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晏先生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就診,入院後常規血型檢測發現他的血清學血型為ABO血型系統中B/O嵌合體血型,是非常罕見的情況。
嵌合體也被叫做奇美拉(Chimera),源於1907年,德國植物學家和遺傳學家H.溫克勒把嵌合體比喻為希臘神話中獅首、羊身、蛇尾的神獸Chimera。
什麼是嵌合現象?
嵌合現象其實在很多年前就被認識了,當時是在曾經懷孕女性的血液裡面發現了帶有男性Y染色體的細胞。既然這些細胞從遺傳學上來說是男性的,那它們就不可能是女性自己的細胞,而極有可能是在懷孕期間從胎兒中得來的。
按照傳統思維,胎盤作為母體和胎兒之間的屏障,能防止母嬰之間的細胞交換。但研究發現,胎盤其實比以前認為的更具有穿透性,胎兒細胞有可能逆行進入媽媽的身體,媽媽的細胞也有可能進入寶寶體內。即使腫瘤細胞也可以做這樣的穿越,因為已有案例顯示母親可以帶給胎兒癌症。
穿越過來的細胞,有一些會被新宿主的免疫系統殺死,倖存下來的細胞則有可能在身體的各個位置落地生根。通常人體每百萬正常細胞可以容忍幾十到幾百個外來細胞闖入者,而肺部則是最包容的,每百萬正常細胞可以容忍數千個外來細胞。胎兒細胞在媽媽體內的生命力很強大,因為它們很像幹細胞,可以根據紮根的位置,轉化成多種類型的組織細胞,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
嵌合體同樣也可能發生在胎兒中,而且,胎兒在子宮內接觸到的不僅僅是母親一個人的細胞,因為母親的器官中也有可能生長著她母親的細胞。所以,每一個懷孕女人的體內,至少有三代人的細胞,哥哥姐姐可以通過母親的子宮將他們的細胞留給弟弟妹妹。
源於宮內死亡的兄弟姐妹
像晏先生這樣的嵌合體,通常是母親在懷孕時,懷的是雙胞胎或者多胞胎,但其中一個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因種種原因未發育成人形,被另一個胚胎吸收了而突然消失。異卵雙胞胎來自兩個獨立的卵子,他們就像普通的兄弟姐妹一樣,有不同的DNA。
如果兩胎兒共用一個胎盤且血管分布不均勻,就會發生雙胎輸血症候群,有可能會導致其中一個胎兒死於宮內。這種情況發生在懷孕早期的話,死胎會被活胎吸收,變成紙樣胎兒。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也是自然優生現象的體現。
通過「吞噬」死胎活下來的寶寶,體內會留有兄弟姐妹的DNA,這個孩子日後可能有斑駁的皮膚,曲直相間的發頭,甚至雙眼瞳孔顏色深淺不一等表現,也有可能從身體外觀看不出任何異常,和正常人沒有區別。而且他的身體是健康的,除非做DNA測試且剛好取到嵌合細胞作為檢查樣本,或身上沒有出現異常,否則他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是個嵌合體,也不會影響身體狀況。
正是由於嵌合體具有這樣的隱蔽性,所以我們很難確定它有多麼普遍。美國東卡羅萊納大學基因學教授查爾斯·波克拉吉博士推測,每8個單生的胎兒,就有一個是異卵雙胞胎的唯一的倖存兒,他很可能就是嵌合體,所以這種現象在人群中發生的頻率很可能高達10%到15%。
嵌合現象將越來越多?
但無論如何,目前或以後嵌合體的數量會不斷增長,因為現在體外受精已經非常普遍,而這種人工助孕技術會讓異卵雙胞胎的發生機率增加30多倍,這意味著嵌合體的風險也在增加。
除了宮內原因所致,嵌合體還可以出現在骨髓移植、輸血等情況。骨髓移植後病人的血型發生改變,就是一種嵌合現象。一些科學家甚至推測,無保護的性行為也有可能產生這種後果。
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夫妻結婚時間越長,會越有夫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