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網機箱電源頻道2009年4月27日 編者按:Enermax進入中國市場後全線產品定位都很高,至於品質是否也和定位一樣高呢?我們曾經對自由400W做過一個測試(點擊查看),由於受設備所限測試並不嚴謹,今天在jonnyguru上看到安耐美最高端冰核85+姐妹版的一款電源測試,轉譯過來供泡泡網網友參考。需要說明的是進入中國的冰核85+高效模塊比jonnyguru在這篇文章中評測的電源效率上更誇張,達到了80PLUS銀牌水準。這次的評測是瓦數相同設計相似,通過銅牌的一塊電源。
幾周前我們曾為您介紹過Enermax新系列Revolution 85+(冰核85+高效模塊)1050W電源,讓人遺憾的是那時1250W版本在北美還沒有完成UL認證,現在認證還在進行,感得遺憾的並不是我一個人,Enermax自己也很希望認證過程能快一些。
遺憾的結果就是我們終於等到了另一款通過80PLUS銅牌的1250W怪獸級別電源Galaxy Evo 1250W,想必這款電源也會讓它的競爭者們不那麼開心。
Galaxy Evo 1250W 電源包裝盒
現在,就像這款電源想要的那樣,我流著口水坐在它面前了,這種流著口水的感覺和我吃了軟糖還粘在牙上的感覺很像,因為盒子上89%的最大轉換效率實在太誘人了。說實在的89%的效率在120VAC的供電系統中是個非常大的挑戰,一會兒我們來看看負載下的表現如何。
電源接頭列表
包裝盒的另一面印著電纜線接口列表,盒子上看,印製了從850W到1250W的參數。
電源參數
完整的電源參數在盒子另一面,除了1250W的還印製了同系列其他三款電源的參數。這款Galaxy Evo 1250W電源在12V聯合輸出上達到了104A……我可憐的SM268隻能對付73A的電流,不過你猜不到,我為這個電源還準備了另外的秘密武器,下幾頁裡您就能看到了。
包裝盒背面
來看看包裝盒背面,怎麼有這麼多賣點!呵呵,我還是認真解釋一下吧
Galaxy Evo 1250W和Revolution 85+相比,在賣點上幾乎完全一樣,所以原諒我把之前明智的評價再念叨一次:Enermax電源為什麼有這麼多保護?不過現在還缺UFO保護和UFC保護,我是想說如果我被UFO綁架了或者被扔進UFC賽場怎麼辦?誰來保護我,Enermax嗎?哈哈。
電源包裝盒內
電源包裝盒內部和冰核85+系列電源一樣,也是有兩個子盒子。
模組化電纜線
打開其中的小盒子,裡面是模組化的接線,上面都套有尼龍線。
電源包裝盒
挨著小盒子的大盒子裡裝的是電源,說明書和電纜線。
電源有所配件
攝影臺上的就是Galaxy Evo 1250W所有的配件了,一大把電纜線、一個電源,一個用戶手冊,一袋子螺絲,一些綁紮帶,實際上這和冰核85+的配置完全一樣。開玩笑說,這些東西賣給廢品收購站都能值好幾美元呢,
用戶手冊
儘管在細節上還會有差異,但用戶手冊上的內容幾乎一樣。
電纜線包裝袋
這是裝電纜線的袋子,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不過你可以把不插的電纜線裝起來整好。
這就是電源了,體積挺大的,從尾部看和冰核85+一摸一樣,頂部風扇的柵格和側面的圖案和冰核85+有些不同。
電源外觀
電源另一側
電源另一側的圖案翻轉了過來,這樣你用任何機箱時(比如Antec的Twelve Hundred)都能給你的朋友show一下你花了大價錢買的這款電源的型號。
模組化接口板
在模組化接口處Galaxy Evo電源和冰核85+ 1250W電源也一樣,畢竟他們在12V輸出分配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兩個電源的手冊中也可以看到這一點。
電源參數
實際上我的評測工作要告一段落了,因為這款電源12V聯合輸出高達104A,這讓我一直心存敬畏,但它嚇不住我的秘密武器。
擺成觸鬚的樣子給您看,再次重複一下,這點上和冰核85+沒什麼區別,風扇監控線孤孤單單的伸出來。
電源非模組化接線
所有模組化電纜線
模組化電纜線的具體參數在下面的表格中:
接口類型: | Enermax EGX1250EWT | |
ATX 接口 (580mm) | 24 pin | 12V1 |
8-pin EPS12V 接口 (610mm) | 2x4 | 12V1/12V2 |
6+2 PCI-E (610mm) | 2 | 12V3 |
3-pin 風扇監控(530mm) | 1 | N/A |
模組化電纜線 | ||
5.25" 驅動器 (450mm+100mm+100mm) | 6 | 12V4/12V6 |
3.5" 驅動接頭 (100mm) | 1 | |
SATA (440mm+100mm+100mm+100mm) | 16 | 12V4/ 12V6 |
6+2 PCI-E (500mm) | 6 | 12V4/12V5/12V6 |
電源尺寸(長 x 寬 x 高) | ||
190mm x 150mm x 86mm |
抄起吉他,放大器和撥片讓我們一起搖滾吧!「你不是要測電源嗎?!」有人插嘴說,「誰說我不能兩個一起來?」,呵呵,我還是把吉他先放一邊把。
你們都知道,我在這裡測電源的主要設備就是SM268電子負載儀,這可愛的設備可以根據我的設置精確的把負載加在電源上,不過今天出麻煩了,一是它不能加兩路以上的負載,其次是電流不能超過73.3A,擺在眼前的電源需要104A,超出了SM268的能力。
自從我開始測大瓦數電源以來我一直都在想突破這種限制,現在有辦法了,DHL快遞男兩周前丟給我一個特別的包裹,它能讓我再加上額外三路負載,你記得我總是得手動並12V嗎?現在我可以使用5路12V了,而且可以突破每路20A的限制,現在總共可以在12V上加130A電流,什麼都不用操心了,開始惡搞!嘎嘎!
工作還沒徹底做完,還需要把所有12V並為一路,這樣才可以順利測量紋波項目,使用Brand 4-1850功率表,兩個LM35DZ測溫元件和一個支持USB傳輸的DS1M12表。
在室溫下,測試從20%-100%的負載中選擇5個測試點,此後還有測兩個交叉負載項目,看看這些項目中電源表現如何。這些進行完後我們在做一個瞬態測試,看看開機電壓峰值是不是超過規範了。最後是熱箱的測試項目,由於新來的負載儀,這次熱箱會把電源加熱到前所未有的高溫。
Enermax EGX1250EWT 室溫下測試成績 | ||||||
測試 # | +3.3V | +5V | +12V | 直流功率/ 交流功率 | 效率 | 吸入/ 排出 |
模擬系統測試 | ||||||
測試 1 | 2A | 2A | 19A | 271W/ 308W | 88.0% | 19°C/ 25°C |
3.30V | 5.07V | 12.24V | ||||
測試 2 | 3.5A | 3.5A | 38A | 514W/ 576W | 89.2% | 20°C/ 30°C |
3.28V | 5.04V | 12.18V | ||||
測試 3 | 5.5A | 5.5A | 57A | 759W/ 868W | 87.4% | 21°C/ 35°C |
3.25V | 5.01V | 12.13V | ||||
測試 4 | 7A | 7A | 76A | 1002W/ 1165W | 86.0% | 21°C/ 38°C |
3.24V | 4.98V | 12.08V | ||||
測試 5 | 9A | 9A | 95A | 1249W/ 1463W | 85.4% | 22°C/ 42°C |
3.20V | 4.96V | 12.04V | ||||
測試 CL1 | 21A | 20A | 6A | 264W/ 330W | 80.0% | 23°C/ 34°C |
3.23V | 5.03V | 12.23V | ||||
測試 CL2 | 1A | 1A | 102A | 1259W/ 1436W | 87.7% | 23°C/ 43°C |
3.27V | 5.00V | 12.05V |
希望您看了這些也流哈喇子了,在第二項測試中轉換效率和盒子上宣稱的一樣,超過了89%。在測試五中1294W的負荷下,數字竟然達到了85.4%。這樣的成績對這麼大瓦數的電源來說近乎瘋狂。可以說在這項測試中電源的表現甚至超過了冰核85+系列的表現,它不僅僅達到了80PLUS標準,而且在這一檔次中表現處於上遊。
在電壓測試項目中過了一下眼癮,我覺得在我把12V加上102A的負載開關打開那一霎那都能聽到電源的哈欠聲,這時功率表輸入側已經顯示1436W的數字了。在測試過程中電壓波動一直保持在2%以內,3.3V和5V的成績也落後不多。如果非要找出不足的地方,那就是ATX電纜接頭不是很緊,使得3.3V的這路表現略微失常。
我聽見風扇噪音了麼?嗯,在我測到第五項時確實聽到了,差不多和一個紳士小聲念叨差不多,這聲音沒法把附近設備上的風扇聲壓下去。
在瞬態電壓測試項目中又有好消息了,開關電源在開啟時必然要有一個波峰值,這個測試能體現設計上的缺陷,越好的電源在這上面值越小。ATX電源標準要求波峰值不得超過平均值的10%,而且不能出現負值。
瞬態電壓測試- Enermax EGX1250EWT | ||
VSB On | VSB to Full 12V | Off to Full 12V |
「那好消息在哪兒呢?」如果你看看上面的圖中波峰爬到多高你就會發現了,12V聯合那路表現非常好,上升已經超過了10V,真正恐怖的是5V待機這路,一上來就達到了標準值而且還在3.5V之下,通常情況下波峰會在5V附近,這樣的成績實在太恐怖了,而且這還是在100%滿載情況下的表現,這時5V待機的電流已經達到5A了!
這一頁裡我們看看它在高溫箱中的表現
Enermax EGX1250EWT 高溫負載測試 | ||||||
測試 # | +3.3V | +5V | +12V | 直流功率/ 交流功率 | 效率 | 吸入/ 排出 |
模擬系統測試 | ||||||
測試 1 | 2A | 2A | 19A | 271W/ 310W | 87.4% | 28°C/ 34°C |
3.31V | 5.06V | 12.24V | ||||
測試 2 | 3.5A | 3.5A | 38A | 514W/ 584W | 88.0% | 34°C/ 41°C |
3.28V | 5.03V | 12.18V | ||||
測試 3 | 5.5A | 5.5A | 57A | 758W/ 882W | 85.9% | 41°C/ 55°C |
3.26V | 5.05V | 12.12V | ||||
測試 4 | 7A | 7A | 76A | 1001W/ 1175W | 85.2% | 45°C/ 68°C |
3.22V | 4.99V | 12.07V | ||||
測試 5 | 9A | 9A | 95A | 1247W/ 1487W | 83.9% | 50°C/ 76°C |
3.20V | 4.96V | 12.02V | ||||
測試 CL1 | 21A | 20A | 6A | 263W/ 330W | 79.7% | 36°C/ 44°C |
3.24V | 4.99V | 12.22V | ||||
測試 CL2 | 1A | 1A | 102A | 1257W/ 1450W | 86.7% | 44°C/ 72°C |
3.25V | 4.98V | 12.03V |
不知道你現在是不是又在流口水了,起碼我是這樣。很少有電源能在我的高溫箱中撐得住80PLUS認證標準,Galaxy Evo 1250W則完全沒有問題。12V上加了102A的負載,環境溫度接近50℃,即便出口溫度高達76℃Galaxy Evo1250W仍然不在乎。
電壓穩定性上的測試和室溫下的測試一樣出色。轉換效率略微低了一點點,但仍然維持在銅牌標準內,雖然在第二項測試中沒有跑進89%的效率,但也達到了88%。在交叉負載第一項測試中3.3V/5V這路加了很大的負載,可效率卻沒有明顯的降低,好像對電源沒什麼影響似的,簡直是個超人電源。
我們再來看看Galaxy Evo 1250W在紋波抑制上表現如何。
示波器截圖 - Enermax EGX1250EWT | |||
測試 # | +3.3V | +5V | +12V |
測試 | |||
測試 | |||
測試 | |||
測試 | |||
測試 | |||
測試 | |||
測試 |
紋波測試環節裡,12V聯合輸出只有40mV,您別暈倒,即便真的暈了我也不怪您,畢竟這個瓦數檔次的電源我也從沒聽說過表現如此之好的情況。另兩路如何呢?他們最差也只到了25mV。
測試後再來看看是什麼讓Galaxy Evo 1250W的性能表現這麼出色。
電源風扇
這就是電源風扇了,Silence出品。
風扇上的磁環
在電源風扇電纜線上還有一個磁環。
電源內部結構
喔!這不就是冰核85+嗎!等一下,Enermax來信了,我看看……信裡這麼說:「實際上冰核85+系列就是Galaxy Evo系列的加強版,主要提升了轉換效率,從銅牌的水平上升到銀牌。」噢,原來是如此。
EMI濾波部分
這部分是EMI濾波電路,在線性濾波模塊下還有一個X電容。
從這個角度看確實完全是冰核85+系列電源的克隆。濾波部分還有另外3個鐵氧體線圈,一個X電容,一個MOV,Y電容都跑哪兒去了?他們都在剛才那張圖裡呢。
電源內部電路
模組化輸出接口板
在3.3V/5V的VRM模塊上採用了不少Elcon的聚合物電容和一些Chemi-Con電容。
電源PCB底部
這張圖很有意思,還記得冰核85+背面那些手工焊上去的二極體嗎?這裡已經看不到了,總的來說焊接工藝上改進了不少。板子上2個表貼新品為MC33152,用來驅動兩對兒PFC管子。
一次側特寫
一次側散熱片上有四枚K20J60T交錯式連接組成雙管正激結構,還有另外四枚FQA24N50作為PFC開關管,這和冰核85+系列是一樣的。
你如果把一次側都清開,幾乎可以在這裡打保齡球了。
二次側特寫
二次側輸出部分
這部分電容和冰核85+的設計一樣,主要由松下和Chemi-Con電容組成,我就不再把二次側散熱片焊下來了,因為他和冰核85+完全一樣,八個FB3307用作12V輸出,VRM模塊做3.3V/5V的輸出。
VRM模塊特寫
這是VRM模塊的背面,3.3V和5V分別由APW7073和APM2510N負責。
PWM控制器特寫
這些元件沒必要焊下來了,PWM控制器和冰核85+一樣,使用的是Unitrode28220。
性能 (佔40%總成績) - 在測冰核85+時,因為它3.3V的穩定性問題和焊接工藝問題我曾扣了0.5分,不過這些在Galaxy Evo上已經得到了改進,尤其是臨時焊上去的兩個二極體已經沒有了,此外這款電源在室溫和高溫箱中有令人驚異的表現,在重負載下電壓波動仍保持在2%以內,不過我對3.3V的表現還不是特別滿意,我想這可能是因為ATX的接頭有些鬆動的原因吧,不過這些對於12V走天下的電源來說已經不值一提了。對這款電源的改進我已經非常滿意了,所以我第一次把滿分10分給了Enermax電源。
功能 (佔20%總成績) - 和冰核85+一樣,Galaxy Evo也提供了同樣靈活多樣的電源接頭和電纜線,風扇上也使用了延遲停轉功能,SATA接口數量也非常多,而且這次也提供了足夠的6+2類型的PCI-E接頭。所以請允許我再給一個10分。
價格 (佔30%總成績) - 這款電源剛剛上市,所以價格肯定還會下降,在Unity Electronics上報價為299美元,雖然我不敢肯定價格最終會降到多少,但報價確實不高,再給一個10分。
外觀 (佔10%總成績) - 雖然和冰核85+外觀一樣都採用了磨砂工藝外觀,可是我並不太喜歡這種工藝,對不住,這次給9分。
性能 | 10 |
功能 | 10 |
價格 | 10 |
外觀 | 9 |
總分 | 9.9 |
總結
ENERMAX把這款已經很特別的Galaxy Evo電源東西做的更出色了。這款也是這個系列唯一一款在北美銷售的電源,ENERMAX可能希望借這款電源繼續擴張他們憑藉冰核85+佔領的高端市場。雖然最高效率只到了89%,但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尤其是在這麼大瓦數的情況下。如果你不需要12V上104A這麼高的功率,還是那麼想要效率的話,冰核85+系列還是更合適。
優點:
缺點:
編後記:在Jonnyguru上評測的電源很多,最終得4分,5分,6分的也不在少數,甚至還有燒掉的,所以9.9分還是有一定含金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