子,他身體虛弱纏綿病榻,於是與妻子分居,讓妻子單獨住在樓上。王荊公做主把他的妻子重新嫁給了別人,王雱因懷念妻子而為她寫了這首詞。詞中表現了傷離的痛苦和不盡的相思。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五代 牛希濟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終日劈桃穰,仁兒在心裡。兩耳隔牆花,早晚成連理。
這首詞運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吳歌「子夜體」。上闋以「傳情入景」之筆,抒發男女間的相思之苦。一彎新月,數枝紅豆,詞人擷取傳統的兩種意象,表達了對愛人的無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憾。下闕把這種思念、喜愛的情感落到了實處。我整天劈核桃,那人就像桃仁嵌在核殼中一樣嵌在我心中。兩朵隔牆相望的花,早晚會結成連理枝。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宋 黃公紹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此詞寫的是遊子春日感懷。這首詞上片寫遊子在深山溪橋邊,遙念家鄉社日,看到雙雙飛燕而自傷孤單;下片寫遊子長期飄零在外,春衫已破,滿是淚痕,卻還不知歸期。全詞通篇纏綿悽惻,委婉含蓄,寫盡孤身羈旅的悽涼況味。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這首詞是詞人晚年追憶洛中朋友和舊遊而作的。上片寫對已經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實,概括詞人從踏上仕途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結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都融入「漁唱」之中,將沉摯的悲感化為曠達的襟懷。此詞表達了對家國和人生的驚嘆與感慨。
《鷓鴣天·代人賦》宋 辛棄疾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
這是一首歌詠江南農村美好景色的詞,上闋寫近景,下闋寫遠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厭棄城市繁華,熱愛鄉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農村生活的基礎上,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山鄉風景畫,反映了他陶醉於農村優美景色的心情。
以上就是這六首較冷門的古詩詞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文化驚豔眾生。那麼你還知道哪一些冷門卻驚豔的古詩詞呢?歡迎在評論區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