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唯恐避之不及 這艘小艇卻偏要鑽到颱風中心看看

2020-09-03 光明網

遇到強颱風,人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要獲取觀測數據,就必須接近颱風。近日,我國研發的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迎風而上,成功穿過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中心,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的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數據。據介紹,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探測颱風中心。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發射了那麼多氣象衛星,地面還有不少氣象雷達,為什麼還要用無人艇來探測颱風?這艘乘風破浪的無人艇具備哪些優越的性能?在狂風暴雨中穿過颱風中心,無人艇收集到了哪些數據?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就這些問題一一作出解釋。

「看清」颱風內部可大幅提高觀測精度

據了解,在陸地或島嶼上的天氣雷達能夠探測周圍200公裡以內的颱風降水和風場,對於監視近岸颱風活動能夠起到很好的助力。但雷達探測不到海上遠處的颱風,也無法測量一些全面反映颱風特徵的要素,比如中心氣壓、最大風速和颱風處海面水溫等。為了提升颱風預報精細化水平,需要對颱風位置、強度等進行準確分析,氣象觀測人員需要派出「哨兵」到更遠處監測。

相比雷達而言,衛星「站得高」「看得廣」,相應地監測範圍也就更大。目前,衛星雲圖已經可以幫助氣象觀測人員看到全部颱風和熱帶風暴,進而對其進行定位、定強。但同時,也正因為衛星的觀測位置太高,觀測結果的清晰度有時難以保障,尤其當颱風上部被厚厚的捲雲覆蓋時,用衛星雲圖給颱風定位、定強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如果不能準確知道颱風中心位置,氣象觀測數值模式也無法準確描述颱風渦旋結構,觀測人員就難以準確地跟蹤和預報颱風路徑和強度的變化,就會造成預報誤差偏大。

「衛星觀測作為一種遙感技術,事實上不能直接測得我們氣象預報和研究所需要的精準參數,比如颱風內部的氣壓、溫度和氣流分布等。」無人艇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洪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颱風中心氣壓直接決定颱風強度和颱風的極大風速,一般來說,颱風中心氣壓愈低,在颱風範圍內氣壓梯度越大,風也就越猛烈;如果能夠獲得颱風內部風力、溫度場和溼度場等各項探測數據,就可以大大提高數值預報的精度。因此,直接探測颱風中心的海面氣壓、風場等要素,對颱風準確預報預警至關重要。

當前,有一些颱風監測和預報機構利用有人和無人駕駛飛機,飛到颱風某些部位上空,下投帶降落傘的氣象探空儀,測得的溫度、氣壓、溼度、風速和風向廓線資料等,顯著提高了颱風路徑預報的精度。

專家告訴記者,對颱風演變規律的研究和數值預報精度的提高,需要衛星遙感、岸基雷達、飛機和海面監測裝置的立體全面探測。以往在海面實地監測颱風,都是使用浮標,如今無人艇的加入為颱風監測提供了更大助力。在這次海上觀測試驗中,MWO-3為中國氣象局提供了時間解析度高達1分鐘的實時觀測數據,並對颱風過境時海面各要素的詳細變化過程進行了監測。在航行觀測過程中,無人艇能夠機動應變,獲取最優位置的實時觀測數據,相比傳統的海洋浮標觀測,具有獨特的優勢。

特殊結構設計造就風浪中的不倒翁

據專家介紹,想要經得住颱風中大風大浪的考驗,無人艇的隨浪性要好,或者說自扶正能力要強,這樣才不至於在風浪中「翻船」。

MWO系列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採用雙體筒來保證穩定性,也就是在甲板下聯接兩個同型體的浮筒,可在水面上提供更大浮力。除此之外,這種設計還賦予了無人艇半潛功能,即當風大浪高時,無人艇可以自動或遠程控制浮筒的進水量,從而使整個艇體和支架部分沉入水中。由於重心下降,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有了明顯增強,很難出現傾翻的現象。此外,雖然艦體沉入水中但是氣象傳感器卻可以浮在水面之上,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傳感器上的北鬥衛星天線也可以接收指令和發出數據。這種功能設計是MWO系列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的一大亮點。

8月初,今年的第3號颱風「森拉克」來襲時,MWO-3在風浪中展示了其良好的機動性、強抗風浪、自動探測和實時數據傳輸等特點,優越的探測能力得到了驗證。

除此之外,MWO系列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利用太陽能作為重要的動力源。使用太陽能,一方面清潔無汙染,另一方面還能夠保證無人艇可以長時間航行。「我們的無人艇設計要求是保證海上半年的觀測運行。尤其是在連陰雨天氣時,依然要保證氣象探測和定位數據可以連續地傳回地面中心站。」陳洪濱說。

無人艇在正式開展颱風探測之前,研究人員會對其進行全面測試,儘可能保證無人艇各項性能的可靠性,尤其是內外管線的防水性和無人艇的主動避障能力。在本次探測颱風前,兩艘無人艇在海南省瓊海市潭門中心漁港內連續測試運行近一個月,於7月22日才正式出海,參加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組織開展的「海燕計劃」試驗,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以東約120公裡的洋面上進行連續航行觀測。

8月1日,研究人員根據衛星雲圖分析對航行路線做了規劃,主動接近颱風中心,並觀測到第3號颱風「森拉克」從熱帶低壓快速演變為颱風的過程,為颱風預報專家及時提供了颱風中心的實地觀測資料。

多種觀測手段組建海上綜合觀測網

據介紹,MWO-3搭載了自動氣象站、太陽輻射表、海面水溫和鹽度傳感器以及波浪儀等觀測裝置,可獲取的數據有海面氣壓、氣溫、溼度、風速風向、太陽輻射、海面水溫和鹽度以及波浪參數等,並能夠利用我國北鬥衛星的通訊功能,每分鐘回傳一組數據。

MWO-3在本次試驗中獲取的觀測資料,被第一時間發送到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為颱風預報、預警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附近沒有其他觀測資料,MWO-3的實時資料非常珍貴,離低壓中心較近,非常有利於我們確定低壓中心的位置。」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評價道。

此外,研究人員還將這次海上試驗包括穿過颱風所獲得的數據,與有關研究單位進行了共享,以開展深度的質量控制,比如觀測到的強風浪和下雨條件下溼度數據,將在通過可靠性驗證後,進一步應用於數值模擬和一些衛星遙感產品驗證等研究。

記者了解到,MWO系列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還能用於監測海上大風和大霧等天氣,加載其他傳感器或設備後,還可以用於採集其他海洋研究所需的數據,例如加載二氧化碳傳感器後,可以對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進行測定,進而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海水質量。

研究人員介紹說,無人艇的最大優勢是其航行機動性。無人艇具有的超強抗風浪能力,使其能夠在惡劣環境下獲得颱風海面氣壓、溫度和風速風向、海水錶層溫度鹽度以及浪高等實時數據,這些為颱風數值預報和後續機理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

「通過為期兩周的長航時觀測試驗和穿越颱風的經歷,我們對MWO系列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的先進性和實用性更有信心。但對於廣闊海洋的氣象和環境監測,派出兩三艘無人艇是遠遠不夠的。」陳洪濱說,未來期望能夠像陸地上的臺站觀測網那樣,採用無人艇、浮標和海面穿浪器等各種觀測手段,在海上組網綜合觀測,進而早日進入業務實用階段,為海洋氣象和環境預報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料,更好地服務海上安全和資源利用。

本報記者 陸成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10萬噸航母被數艘小艇追著跑,伊朗展現大國底氣
    這對伊朗來說是巨大的威懾,伊朗一直做著反擊航母的萬全準備。就在近日「尼米茲」級航母駛出荷姆茲海峽時,狂妄的美軍終於體驗了一把被別人追著跑的感覺。這段航行本來已經十分危險了,因為伊朗並不清楚這艘美國航母出港是要發起戰鬥還是普通路過,伊朗方面非常戒備,派出十幾艘小艇在一旁巡邏監視。本來只要正常通過就相安無事,但航母的艦長在通過荷姆茲海峽時,偏離了正常航線,向伊朗方向衝去。
  •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其實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在討論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很多人喜歡討論城市人和農村人,其實小編想說的是每一個城市人只不過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時間的變遷,我們才來到的城市發展在城市立足,實際上每一個人他們都是從農村發展過來的
  • 香港西貢130艘船隻遭颱風損毀,其中一艘價值五千萬港元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強颱風「山竹」造成巨大風暴潮,香港西貢沿岸一帶也成為重災區,停泊該處超2000艘避風船隻飽受摧殘,至少130艘撞毀或沉沒,當中1艘價值5000萬元(港幣,下同),長30米的巨型遊艇及3艘大型船隻,更被吹上岸擱淺甚至解體,估計總損失高達3億元
  • 颱風巴蓬移入南海 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11-14級,陣風15-16級
    12月25日下午5點鐘其中心仍位於菲律賓中部群島附近海域(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東偏南方約104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預計,「巴蓬」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於今天夜間到明天凌晨移入南海東部,並將於29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
  • 颱風「雲雀」路徑詭異愛自轉,浙江已轉移近6000人
    今天(8月2日)下午3點,浙江省防指召開關於第12號颱風「雲雀」對浙江影響的新聞發布會。會上,省防指值班主任胡堯文告訴錢江晚報記者,12號颱風強度預計和第10號颱風「安比」接近,但由於颱風北部副熱帶高壓太強,導致颱風路徑令人捉摸不定。
  • 山東首批赴南沙漁民:曾被他國軍用小艇驅趕
    因為國家規定禁止跨省捕魚,所以就採取了與海南合作的方式,由好當家出資,建造20多艘燈光罩網漁船,共同開發南沙漁業資源。今年2月26日,首批8艘「瓊」字頭的漁船在海南啟航,一艘船上18個人,山東漁民首次奔赴南沙漁場,張起明就在其中。燈光罩網漁船的特點,是利用燈光吸引魚然後捕捉,所以張起明他們都是白天睡覺晚上捕魚。「一般晚上七點鐘開始工作,早上五六點鐘開始休息。
  • 2017第19號颱風杜蘇芮來襲 海南24405艘漁船回港避風
    今年第19號颱風「杜蘇芮」(強熱帶風暴級)的中心14日11時距離海南省三亞市東南方向約34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3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0百帕。據海南省「三防辦」統計,截至14日12時40分,全省已有24405艘漁船回港避風,7艘漁船還在回港途中,692艘漁船在外省港口避風。漁船魚排上岸人員已達到76026人。
  • 農村山上的這個害草最「粘人」讓人躲避不及,有人卻是靠它發家
    自然就是那些野草野菜了,尤其是農村的山上,各種野草爬滿了上坡,其中不乏一些藥材,讓農民朋友如獲至寶,但是也有一大部分讓農民朋友所厭惡,避之唯恐不及,生怕粘到了身上,可是就有這個一個農民厭惡的害草,非要和農民朋友作對,就是喜歡「粘人」,一旦有人走過,就牢牢的把在了人的身上,甩不都甩不掉,讓人頭疼,可是現在卻是倒過來了,山上的這個草沒有以前多見了, 有人還自己種,別人躲避不及的害草,然而讓他發了家!
  • 颱風浪卡直播丨多圖+視頻帶您直擊三亞崖州中心漁港漁船回港避風
    ,為做好防風汛工作,崖州中心漁港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防範,預留應急救援泊位,加強調度人員24小時巡邏制度,做到人員到位,隱患排查不留死角,確保漁船安全回港避風。漁港工作人員對在港漁船進行統計,共計603艘漁船已安全停靠在港池避風,無境外輸入船隻。  據崖州中心漁港相關負責人介紹,10月12日17時許,工作人員對在港漁船進行統計,共計漁船603艘。其中:三亞籍漁船46艘;臨高籍、儋州籍漁船486艘;其他市縣籍的鋼製拖網船、定製網船、燈光船共59艘,供油船12艘。
  • 颱風「紅霞」登陸將影響華南地區 風級達10級颱風藍色預警 11號...
    記者從海南氣象部門獲悉,位於南海東南部洋面的熱帶低壓,已於16日凌晨2時加強為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上午8時,「紅霞」中心距離三沙市永興島東南方向約700公裡處,並以每小時15至20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目前最大風力8級(約65公裡/小時)。
  • 「雲雀」颱風馬上殺到魔都!10級狂風+暴雨+降溫!
    先給你看看今年12個颱風的「全家福」每一個颱風的走位都很蛇皮更看得人眼花繚亂那麼,眼下即將從日本進入東海的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生成之初颱風「安比」前腳剛走颱風「雲雀」後腳就生成了只要聽說有颱風要來全君就翹首以待希望它是個優秀的颱風
  • 颱風「雲雀」在滬浙交界處登陸!路徑「奇葩」史無前例!陣風10級 暴雨下到視線模糊
    今天早晨到後天沿海風力:浙江北部沿海海面:偏南風8-9級陣風10級,下午起減弱到7-8級陣風9級,夜裡起6-7陣風8級,明天東南風6級陣風7-8級,後天偏南風5-6級陣風7級。浙江中部南部沿海海面:西南風7級陣風8-9級,夜裡起減弱到6-7級陣風8級,明天偏南風5-6級陣風7級,後天偏南風5-6級陣風7級。
  • 莫拉菲現颱風眼!99W增強,19號颱風天鵝或快生成,又偏西走
    而在18號颱風「莫拉菲」之後,我們又看到了新颱風又要來了,這就是位於西北太平洋地區的99W颱風胚胎,如今99W颱風胚胎的中心已經在發展起來了,風速也提升到了20KT,相當於10m/s,中心氣壓值為1007hpa,接下來它也將持續增強,我們具體來看看這個颱風胚胎是如何發展的,變動的空間有多大,先說明下,這個颱風支持發展的GFS和EC都已經顯示出來了,所以趨勢明確,基本可以確定19號颱風天鵝就是它。
  • 颱風「雲雀」超詭異路線史無前例
    網友拍攝凌晨4點的杭州,暴雨下到模糊@爭氣的小剛牙而造成這所有大雨的「罪魁禍首」就是「戲精」颱風——雲雀!颱風最新預報從昨天傍晚開始,「雲雀」終於結束了「我在哪,我是誰」的狀態,開始提速朝「包郵區」逼近。
  • ...將影響華南地區 風級達10級颱風藍色預警 11號颱風最新實時路徑圖
    記者從海南氣象部門獲悉,位於南海東南部洋面的熱帶低壓,已於16日凌晨2時加強為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上午8時,「紅霞」中心距離三沙市永興島東南方向約700公裡處,並以每小時15至20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目前最大風力8級(約65公裡/小時)。
  • 第9號颱風「美莎克」最強可達超強颱風級
    第9號颱風「美莎克」最新動態8月30日17時實況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17時中心位於日本衝繩縣那霸市偏南方向約830公裡的洋面上,即北緯18.9度、東經129.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38米/秒,颱風級),中心最低氣壓965百帕。
  • 颱風警報!「巴威」升級,將給舟山沿海帶來大風;今日出伏,有降溫...
    今年第八號颱風「巴威」升級至颱風級這兩日將給舟山沿海帶來大風和降雨颱風動態舟山氣象臺15時20分發布的颱風警報: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颱風級),今天14時,它的中心已經到達定海東到東南方向大約490公裡的海面上,即北緯27.9度
  • 1944年,美國海軍氣象預報失誤,十幾艘航母闖入16級颱風眼
    西南、西北太平洋地區,是地球上熱帶氣旋產生的高發地段,「颱風」是在這一區域航行的所有船隻都必須要繞開的一個可怕的自然災害,即使是現代戰爭中的巡洋艦、航母也不能例外。 公元1279年,忽必烈先後兩次徵伐日本,都遭到颱風的襲擊,元軍幾乎全軍覆沒,折戟沉沙,日本因此逃過一劫。
  • 颱風「巴威」最新動態及對公主嶺市影響分析
    颱風「巴威」最新動態及對公主嶺市影響分析一、颱風影響實況及最新動態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的中心今天(25日)上午10點鐘位於東海北部海面上,距中朝交界偏南方約1160公裡,就是北緯29.4度、東經125.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中心附近最低氣壓為96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50公裡,十級風圈半徑110公裡,十二級風圈半徑
  • 以整個航母艦隊之力硬懟颱風,能否取得勝利?美國一位將軍試了試
    自航母誕生之日起,它就成了最強大的海上作戰平臺!尤其是航母艦隊集結在一起,其強大的戰鬥力堪稱帶著滿滿的「殺氣」,任何軍隊看到,都會覺得膽戰心驚的。但大自然中,其實有一款比人類航母艦隊出現得更早的「大殺器」,它就是颱風。每年,颱風給人類帶來的生命及財產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