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禁閉島》
這部片子可以成為一次精神分析討論會的絕佳主題……
題材雖然在之前同樣出現過,但並不妨礙他成為一部極其出色的懸疑驚悚電影。
懸念的鋪設幾乎完美,驚悚戲部分也能抓住觀眾注意,現實虛幻讓觀眾幾乎無法分辨,令人過目難忘。
可惜由於真相的顛覆讓結局部分稍顯無力,用了過多篇幅來作解釋更是削弱了震撼效果。
2.《盜夢空間》
這部電影真心不錯。反物理學的探討、旋轉的動作場面、具有衝擊力的背影音樂等。
在影片裡,耗費了我不少腦細胞,三重夢境,一環又一環猶如陀螺一般停不下來,陷入層層輪迴當中。這些因素合力將你催眠,將你帶入諾蘭設定的電影夢境之中。
3.《雙重人格》
影片片頭的匪夷所思給觀眾造成了慣性的懸疑片模式探索,待看到一多半的時候才豁然開朗,其實片子的表現形式就是這樣,或有些道貌岸然,或有些光怪陸離,諸多的隱喻和誇張的表現將沉悶的節奏無限放大。
結局很容易想到,在觀影過程中影響了觀影質量,還是有乏善可陳之處。
4.《七宗罪》
整個片子營造一種陰暗的氛圍,好像在襯託主題和基調。基督教用撒旦的七個惡魔形象來代表七種罪惡: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以及淫慾。
一個變態的宗教殺手,平時連一隻雞也不殺,但他找到了依據來實施對人的毛骨悚然的謀殺。有什麼能比一個人做魔鬼的行徑更為恐怖的嗎?
5.《記憶大師》
當初特意為了黃渤去看了這部電影,真的,演技很服,劇情驚險刺激,猜了很多次罪犯都沒猜中,在電影院看的時候差點被嚇到,有種恐怖片既視感,影片的剪輯和劇情的推算很燒腦,很難得的國產片,感覺評分有點低,主要亮點還是主角和劇情。
6.《彗星來的那一夜》
低成本,封閉空間,集體燒腦;薛丁格的貓,疊加態坍縮,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
高逼格玩理論是其次,拍攝方法論才是王道;中國科幻片沒人肯好好玩這種,卻都高瞻遠矚仰望「三體」,這是莫大的悲哀。
7.《搏擊俱樂部》
後面急轉的劇情(傑克發現泰勒是自己幻想出來的人)真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來一開始就被電影的暴力,放縱,自由所震撼了,後來揭曉這些都是主人公另一個人格幹的,吃驚不小。電影很不錯,之前以為是一部單純講拳擊的電影,結果是關於人格分裂換句話說是關於壓抑和放縱的。
8.《看不見的客人》
看不見的客人「這部電影從劇情的推導,細節的設置,分鏡的藝術感,到可以清晰地從人物細微的面部表情感受到前後心態變化的鮮明對比,甚至還有絲絲入扣讓人跟隨劇情越發欲罷不能的BGM……總而言之,都是一部值得力薦的佳片。
9.《致命魔術》
重點是你從一開始就渴望被劇情欺騙,當你徹底陷入一場騙局,你看到的只是導演想讓你看到的,這也是影片的偉大之處。諾蘭對於觀影情緒的把控和希區柯克是同一級別的!
10.《十二怒漢》
偏見,合理的懷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懷疑的能力。最後,當意見終於統一,每個人默默地穿上外套,離開,桌子上是剛剛一個半小時內發生的巨大震蕩留下的痕跡,菸灰缸,紙團,凌亂的紙張,筆,還有那把刀。經過這些震蕩後的十二個男人,不管之前是多麼地抱著偏見不放,此刻都閃著光。這是人類進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