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遷徙的鳥》說:「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種對於回歸的承諾」。那麼觀鳥大概就是我們圓滿夢境的過程,一個飛翔之夢。
單是想像鳥之羽翼划過山巒、海洋、森林、荒漠與城市,就足夠暢快。
紅隼 ▲圖片@董磊,攝於海螺溝
觀鳥興起於英國,是早期英國貴族的休閒活動之一,有著超過二百年的歷史;美國的觀鳥則於十九世紀初興起,幾乎和環保運動同步。觀鳥人多是熱愛大自然的人,通過對鳥類的觀察記錄,人們看待世界的角度也發生了變化。追隨鳥兒的翅膀,我們搜集了世界各地適合觀鳥的去處,探尋、觀察、發現,看大自然的精靈盡情翱翔、玩耍、鳴叫。
▲據說中國古人發現站在樹上的鳥兒探看四野,便造出了篆體的「觀」字。黃喉鵐 圖片@董磊,攝於海螺溝。
中國是鳥的國度。全球約有10000 種鳥類,中國已記錄的鳥類就達1400多種。廣袤多樣的國土讓中國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鳥類特有種,成為全球的觀鳥勝地。
據了解,甘孜州是四川省野獸、飛鳥和花卉分布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地區之一,為全力打造世界高原野生動(植)物攝影基地,今年甘孜州將沿主要旅遊幹線打造一批集攝影、觀光、研學功能於一體的「觀鳥觀獸 觀花」基地。
據初步調查:
● 甘孜州已發現鳥類502種,約佔全球已發 現鳥類的4%、全國已發現鳥類的30%和四川已發現鳥類的60%;這些鳥中包含黑頸鶴等一級保護動物11種,白腹錦雞等二級保護動物49種,斑尾榛雞等甘孜州特有鳥類23種。
▲藍大翅鴝 圖片@何屹,攝於雅家埂。
海螺溝景區,海拔1500-3400米,景區內森林高大茂密,動植物種類極其豐富。
在這裡,你可以看冰川森林自然景觀、眾多野生植物和鳥類,從景區外到景區,避開喧鬧的人流,可以體驗到極為精彩的自然瞬間。
美麗的鳥兒,豐富的物種
不斷觀察和發現新物種的機會
對於觀鳥者
來海螺溝你一定不會失望
今天,小編就帶你認識
在貢嘎山海螺溝能觀看的珍稀鳥類
綠尾虹雉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俗稱火炭雞。大型雉類,是中國的特產種類,發情時能從山頂低空掠下,盤旋數周后降落山坳,故又稱為「鷹雞」。
分布於四川、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甘肅東南部和青海南部一帶。在貢嘎山地區綠尾虹雉分布於大渡河流域3400—5000米左右。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黃喉雉鶉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特產,又名四川雉鶉,模式標本採集於四川。主要棲息於海拔3500-4500米左右的針葉林、高山杜鵑灌叢和林線以上的巖石苔原地帶,冬季可下到3500米以下的混交林和林緣地帶活動。黃喉雉鶉喜歡鳴叫,往往天剛蒙蒙亮就開始,先是一、二隻首先鳴叫,緊接著就是群鳥齊鳴,叫聲宏亮、嘈雜,在深山幽谷中傳得很遠。每當大霧或雨雪即將來臨之時,它們的叫聲則更加頻繁。
貢嘎山保護區內的黃喉雉鶉主要分布於康定市貢嘎山鄉貢嘎山村、九龍縣湯古鄉核拉村。當地俗稱白尾子雞。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黑頸鶴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鶴類,其中甘孜州西北部的高山、極高山溼地是黑頸鶴在四川境內主要繁殖地之一。
貢嘎山地區並非黑頸鶴的繁殖地,而是遷徙到雲南或貴州越冬地途中的食物補給站之一。偶見到遷飛的黑頸鶴在貢嘎山保護區河谷覓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紅腹角雉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繁殖期雄鳥項下長有一塊圖案奇特的肉裙,色彩絢麗而富於變幻,兩邊分別有八個鑲著白邊的鮮紅色斑塊,中間在黑色的襯底上散布著許多天藍色的斑點,有人說這些斑點很像草書的「壽」字,所以稱它為「壽雞」,視為長壽和好運的象徵。雄鳥的肉質角平時藏而不露,頭頂部只能看到長長的羽冠,肉裙也收縮在項下。每當求偶炫耀時,兩隻角就膨脹起來,高高聳立,肉裙也充血膨脹,突然展開,飄灑在胸前,幾乎可以垂到地面,就好像系了一條漂亮的彩裙,而且一會兒縮回,一會兒展開,更像是一朵不斷開合的鮮花,令人眼花繚亂。
貢嘎山保護區分布於大渡河流域海拔2000-3500米的針闊混交林中,數量較少。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白腹錦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雄雞頭頂、上背、肩、胸部呈金屬翠綠色,腹部和兩脅灰白色;尾較長,具藍黑橫斑的白色;臉和喉黑色,具金屬綠色光澤。雌鳥身體總體呈棕色而具橫紋。夜間棲息於樹冠隱蔽處,白天下樹到地上活動和覓食,通常亮天后即下樹在林中遊蕩覓食。善奔走,在林中行走極快;飛行能力差,通常很少飛翔,遇危險時多通過疾速奔跑和藏匿避敵,僅在危急時才起飛上樹,或沿山坡向下滑翔。
在貢嘎山保護區分布在大渡河流域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針闊混交林、荒蕪山地、灌叢及矮竹間活動。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白馬雞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馬雞屬大型雉類,是中國特產鳥類,分布區域狹窄,在四川甘孜州的冬春季道路兩邊極為常見。白馬雞黃昏時棲於枝上發出響亮粗獷的「嘎、嘎、嘎」叫聲,很遠就能聽到。
棲息於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和亞高山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帶,有時也上到林線上林緣疏林灌叢中活動,不喜飛行,受驚擾時快速跑進附近灌叢。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資料來源於貢嘎山保護區管理局
海螺溝觀鳥地點推薦
共和村處在海螺溝景區外,海拔在2000米以下,主要為村莊、耕地以及人為影響較大的落葉及常綠闊葉林地,適合觀察低海拔山地鳥類,如銅藍鶲、紅翅懸壁雀、方尾鶲、黃臀鵯、紅嘴藍鵲、長尾山椒鳥等等。
一號營地至三號營地之間,森林保存完整,鳥類種數極多,如灰頭斑翅鶥、鹰鵰、蒼鷹、雀鷹、橙翅噪鶥、點胸鴉雀、金胸雀鶥、煤山雀、褐頭雀鶥、黑頂噪鶥、慄頭地鶯、壽帶、黃腹扇尾鶲等,冬季能見到比較大藍大翅鴝集群。
三號營地附近的旅遊棧道深入森林直到冰川腳下,非常適宜開展觀鳥及植物觀賞活動。
四號營地海拔較高,主要為高山灌叢草甸,鳥類可見血雉、林嶺雀、白腰雪雀等。
讓我們追隨鳥兒的翅膀
來到海螺溝
探尋、觀察、發現
看大自然的精靈盡情翱翔
讓鳥兒將我們的思想從瑣碎的日常
帶向高空俯視平原、
想像山脈和河流的壯闊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