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爛片的天花板,連好萊塢爛片的地板都摸不到

2021-01-12 搜狐網

  《魔獸》熱映了幾天後,評價也開始走向兩極化。

  普通觀眾還是幸運的,你們已經避開了看到極端爛片的可能。只希望那些不斷接觸極端爛片的電影界同行,還能保持正常的審美及價值觀,還能等到華語電影精彩紛呈的那一天。

  文/電子騎士

  我發過這樣一條微博:「發現好萊塢爛片與國內爛片的最大區別是:前者是你能看出這裡不好那裡有問題,此處過火別處薄弱;後者讓你驚嘆——居然處處皆爛得如此千瘡百孔渾然天成,好像面對一隻爛透的水果,想嘗一口都無從下嘴,唯有全部吐掉還得漱口!(我指的不是那種無名之輩的小爛片。)」很快轉發就超過了300次,點讚也有100多——對於一個小V來說,這已經是很高的轉發量了,可見網友確實深受國產爛片之苦。

  雖然一直不太喜歡用「爛片」這個詞來形容一部電影,覺得它太粗暴、簡單、情緒化,有種否定一切的味道。但有時,除了它你還真找不到合適的詞來代指那些粗製濫造、邏輯混亂、情節幼稚、表演誇張的眾多華語電影以及部分好萊塢影片。

  國內電影爛片如雲,看到一部好片的難度,不亞於沙裡淘金。

  好萊塢爛片,爛得有跡可循

  去年放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捉妖記》、《煎餅俠》三部電影口碑和票房都非常好,讓人覺得眼前一亮,華語電影似乎終於出現了一個「小陽春」時期。但認真評價,這三部電影也沒出色到何等超凡的地步。

  今年接連出現的爛片,《三打白骨精葉問3》、《奔愛》、《我的特工爺爺》、《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等等,足以說明所謂的國產電影「雄起」只是炒作,未來大家依然得繼續看爛片,在成堆的爛菜裡挑幾片相對新鮮的葉子。

  好萊塢出產的爛片其實也不少,但他們的爛片一般都有跡可循:無名的導演和主演,最多有一兩個二三線演員充門面;成本都比較低,上映前沒什麼宣傳;科幻、奇幻、動作、恐怖等類型電影是好萊塢爛片的重災區……好萊塢的爛片,看看海報、預告片和劇照,基本就能分辨出來。這些爛片爛的路數也很一致——缺乏創意,到處是俗套,平庸乏味……而華語電影就有所不同了,爛片的風格路數千奇百怪。

  華語爛片,爛得你無可奈何。

  我們平時在院線看到的「好萊塢爛片」,其實往往是電影某方面有較大問題,導致觀眾看完覺得不過癮,對不起「好萊塢大片」幾個字。比如,迪士尼斥巨資拍的《異星戰場》、《獨行俠》,二者都是故事無聊浮誇的典型,屬於沒做好的流水線產品,讓人有在法式高檔餐廳裡吃了麥當勞漢堡之感。

  真正的好萊塢爛片,國內觀眾其實很難在影院看到,即使在北美,這些爛片基本上都是口碑票房雙雙慘敗:一個導演連拍兩部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影片,他就很難再找到電影公司投資。當年,在《特洛伊》和《海神號》兩部影片接連失利後,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到現在都沒片子可導。著名演員連演爛片也會影響其職業生涯——你看,現在的凱奇叔混得多慘,什麼小爛片都得接。

  好萊塢那些爛到家的片子,多半都是在影碟市場騙錢的。美國有個公司叫「收容所」(The Asylum),專門出品各種山寨垃圾電影:人家拍《變形金剛》,它就拍《變形機體》;人家拍《我是傳奇》,它就拍《我是結局》;人家拍《史前一萬年》,它就拍《史前一億年》;人家拍《環太平洋》,它就拍《環大西洋》……每部影片的成本基本不到100萬美元!它的片子不會上院線,直接發行 DVD影碟,專門靠粗製濫造搶快,傍著剛上映的大片賺錢。

  特效「感人」的大爛片《環大西洋》。

  這種爛片,屬於徹頭徹尾的垃圾,毫無營養,除了騙錢外也別無追求——現在國內很多影視也都是這個路子,不過大部分都沒有這份直撲你錢包的匪氣,它們還要遮遮掩掩,偶爾用情懷自我偽裝。

  在好萊塢,有些導演確實想好好拍電影,但無奈水準或成本、技術等方面有限,拍出來就成了爛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導演艾德伍德。此君空懷一腔愛電影的熱血,生命不息拍爛片不止,惜乎眼高手低,後世視為笑柄。他最著名的一部電影叫《外太空第九號計劃》,涉及到政府隱瞞真相、核危機、超越地球的外星文明等主題。遺憾的是,艾德伍德沒有能力把握這樣的電影,結果只能是正劇變鬧劇。

  但當你看完蒂姆波頓拍過的那部叫做《艾德伍德》的電影,你可能會為這位爛片大師感到悲涼——今天那些爛片導演,遠遠達不到艾德伍德的境界。

  《外太空第九號計劃》導演的野心很大,但是卻沒有能力把理想中的東西拍好。

  華語爛片,爛得鬼哭神嚎

  臭名昭著的《小時代》、《梔子花開》、《何以笙簫默》,再加上從前的《大話天仙》、《越來越好之村晚》等,如果你以為這些就是華語電影爛片,甚至最爛的一批,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真正的華語爛片,多數觀眾都看不到。

  如今,中國每年會出產華語電影800多部,其中只有不到300部能進院線。那些拍攝完成取得龍標的電影還算有基本的品質。

  早先在媒體工作時,幾個媒體朋友一起應邀到一家影視公司,去看一位頗有名氣的香港導演的新作。片子是部喜劇,可大家都看得鬱悶。經過似乎很漫長的一個半小時,大家一邊走出公司,一邊低聲吐槽。大家公認的影片中最有趣的情節是:還沒有做特技的演員吊著威亞鏡頭。

  我也曾去好萊塢電影公司在中國的辦事處看過即將上映的大片,有些電影也有特效未完成的部分,但即使這樣,你也能感覺到大片的氣氛和震撼力。

  雖然有不少人批評《魔獸》賺情懷錢,但它仍然是一部合格的好萊塢商業大片。

  在影視公司工作,你會接觸到大量劇本,成品或半成品的小片子。有些會在不經意間把你雷得外焦裡嫩。即使有些熟手寫的東西並不差(我們一般稱其為行活),但其平庸、乏味,更讓你覺得既不好全盤否定,又實在找不到什麼閃光點值得去推進項目。這種不上不下、改無可改、咽不下去吐不出來的感覺更難受。

  故作深沉也是國語爛片一大特色。閱片時,我曾看過某位留學歸來且身在香港的女導演的片子。那兩個小時,我深切體驗到什麼叫如坐針氈、魂不守舍——這部影片風格之散漫不羈,遠超安東尼奧尼;節奏之遲緩跳脫,不讓安哲羅普洛斯。總之,就是一個女孩,在香港或澳門走來走去,見到各種人,參加各種派對,和男友、家人聊來聊去的「沒有故事」的故事。像紀錄片,又像文藝片,或者更像家庭錄影帶……

  聽著影片中角色漫無邊際、似是而非的囈語,那些不知所云的爭吵,我忽然想起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文森特加洛在坎城電影節上遭遇噓聲一片的《棕兔》。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的評價是:「看它還不如看我的結腸鏡檢查。」

  文森特加洛的電影《棕兔》當年在坎城遭到了災難性的評價。

  普通觀眾還是幸運的,你們已經避開了很多看到極端爛片的可能。我平時儘量避免去院線看爛片,或許,這是職業帶來的心理創傷。只希望我和我的同行們還能保持正常的審美及價值觀,還能等到華語電影精彩紛呈的那一天。

http://cul.sohu.com/20160612/n453897624.shtml cul.sohu.com false 綜合 新周刊 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65643147&src=3&ver=1&signature=OOOfjK2tw47*yz-yoNtNxSYatKF33prGjRwnOrzSDXnFD-su3Qka44SbJt66xNds64wuRg1rueYwr8vc3XdNXuDgan-XRrLgwUP11Ydfunm7GU1lQuU3SokOnt1UGY8Ot0wqAhunLu7r6hqMeCQNuu8YgxNimORnyYvf87EOyk4= report 3961 《魔獸》熱映了幾天後,評價也開始走向兩極化。普通觀眾還是幸運的,你們已經避開了看到極端爛片的可能。只希望那些不斷接觸極端爛片的電影界同行,還能保持正常的審美及價

");}

相關焦點

  • 內地市場成好萊塢「爛片回收站」?
    《環太平洋》、《速度與激情6》、《驚天危機》等好萊塢大片在北美市場遭遇票房滑鐵盧,在中國卻賺了個盆滿缽滿。中國有望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電影市場。照好萊塢近年經驗,保住中國票房,電影就不會差,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都在想方設法打入中國市場。
  • 《巨齒鯊》票房過億,這是好萊塢為內地觀眾精心特製的一部爛片
    今天三部新片上映,《愛情公寓》票房領跑,輕鬆過3億,而黃渤的《一齣好戲》表現的中規中矩,而中美合拍的電影《巨齒鯊》票房也過億,這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驚悚片不過李冰冰近年來雖然參演了歐美的電影大片,但是爛片的程度越來越密集,像《謎巢》這種爛片豆瓣評分3.5,除了最後有幾個特效鏡頭外,幾乎是全程廢話,給人的感覺就是為了最後的幾個鏡頭拍的一部電影。至於《巨齒鯊》,這是一部不需要劇情的電影,就像《愛情公寓》不需要劇情,因為賣的是情懷,即便是原班人馬聚集在一起瞎扯淡,有觀眾願意看,願意買單,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好萊塢大片上演美國大兵北極基地拯救俄總統,普京幽默回應:爛片
    普京被俄羅斯的記者給「套路」了,免費給好萊塢大片《冰海陷落》打了廣告,儘管他對影片的評價是「爛片」。普京聽完記者的劇情介紹,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微笑著展現他的幽默,他回答道:「這太超現實了吧,美國送給烏克蘭的兩艘小軍艦都無法穿過刻赤海峽,還想讓美國潛艇進入我們的基地?一聽就是爛片!」
  • 豆瓣十大爛片,每一部都是極品,能看完算你厲害!
    說到優秀的電影,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說出一大堆廣受好評的電影。然而今天讓我們反其道而行之,盤點豆瓣評分最低的十部爛片。 看了這十部爛片後你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下面我們開始盤點一下豆瓣評分最低的十部爛片,沒有最爛,只有更爛,前三部爛片真不是一般人能看完的。
  • 大浪淘沙:2019年十大爛片盤點
    就這個橋段,連郭敬明早800年都不用了。回顧一下最近幾年成龍的作品——《機器之血》《天將雄獅》《功夫瑜伽》《鐵道飛虎》《絕地逃亡》,每一個都是一言難盡。也就《英倫對決》這部外國人導演製作的作品還算說得過去。 好萊塢的爛片是一個套路,而曾經輝煌的香港導演,包括王晶、成龍甚至於周星馳、徐克,他們的問題則又是一個套路。
  • 尼古拉斯凱奇:顏值演技在線的「爛片之王」
    為了還債,尼古拉斯凱奇瘋狂工作,更是拍過無數的爛片,那金酸梅獎拿到手軟,被戲稱「爛片王中王」。如今的他,也成為世界上由於「作」變得最窮的十大明星之一了。早起的作品《黑獄風雲》、《最美時光》、《山谷女孩》等等都是他試水之作,從無名無姓的龍套到出境幾秒的配角,凱奇都嘗試了一遍。
  • <時代>評2016十大佳片爛片 登爛片榜首
    《X戰警:天啟》登頂爛片榜首  搜狐娛樂訊 近期,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2016年度十大佳片爛片。好片以文藝片為主,《月光男孩》獲得佳片榜首,而商業片則佔了爛片榜的主力。其中由布萊恩-辛格執導,「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X戰警:天啟》登頂爛片榜首,喜劇片《王牌賤諜:格林斯比》排在第二,扎克-埃夫隆主演的重口味喜劇片《下流祖父》位列第三。另外周杰倫打醬油出演的《驚天魔盜團2》、baby出演的《獨立日2:捲土重來》也難逃爛片名單。
  • 2018豆瓣評分最低10部爛片,3.6已經最高,第一爛片果然沒出意外
    好在久經爛片考驗的中國觀眾早已對此見怪不該,一句「我們還怕看爛片嗎」,說的椎心泣血。今天青玉便來為大家盤點下,2018年辣到大家眼睛的10大爛片,原來豆瓣評分4.0已經很高了。10.《臥底巨星》 豆瓣:3.6分作為兩位歌手主演的電影,你能有多高期待,很多人進電影院無非奔著陳奕迅與李榮浩的歌聲,豆瓣評分3.6已經高於預期了。
  • 奧斯卡影帝影后也演過爛片?經典形象差點一去不復返!
    人無完人,即使是好萊塢的最一線大牌的演員也會有爛片。可能不管他們得過多少獎,每個演員都會有「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時候。也許一個深受愛戴的女演員演了瑪麗蘇愛情片,也許一個動作明星會演青春劇。不管什麼原因,即使是好萊塢最好的演員都會有爛片,而這些電影會永遠被寫進他們的簡歷,在好萊塢被人提及。
  • 2018上半年國產十大爛片排行榜,你心中的爛片上榜了嗎?
    2018過半,國產片已為電影院貢獻了近百部電影,本次小成本製作的電影不在盤點範圍之內,接下來讓我看一下2018上半年國年10大爛片都有哪些上榜吧。第10名:《幸福馬上來》是由黃建新監製,馮鞏、崔俊傑執導,馮鞏、毛俊傑、牛莉、塗松巖、白凱南、張小斐、賈玲、嶽雲鵬、劉昊然主演的喜劇電影。
  • 電鋸人:電次口中的爛片,代表了太多意思
    與少年jump的其他男主角相比,電次無疑是個異端,坂田銀時和他比都屬於「主流」。從各種意義上來講,沒心沒肺且品味低級的電次都是一個爛人,此前測試中岸邊100分的評定就是對其「爛人」人設的肯定,而93話的他復活後依然發出「我還是喜歡瑪奇瑪」的感嘆,更是讓很多讀者頗感不適,怒其不爭。
  • 《虎膽悍將》:乏善可陳的爛片,布魯斯·威利斯也晚節不保?
    在好萊塢闖蕩了這麼多年,憑藉《虎膽龍威》系列的金字招牌,足夠好萊塢老牌動作明星布魯斯·威利斯混一輩子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布魯斯·威利斯的當打之年,他獲得了兩個特殊的榮譽:2007年,獲評英國雜誌評出的「電影史上最棒的20名警察」,美國《娛樂周刊》「影史25大動作英雄」的第一位。
  • 史詩級國產十大爛片排行榜,《逐夢演藝圈》竟排第二?
    票房:1371萬爛片指數:★★★☆☆上榜理由:整部片子看下來會讓人感覺像是從梔子花園中走過。真的是一部有著梔子花氣質的電影。電影的演員、光線、道具全部都緊扣主題沒有任何突兀的地方。爛片指數:★★★☆☆上榜理由:真的是一部必然會召來無數吐槽的電影,各位主演在表演方面也幾乎毫無亮點,該裝X的裝X、該花瓶的花瓶、該打醬油的打醬油,再加上故事本身也幾乎毫無新意和亮點,在特效處理方面完全抄襲好萊塢沒有絲毫創新,真的只能說是一部只比一塌糊塗好上那麼一點的電影。
  • 郭敬明獲「金掃帚」獎三項提名 或成「爛片之王」
    郭敬明獲「金掃帚」獎三項提名 或成「爛片之王」 金掃帚獎是華語電影史上首個評選最差影片的獎項,其中,郭敬明高票入圍三項大獎,有望成為「最大贏家」。不過,郭敬明似乎並未受到影響,昨日如期出席《小時代3》在上海舉行的定檔發布會。他還在微博上宣布,新片將於7月17日上映。
  • 2018年度爛片寶座,誰才是真正的「王」?
    如果去年的現在上映,嶽雲鵬還能正式給包貝爾交接「爛片之王」的獎盃。今日不同往昔,事實證明一切總會朝著那個XX的方向自然發生,這片去年沒上映,但包貝爾依然成功搶到了「爛片之王」。至於明年是誰,就讓這一切自然的發生吧···今年的國產爛片之王誕生了。請大家記住這部影片的主創的名字,知乎大V導演羅登,災難程度堪比畢志飛導演。
  • 上映3天票房僅2萬,網友:這種國產爛片還敢跟《狂暴巨獸》同日上映
    最近內地電影市場完全被好萊塢大片《狂暴巨獸》點燃了這部特效驚人的爆米花電影截至4月15號在內地上映3天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4.5億,而且電影的口碑也成上映之初的豆瓣6.6分上升到了6.8分,雖然說電影劇情無腦,反派智商為零。
  • 2016十大國產爛片一覽: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我們就將迎來2017年,在過去的一年裡你看過最好看的電影是哪部?現在,新周刊就羅列出了2016年十大國產爛片和十大國產好片,至於這個排名雖然有一些網友表示不認同,但整體沒有什麼異議,《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封神傳奇》確實沒什麼好說的,從開頭爛到結尾。
  • 華語電影與奧斯卡漸行漸遠 作品質量成關鍵
    奧斯卡與中國人漸行漸遠,除了暈倒的黃聖依,華語明星與本屆奧斯卡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聯繫。在明年前瞻上,海外媒體普遍預測提名將越來越開放,但中國則習慣性被忽視。  美國喜劇演員在頒獎禮上調侃「好萊塢都在看中國人的錢」,清晰地指明了好萊塢與中國的蜜月期關係,也讓外媒對中國導演發出評論,如果不抓住目前的好時機,還是用爛片回禮,將離奧斯卡越來越遠。
  • 2019年公認的四部「爛片」,能堅持看完一部算你厲害
    隨著電影行業的大力發展,國產電影多得簡直讓人眼目繚亂,但能夠真正帶領電影走向國際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爛到極致的影片,某些導演編劇心裏面只想著賺錢從來不去管影片的質量問題,以為請一個流量明星票房就穩了,但爛片就是爛片,你請的明星再出名,也改變不了涼涼的結果。
  • 豆瓣2.0,爛片之王的絕殺
    一切都要從1916年說起。因為此事,好萊塢創造了一個概念——「事件電影」。指由媒體和民眾持續參與討論,具有社會影響的的電影。《大白鯊》是第一部被記錄的事件電影,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其中有一部糅合了易裝癖,亂倫,同性戀等多種元素的電影,在那一年的電影市場上連浪花都沒拍響一下,就死在了岸上。但令人稱奇的是,一年後,這部電影成為了全美午夜場票房的無冕之王,默默收入了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