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源於地球之外,還是土生土長的地球生物?科學家:已有定論

2020-12-08 騰訊網

人類起源於地球之外或人類就是土生土長的地球生物?進化論的回答:地球。

目前,全世界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比進化論更能擬合人類起源問題。現代進化論包羅萬象,關於人類起源涉及蓋多個學科領域:

包括體質人類學、靈長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行為學、語言學、進化心理學、胚胎學和遺傳學。

進化論

每一個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物種的演化方向是無法預測的。遺傳物質隨機變異決定了地球這個「盤子裡」有什麼,而自然環境「之手」決定了哪些留下,哪些不要。

2000萬年前,東非大裂谷出現,東非地勢被抬高,氣候由熱帶雨林氣候向熱帶草原氣候轉變。樹木減少與雨水的變化意味著這裡的自然生存規則將要發生改變,大量動物生活習性與身體特徵需要向著草原演變,猿類也是其中之一。

樹木減少,大量猿類環境巨變中轉向地面生活,一種猿類稱之為南方古猿,它開啟了與其他古猿不同的演化之路,它們並不知道它們其中一個演化支中的後代會成為地球的霸主。

1925年,在東非的一座山洞裡發現的南方古猿嬰兒頭骨化石(湯恩男孩),雖然其腦容量只有410ml,但是它有別於猩猩們的大腦,形狀更圓,更接近現代人。犬齒也更短,最主要是其枕骨大孔的位置標誌著雙足直立行走的特徵。由於是孩童,而且化石完整度太低,並不足以證明南方古猿就是缺乏介於人類與類人猿中間類型的化石。

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在南非被發掘,我們發現南方古猿是個多樣化的群體,因此我們需要對其進行細分,湯恩男孩只是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中的其中一個分支,它很有可能不是我們的祖先。

南方古猿屬(距今400萬到180萬年),包括湖畔南方古猿、阿法南方古猿、南方古猿非洲種、羚羊河南方古猿、驚奇南方古猿,以及源泉南方古猿。

當時的古人類學家非常迷茫,原本是一個問答題,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答案卻證據不足。後來出現了好幾個答案,變成了選擇題,最終答案可能在已經發掘的化石之中,也有可能還深埋於地下。這樣的結果也符合進化論的解釋,物種演化方向不是單一的。

1974年,人類發掘出一具較為完整的阿爾法南方古猿化石,順著當時營地裡播放的歌曲取名露西。它不一定是人類的祖先,但是對人類來說卻意義非凡,因此它有一個別稱「人類的祖母」。

露西誕生於330萬年前,它的腳步已經完全表露出來直立行走的特徵。換句話說如果你光看腳,它更像人而不是猿,但它其實還是猿。除此之外,枕骨大孔也表面它直立的頭部,還有大量關節等特徵都描述著它更像人。科學家還分析出它從樹上落下摔斷了腿骨,導致最後的死亡,也就是說它們並沒有完全放棄樹棲的習慣。

1980~1990年,全球大量人口的線粒體DNA、Y染色體DNA的測序結果顯示了關於男性與女性基因都源於非洲的遠古祖先,這是非洲起源說,除化石之外的關鍵性證據。

猿無法直接成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關於人與猿的界定是人為的定義,最早由英國人類學家提出:猿向人過渡的過程中,腦容量達到700ml則為人。

200萬年前,第一個達到700ml腦容量的人類出現,稱之為能人。如果可以時光倒流回200萬年前,能人與南方古猿站在你面前,你是無法區分的,除了頭大一點。你也不會認為它是人類,除了樣貌不像之外,它們會時常爬樹,甚至住在樹上。

在往後的200萬年裡,似猿非猿的能人繼續演化,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使他們拿起了武器。大腦的重量在直立結構的支撐下有了發育基礎。

草原上並沒有充足的果實與可食用植物,它們成群結隊,手拿武器,搶奪鬣狗的食物,捕捉獵物。飲食結構上的改變,蛋白質的攝入,使他們的腦容量高速發展,演化出大量人屬物種,直立結構也在時間的磨合下,越來越完美,最後智人出現。

圖:猿人,演化路徑

目前,地球上人屬物種只剩智人。從各地發掘出的化石分析,在10萬年前地球上最少還生活著6個人種。從現代人的基因中分析,現代人體內「流淌」著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部分基因,最近又在西非人體內發現了某未知人種基因,說明智人在向大陸擴張的過程中與其他人屬物種進行過基因交流。

至於為何只剩下我們,過程目前我們尚未清楚,但是如果地球此刻存在某種對人類有威脅的其他人種,智人是否會任其自然發展?問題的答案或許就是智人獨活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人類起源雜談:地球是一個監獄,人類是被流放到地球的
    人類進化論最近被推翻,美國生態學家埃利斯-斯威爾博士指出,一系列生理特徵,暗示著人類可能是來自其它星球的生物,他提出人類根本不是進化來的,而是被更高文明的外星人流放在地球上的!至今關於人類的起源尚沒有定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只是觀點之一,也是充滿漏洞。人類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卻表現出驚人的不適應性。
  • 人類來自其它星球嗎?科學角度:人類可能就是地球之外的生物
    轉眼又已經來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銀裝素裹的世界很漂亮,看見這些雪白的雪花不禁想起「人類的起源」,人類真的是地球上的本土生物嗎?會不會來自其它的星球呢?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人類很有可能是地球之外的生物!另外兩個「地球」就是令人不可思議的火星和金星!這兩個星球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充斥著「死亡」,會有生命存在嗎?科學家為何有這樣的猜測呢?原來科學家根據多年的研究和查證,發現這兩顆星球上存在生命存活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水資源。
  •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其它生命?科學家:大概率是存在的
    地外生命一直都很受人關注,諾大的宇宙如果僅僅地球上有生命,豈不是很孤獨的。從時間上來看宇宙的年齡大約138.2億年,太陽系大約誕生於50億年前,地球大約是46億年前,而地球上出現生物最早可以追溯至37億年前。也就是說地球形成之後不到十億年就誕生了生命,再經過幾十億年發展出智慧文明。而宇宙中有大量的恆星,就會存在大量的行星,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必然會存在地外生命,甚至可能會誕生智慧文明。
  • 人類之於地球,是恆河沙數,還是滄海一粟?
    46億年,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類」才走過25萬年,卻深刻影響了地球環境的運轉,地球環境從大自然完全支配,到人類取得一定的掌控權,就在千百年之間,只是在地球系統面前,人類的力量究竟是滄海一粟,還是恆河沙數?
  • 人類之於地球,是恆河沙數,還是滄海一粟?
    地球已經走過46億年,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類」才走過25萬年,卻深刻影響了地球環境的運轉,地球環境從大自然完全支配,到人類取得一定的掌控權,就在千百年之間,只是在地球系統面前,人類的力量究竟是滄海一粟,還是恆河沙數?宇宙中的恆星不可勝數,行星更是不可鬥量,地球不過是太陽的八大行星之一,與其他七顆行星一起以近圓、共面、同向狀態繞太陽公轉,它很普通。
  • 科學家新發現: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渡荊門送別》大家在上學的時候就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其中海洋面積遠超陸地,而諸大陸的形成是數億年來地殼變動的結果。換句話說,以前的陸地可能是現在的海洋,而現在的海洋很有可能是在海底之下。地質變化總能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現有的、我們已知的世界。如今就有學者透露,未來我們的地球將會出現巨大的變化,「第五大洋」已然開始形成。
  • 生物大滅絕必然會發生嗎?地球已有過五次,還會不會有第六次?
    生命珍貴,因為它難得且易逝,在已知的宇宙範圍內,我們並未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發現生命的蛛絲馬跡,生命十分脆弱,生命之於宇宙,就好比孤舟之於大海,稍有風浪,就可能徹底翻覆。 在地球生命的發展歷史上就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都使地球生命徘徊於徹底滅絕的邊緣,好在生命的種子頑強地存活了下來。那麼,生物大滅絕的發生是純屬偶然,還是具有某種必然性呢?
  • 人類與地球生物「格格不入」,或根本不屬於地球,我們從何而來?
    自從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觀點以來,我們都一直堅信人類是地球上的其他物種進化而來的,為此,科學家還會積極地探索人類的祖先究竟是什麼物種,目前大家都普遍認為人類的祖先是靈長類動物,因為無論是從身體構造方面來說還是身上攜帶的基因來說,靈長類動物都與現代的人類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 科學家推測:人類可能並非來自地球
    但在這一過程中卻存在著一個重大的疑問,那就是類人猿出現的前7到20萬年間科學家費盡全力也找不到任何有關這一時期的化石,也就是說人類的痕跡在地球上足足消失了13萬年。按照達爾文進化論中所講生物的進化,人類應該是越來越適應地球的環境才對,可事實卻是人類一直在"退化"。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給出猜想
    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我們的地球在太陽系裡面,太陽系有8大行星,地球是位於太陽系第三課行星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所以地球上能夠誕生生命,而且還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發現宇宙中有很多天體,太陽系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星系而已,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但是目前人類只發現地球上存在生命,還沒有在其它的星球上發現生命,那麼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的哪些星球還可能存在生命呢
  • 又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比地球的保護還好,可惜的是或已有生命居住
    又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比地球的保護還好,可惜的是或已有生命居住自從人類研究的望遠鏡是越來越精確了之後,科學家和天文學家一直都在尋找宇宙中的新的可以居住的星球
  • 地球之外到底存不存在人類和人類語言?
    地球之外有沒有人類和人類語言?這涉及到茫茫無限的宇宙空間,是否存在組成社會的有高等智能的動物的問題。多年的科學考察已經證實,太陽系裡地球之外的各個星球都不存在人類,自然也沒有人類語言。那麼,太陽系之外的外太空是否存在人類及其語言呢?
  •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誕生的,現如今科學家也不能很好地做出解釋!
    地球已經46億歲了,在這46億年的時間裡,人類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僅生存了幾百萬年,在這幾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不斷探索這顆星球,科學家指出人類目前了解的,只是地球的冰山一角。原始地球在目前人類所了解的太空中,只有地球有生命,其它星球都是無生命存在,難道地球上的生命就這麼獨特,在地球之外的外太空就沒有生命存在嗎
  • 哪種生物是地球第一代霸主?科學家給出答案,不是人類也不是恐龍
    不少人認為,人類是現在地球上的主人或霸主,實際上這種說法有誇大成分在其中,因為無數次天災告訴我們,即使人類力量再強大,在自然力量面前還是相當渺小,充其量只能說人類是如今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而人類通過考古發現,在人類之前地球上還曾經出現過很多代稱霸生物圈的動物,其中我們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滅絕於大約6500萬年前的恐龍。通過已有的考古情況來看,恐龍這種生物最早在大約2.4億年前就出現了,之後不斷發展壯大,最終稱霸生物圈長達1.6億年左右。如果人類沒有科技加持的話,單純和恐龍比較單體作戰能力,基本沒有勝算。
  • 人類可以一直「稱霸」地球嗎?科學家:不好說,但需警惕2類生物
    但實際上智人也因為這個選擇丟掉了很多東西,例如直立行走之後我們奔跑速度變得非常慢,如果還是在野外生存,不靠工具根本無法存活。除此之外因為直立行走,帶來的人類特有疾病-脊椎腰椎疾病,難產概率增加等等。曾經嚮往的太空,人類也實現了飛越,最遠的足跡已經到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在224億公裡之外。未來我們還要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甚至在火星上建立可移居的新家園,可以說未來是太空的時代,同時也是人類大展手腳的時代。
  • 探測器從64億公裡之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探測器從64億公裡之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64億公裡的之外的宇宙中看地球,能夠有什麼樣的變化呢?,只有塵埃這麼小的一個藍點,誰能夠想到這樣一個點上就存在這麼多的生物,宇宙真的是浩瀚無窮啊,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宇宙,發現很多行星!
  • 人類該如何在地球之外尋找生命跡象
    「作為人類,我們不擅長維持開放的空間,」丹寧說。「我們總要想方設法把這些空間填滿。」凱瑟恩·丹寧還指出,在探索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時,大量可利用的信息可能會引發恐懼和其他負面情緒。關於與地外生命接觸的設想,即使來自於科學家,也常常不那麼令人愉快,現代的信息流通模式傾向於消極和不準確。因此,如果發現的外星生命不夠明確,人類可能會自行腦補,而不考慮證據的不足。
  • 生物圈二號:地球是人類最後的晚餐?
    生物圈2號計劃設計在密閉狀態下進行生態與環境研究,幫助人類了解地球是如何運作,並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態環境的條件下,人類是否適合生存的問題。生物圈二號設計壽命為100年,科學家們希望通過人在這個系統中能實現長期自給自足的生活,從而為人類開發太空、建立生存模型、探討人與生物間關係、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提供依據。「生物圈二號」的目的是打算觀察空氣、水和廢物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怎樣有效地再循環,以及在這個實驗條件下評價是否能夠創造出一個穩態的生態系統。
  • 人類不是地球原住民?科學家:這3個生物特徵就是證據
    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一直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核心,太陽都是圍繞著地球轉,直到後來科學的出現,人類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愚蠢,才知道原來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轉的,再到後來,更加先進的天文望遠鏡的發明,才讓人類知道了原來我們太陽系之外還有銀河系,銀河系之外還有寬廣無垠的宇宙。
  • 人類進化能力超越地球任何生物,或許並非地球原始生物,來自太空
    如今在地球上,要說到最厲害的物種是哪個,那麼人類一定是排行第一。在幾百萬年之前,人類還是地球上十分渺小的生物,我們的祖先甚至連生存狩獵都會受到大型生物的威脅,而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一切,不管是獅子還是老虎,統統被人類關進了動物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