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直往地下挖,能挖到美國嗎?

2020-11-27 騰訊網

文章來源於費米科學

在地球挖一個洞

人跳進去會從另外一邊掉下去嗎?

這麼有趣的問題

還是可愛的粉絲留言

當然要馬上安排起來!

一直往地下挖會掉到哪裡

記得小學去阿爾山的天池玩,導遊一本正經的跟我們介紹道,這個天池特別的深,連著美國的一座噴水池,如果幸運的話,可以看到從美國遊過來的小鴨子。

小時候的我還真的信了,後來雖然知道被騙了,地心那麼熱,即使真過來那也是只熟鴨子,但也一直以為我們腳下正對著的就是美國。

而且不知是受了誰的誤導,我周圍的朋友中,有不少也以為挖穿會去到美國。

但實際上,即使真的挖穿了地球,我們也去不了美國,而是掉去南美洲

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人關心,自己的腳下究竟正對著的是哪裡,這種對應的地點,還有個專業的定義,叫做對蹠點,是指地球直徑的兩個端點,二者的經度相差180°,緯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

但是由於地球表面有超過70%是海洋,所以世界上很少有兩個城市剛好互為對蹠點,而我們就是幸運的少數城市。

從北京的中心挖一個洞,你會出現在阿根廷東南沿海內側的潘帕斯大草原,從上海的中心挖一個洞,則會出現在阿根廷附近靠近烏拉圭的薩爾託。

潘帕斯大草原

挖地球大賽

我們對於挖穿地球,只是停留在好奇上,網上也有些無聊的人,記錄自己用鏟子挖地球的過程,但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卻正式的展開了一場battle。

這場「打洞比賽」源自於美國海洋物理學家沃特·蒙克的一個想法,1957年他首次提出了在大洋底部打一口穿透莫霍面的超深鑽井,以此對地球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因為大洋地殼比大陸地殼薄,所以選在海底鑽探,可以節省一些路程。

1957年,一批具有相似想法的美國科學家,正式向國家科學基金會提出了「莫霍計劃」,次年計劃獲得了基金會的資金支持,研究人員們就興奮的開挖了。

1961年,莫霍計劃取得了初步的進展,負責鑽探工作的CUSS I號鑽井船,成功在墨西哥瓜德羅普島近海,鑽了5口深海鑽井,這些鑽井最深達到183米,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深海海底打鑽成功

可是此後就沒有取得突破了,在深海鑽進200米已經是當時操作的極限。

CUSS I號鑽井船

但此時計劃的預算卻在快速增長,到了1965年,計劃費用已經高達1億多美元,是早期計劃的6倍。

高額的費用沒能換來有價值的成果,基金會已經慢慢對這項計劃喪失了信心,雪上加霜的是同期的載人登月「阿波羅計劃」前景大好,於是莫霍計劃失去了撥款,只得終止研究。

阿波羅11號留下的標誌性照片

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

美國放棄了,而競賽的另一方蘇聯的「地球望遠鏡計劃」,卻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

由地質部牽頭,聯合了全蘇聯150多個部門參與到計劃中,在北極圈附近的科拉半島建起了神秘的「科拉超深鑽井」

並且投入了大量資金,據說當時所有參與項目的人員都能獲得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月薪甚至可以達到當時大學教授一年的收入,而這全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挖到地下15000米

科拉超深鑽井的部分工作人員

和美國一樣,計劃面臨著重重困難,鑽頭每往下挖100米,周圍的溫度就會升高大約3℃,同時壓力也會隨著增加,長時間在高溫高壓的狀態下工作,使得鑽頭變得非常容易損壞。

而且幾公裡長的鑽杆自身重量也是不小的負擔,經過反覆的嘗試,選擇了輕鋁合金作為鑽杆材料,並量身打造了地質鑽頭,鑽探計劃順利展開。

從地表到7000米的過程都比較順利,隨後鑽頭進入到了一個相對脆弱的巖層中,在繼續下挖的過程中,周圍的巖石開始塌落,碎石卡住了鑽杆。

操作人員在提起鑽杆的過程中,鑽頭又意外掉落,這樣的事故不斷發生,也因此影響了鑽探的進度。

但在強大的資金支持下,經過好幾年的努力,終於迎來了首個歷史性時刻

1979年6月,鑽孔深度達到了9584米,打破了美國奧克拉荷馬州Berthar Rogers超深鑽孔保持的世界記錄,從此鑽頭每前進的1米,都是在創造歷史。

但這並不容易,隨著深度的增加,溫度升高也越來越快,據當時工作人員統計,12262米預期溫度為100℃,但實際達到了180℃,在如此高溫下人類已經發現的大部分金屬,都成了軟柿子。

鑽頭快速磨損,沒用幾下就報廢了,需要從將近1萬米的深度升上來,換好再下降繼續鑽,這一來一回就需要7、8個小時,而這樣的重複每天都要進行很多次。

成功進入1萬米巖層後,鑽頭和鑽杆的自重超過了200噸,加上周圍巖石的摩擦力,鑽杆被擰斷了好幾回。

為此,蘇聯專家開發出了不依賴地面馬達,可以自動旋轉的牙輪鑽頭,並使用衝洗液為鑽頭潤滑、降溫和帶走巖石碎屑。

這些都在不斷加重人力物力的負擔,好在付出換來了收穫,1983年首次突破了12000米深度。

按照這個速度,很快能達到15000米的目標了,可之後的6年卻只前進了262米,之後受到國內政治、資金不足和技術原因等多重限制,鑽探工作最終停留在了12262米

但鑽探過程中收穫的各個深度的巖心標本,為地質學家研究地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研究持續了數年,直到2006年因資金耗盡結束。

封死科拉超深鑽洞口已經生鏽的金屬帽

上面的深度還寫錯了

後來,2003年美國重拾莫霍計劃,改名為「綜合大洋鑽探計劃」,2004年我國也參與其中,而此時的目標已經不是挖穿地球,而是為人類研究地球變化、了解海底世界、勘探各種資源開闢一條新途徑。

2008年卡達的阿肖辛油井抵達了12289米,首次打破了「科拉超深鑽井」的記錄。

2011年庫頁島的Sakhalin-I油井又成功突破了12345米,不過以垂直深度來看,科拉超深鑽井還是最深的那個。

已成廢墟的科拉超深鑽井

地球究竟能不能挖穿

科拉超深鑽井是地球上最深的人造物,但這一深度和地球半徑6378千米相比,只佔到了0.19%。

而且根據測算地球內部的溫度,可以達到6000℃,以人類目前擁有的科技和材料是無法承受這樣的高溫的。

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說不定哪天科學家們就發明出了,可以抵禦高溫高壓的強悍材料,但科學家們卻說:即使未來人類可以挖穿地球,也不能這樣做

因為地球內部有大量滾燙的巖漿,如果大量噴出,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地球是一個密封的球體,挖穿後壓力勢必會有所改變,地球自轉會隨之變快或是變慢,這將會導致怎樣的後果,誰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如果挖穿能掉去另外一邊嗎

雖然挖穿地球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發生了,但幻想一下高速旅行還是可以有的。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最簡單的狀況,沿著地球的自轉軸打洞,這樣就可以忽略地球自轉的影響,在洞的兩端緊緊扣上蓋子使洞內真空,這樣就不用考慮空氣阻力,假設地球是密度均勻的球體,而且洞壁完全隔熱,然後出發!

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1g(約9.8m/s ),隨著不斷的深入引力逐漸變小,加速度也隨之逐漸變小,但同時下落速度在不斷增加。

到了地球中心,引力為0,但此時速度已經達到最大值,所以可以衝過地心,向另一端飛去。

越過地心後,受到和運動方向相反的引力,所以開始慢慢減速,隨著離地心越來越遠,引力逐漸增大,使得到達洞口另一端時速度降低到0。

於是受到引力影響會重新下落,飛回原來的洞口,然後不斷持續這個過程。

如果把洞換到赤道,那自轉就無法忽略,水平方向上就會有一個速度為464m/s的力(自轉線速度),受到這個力的作用,不可避免的就會撞到洞壁上,在完全彈性碰撞的情況下,這種碰撞就會持續不斷,一般人都是受不了的。

況且實際情況更加複雜,跳進洞裡究竟會經歷什麼?還是讓勇敢的人先跳跳看吧。

文章來源於費米科學,轉載旨在分享。

相關焦點

  • 如果我們一直向下挖,會挖穿地球嗎?
    人類在地球生活了數百萬年,從我們對地球產生研究之後,曾就有人提出疑問,地球到底有多厚,地球的中心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們一直向下挖,到底能不能挖穿地球。如果我們從地殼開始向下挖地下都有什麼?地下一米,這裡是地鼠居住的深度。地下2米,是普通墓地埋葬的深度。地下4米,這是法老圖坦卡蒙陵墓的深度。地下12米,這是目前發現尼羅河鱷魚挖出的最深的洞穴深度。地下18米,這是普通防空洞的深度。
  • 如果從地面挖洞,一直挖下去能把地球挖通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如果從地面挖洞,一直挖下去能把地球挖通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去歐美旅遊過的人很多,去歐美的時候得坐飛機,還可以坐輪船,不過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到達,有的人就腦洞大開,想直接從地表開一個洞,打通地球,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是更近了麼?
  • 地球能被挖穿嗎?為何挖到一萬米就停止了?是發現了什麼?
    人們不僅能在陸地上愜意生活,更可以下海去探尋新鮮世界。眾所周知,就海洋來說,我們所勘探的領域僅僅是皮毛而已,最深處的海域是什麼樣子至今還是謎團。而拿陸地來說,如果我們從地表去挖,能挖多深呢?能一直挖下去嗎?我們能想到這樣的趣聞,別人也能想到。其實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嘗試過。二十世紀,是美蘇爭霸的時間段,當時兩國為了較勁,可以說是十分離譜。無論是軍事,還是航空,兩國都要爭個第一。
  • 如果馬裡奧從日本挖一個洞,能直著挖到裡約嗎?
    如果馬裡奧從日本挖一個洞,能直著挖到裡約嗎?裡約奧運會閉幕了,按照慣例,下一屆奧運會的主辦方東京在閉幕式上準備了8分鐘宣傳短片和演出。短片的一大亮點,就是趕不上閉幕式的安倍首相在哆啦A夢和超級馬裡奧的幫助下跳進了東京的一個管道,從地球對面的裡約鑽了出來。所以……我們當然要算一下這是否可能了。【東京真的在裡約對面嗎?】
  • 《迷你世界》水底一直往下挖能挖到什麼?沒想到最後是這樣的彩蛋
    所以,今天筆者為滿足大家的"好奇心",順著水底連著挖半小時,看看究竟能遇見什麼吧!首先,找到一個"水池子",拿出鑽頭攻擊一下,沒想到魚直接就"game over了"。緊接著,沿著水池中心開始向下挖,在挖了十幾層的時候停下來。安置一個火炬,發現由於仍然存在水流,導致火炬無法正常點燃。
  • 在地面挖洞,如果一直挖下去能把地球挖通嗎?
    在地面上挖洞可以,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美國和前蘇聯都挖過,後來都停止了,因此,要把地球挖通好像是不可能。地球的結構,地球的平均半徑大約在6300多公裡,我們主要來看一下地表向下,巖石圈它是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地殼向下近33公裡第一個莫霍面,巖石圈的平均厚度100公裡左右,這部分是固體地球部分,經過這裡到了軟流圈,這是100公裡下的上地幔,上地幔的深度在33--980公裡左右,下地幔在980--2900公裡左右。
  • 如果把地球挖穿,會對它造成什麼影響?人類還能繼續生存嗎?
    能否將地球挖穿提起挖穿地球這個理論,大家肯定會想到蘇聯曾經嘗試過挖穿地球,因為蘇聯和美國曾經進行一系列的戰爭,什麼都要比較,美國登陸月球後,前蘇聯則想要挖穿地球,當時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等,蘇聯為了能夠碾壓美國開始了挖穿地球的道路。
  • 蘇聯的「挖穿地球計劃」,在地下10公裡發現了什麼?為何忽然停止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地球是一個有層次感的球體,從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越往地下,溫度就越高,這是人類無法接觸的地方。蘇聯的「挖穿地球計劃」,打算挖到哪裡去?所以,基本可以確定,蘇聯人的目標是挖到20公裡以上。在那個時代,蘇聯和美國一直在較勁。美國開始的核武器研究,蘇聯幾年時間跟進。蘇聯搞出了衛星,美國直接把人送上了月球。蘇聯連輸兩局,在上天方面全面落後,只好在入地方面加緊努力,想要有所突破。
  • 挖個洞一直挖能不能挖穿地球?蘇聯曾做過一個實驗,真相讓你信服
    學過地理後,你一定會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在地上挖一個洞,一直挖一直挖,會不會挖穿地球呢?會不會見到地殼人呢?其實,不只有你好奇,蘇聯的一夥科學家還真的這樣做了。二戰後,戰勝國國力恢復的差不多了,開始尋求更大的刺激。
  • 盾構機垂直向下挖,能挖穿地殼嗎?能不能挖出一條隧道來?
    在地核和地殼之間就是厚厚的地幔,地震波在地幔中傳播速度比較均勻,我們現在知道了從地殼到地幔再到地核,隨著深度不斷增加,溫度也是不斷增加的,所以這就對各位挖穿地球的偉大計劃產生了巨大的威脅。理論上能挖穿地球嗎?挖穿地殼的可能性存在嗎?
  • 若一直向下挖洞,人類能挖到地球核心嗎?有人開展了這樣的工程?
    我們人類一直生活在地球上,那麼地球就成了人們研究的對象。那麼想要研究地球就得弄清楚它的結構,才能再進一步的研究它。地球的直徑在12756公裡,基本的機構就像雞蛋一樣,最外層就是很薄的皮,中間是地幔,再往下就是核幔邊界。
  • 蘇聯曾經準備挖穿地球,為何挖到一萬多米後,便不敢再挖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在科拉半島和羅偉的交界處選擇了一個地點,隨後開始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地底挖掘計劃,這個計劃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當時在蘇聯不惜血本的情況下一直挖到了12263米的地下,達到了人類歷史鑽井最深的記錄,據說當時打井的鑽頭在繼續挖的時候都變軟了。
  • 地球的地下世界是什麼樣的,一直向下挖會看到什麼
    如果我們向下挖都會看到什麼。挖到一米是地鼠居住的深度。挖到兩米普通墓地埋葬的深度。地下3米蚯蚓居住的深度。地下4米法老圖騰卡蒙陵墓的深度。地下6米普通金屬探測器範圍的深度。地下8米老舊樓房建造時的地基深度。地下12米尼羅河鱷魚挖出的最深洞穴深度。地下18米普通防空洞的深度。
  • 地球的地下世界是什麼樣的,一直向下挖會看到什麼
    如果我們向下挖都會看到什麼。 挖到一米是地鼠居住的深度。挖到兩米普通墓地埋葬的深度。地下3米蚯蚓居住的深度。地下33米倫敦地下牧場深度。地下40米世界上最深泳池深度。地下85米德林庫尤地下城市深度。地下105米基輔阿森納地鐵站深度。地下115米英法海底隧道深度。地下120米世界最深樹根深度。地下115米薩拉鹽礦酒店深度。地下212米世界最深的馬拉松賽道深度。
  • 挖穿地球計劃:美國挖了9583米,蘇聯挖了1.2萬米,為啥都沒成功?
    挖穿地球計劃:美國挖了9583米,蘇聯挖了1.2萬米,為啥都沒成功? 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中葉,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在各個方面都在進行著激烈的博弈。大到核武器、宇宙飛船、登月等高新科技產業,小到一顆螺絲釘,雙方都糾纏不休。雖然兩國沒有爆發正面的戰爭,但是冷戰卻讓全球都聞到了窒息的氣味。
  • 為什麼挖到深處再也不敢挖了
    可能就是你們家都埋在這棵樹下面吧,也挺好的啊,而且樹有生命的,就感覺靈魂能附著在這個樹上的感覺,而且家人都在一起。經常有人往咱們家塞傳單嘛,問咱們「家族葬」怎麼樣,呵呵呵!好繼續往下挖,4米是圖坦卡門墓的深度,比想像的淺很多是吧,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深的螞蟻窩的深度,是一種叫做「黑長蟻」的螞蟻挖的窩。
  • 人類能不能「挖穿」地球?蘇聯挖了24年方才得到答案
    ,材質當然是不一樣的,而地幔也能分為很多層,內核當然也是如此,但人類畢竟沒有去過地核當中,還沒有辦法見識一番地核的美景!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但是對於這個家,按照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顯然還不能充分地了解,人類連地球表面的海洋都沒有探索完畢,又如何能去到地下探索真正的地球呢
  • 蘇聯人「挖地球」的驚人計劃,為何挖到12262米最後終止了?
    有一個成語叫「上天入地」,就形容了人們最感興趣的神秘之處,天空和地下。如今,人們已經做到衝出大氣層,甚至還能在月球行走,但是不是就忽略了向下探知我們生活的地球呢?答案是否定的,早在冷戰時期,蘇聯就已經嘗試往地下研究了。在當時的蘇聯,做什麼大事都是為了與美國對抗,科學勘探也不例外。
  • 美國鑽地殼?蘇聯:那我們就挖地球!為何挖到12262米卻停止了?
    提到蘇聯,那麼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因為在二戰之後,美國和蘇聯兩個人就開始成為真正的對手,開始真正的冷戰,在二戰的時候,日本作為戰敗國,已經沒有資格跟蘇聯和美國對戰了,那麼只剩下美國跟蘇聯兩個強大的對手在暗暗的對拼,作為兩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得到對手的關注,當時美國說要鑽地殼,俄羅斯說要挖地球,就是因為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到兩個精彩的對決。
  • 挖鼻屎一時爽,一直挖一直爽
    鼻 屎 為什麼挖鼻屎能脫穎而出? 一般鼻孔的直徑是 0.8 cm~1 cm 再加上能屈能伸的軟骨結構 從小拇指到大拇指 都能完美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