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 你說你是你自己?可是你拿什麼來證明你是你自己呢?這就好比「我是誰?」這類哲學問題,反正我是說不明白。
安逸的端午小長假過後,Albert準備給大家推薦點兒刺激的,這次就帶來了2018年科幻驚悚片 —— 《湮滅》。
之所以稱之為科幻驚悚片,源於電影故事雖然是以「外來生物」為主體背景的科幻題材,但實際上「驚悚」才是影片「內核」。
影片講述了一個「人非人,己非己」的故事,而女主角如何證明自己是自己呢?讓我們直接進入《湮滅》的影片介紹~
電影改編自《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湮滅》,作者傑夫.範德米爾憑藉該小說,成功拿下2014年星雲獎,打敗了同年入圍該獎項的《三體》。而電影則剔除了小說中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和支線故事,結合後兩部《當權者》和《接納》,把小說《湮滅》沒交代的謎題,在電影中具象表達出來,再加上視覺藝術上的呈現,可謂是美輪美奐,又不失文藝腔調。
影片故事背景定位於美國,主角是一位女生物學家 —— 麗娜(娜塔莉·波特曼 飾)。麗娜的丈夫是特種小隊中的一員,在執行一次「特殊任務」後便再也沒有回來,之前還堅持追查丈夫下落的麗娜也逐漸相信了丈夫已經犧牲的事實。然而,時隔一年後「丈夫」的突然歸來與回來後的離奇表現,使得麗娜原本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
為調查丈夫失蹤背後的真相,麗娜被迫參加了神秘組織Southern Reach組織的科學考察團隊,由組織領導人文崔斯帶領包括麗娜在內的五名女性科學家去探索研究美國領土境內一塊被檢疫隔離的生態災害區域 —— 閃光。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閃光」到底是什麼?它是不久之前墜落在此地的一枚「隕石」,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展到一片區域,並且還在不斷地擴大,但是否會對人類世界造成威脅目前還不得而知。因此人類對該區域先後秘密進行了11次的探索,但都無功而返,進入該區域的小隊也相繼「失蹤」,我們女主角的丈夫正是最近一次探索「閃光」的小隊成員之一。
就這樣一行五人為探尋「閃光」的秘密進入其中,而等待她們的將是噩夢般的一次旅程。
初入「閃光」,映入眾人眼帘的並非「外星生物」所帶來的「地獄」般的場景,反而是一片美麗、奇幻的「世外桃源」。
在此區域內,各種之前從未發現過的動植物使得眾人一陣驚嘆,在感嘆「神奇」之餘,一行人也體會到了此處的詭異 —— 「變態」的鮮花、鯊齒鱷魚、角長花朵的雙胞胎鹿等等。
電影中的科學家們對閃爍的本質也有許多推測(比如高維空間。但其實,電影中導演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信息告訴我們它究竟是什麼了。首先影片開始,調查員問Lena她是如何活下來的,這裡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她所帶的食物只夠兩個星期,但她卻在裡面待了一個月。而電影之後,Lena從進入到出來的時間在她視角裡也是差不多兩周(離開同伴的時候是第六天,加上兩天到海岸,然後到摧毀燈塔)無論怎麼算都無法得出一個月的結論。所以這裡隱含的信息是,閃爍裡的時間流逝速度和外界是不一樣的。
再加上之後眾人遇到的形形色色的「DNA折射體」以及自己身體上的變化,才得出了一個關於「閃光」的大膽猜測 —— 在「閃光」裡,所有的有機生物的DNA,都被「閃光」外側的薄膜所折射,從而造成了物種之間的克隆,變異,以及解構、重生。
所以,「閃光」實則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實驗場」,它有著自己的自然法則、試驗著生命形態的多樣性;同時「閃光」也是一部「進化史」,影片初始就以「細胞分裂、變異、重組」為開篇,解釋了由單細胞生物演變到現在的過程,「閃光」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微型的「進化史」,其中所有的生物都在不斷地演變、嘗試不同的進化方向。然而「閃光」到底是偶然間到達地球或是被「人為」放置於此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這也不是電影所討論的方向。
書接上文,麗娜一行人就這樣一邊進行科學探索,一邊向目的地燈塔進發。看似美麗的「閃光」也逐漸露出了它的爪牙,隊員謝珀德先是被不明野獸殺死,其餘四人也被能夠模仿人類說話的骨面熊襲擊,險些滅隊。
在痛失三名隊員的情況下,隊長文崔斯隻身一人前往燈塔,而為了探尋真相的麗娜也相繼趕往燈塔。
抵達燈塔的麗娜首先看到的是一段錄像,我們從麗娜的視角可以看到錄像內容是麗娜的丈夫拉開磷彈自殺,而後一個與丈夫一模一樣的人出現在了鏡頭前,這就讓麗娜不得不聯想到前不久返回家中的丈夫到底誰?
這裡凱恩說了一句重要臺詞 —— 「如果從這裡走出去,你去找麗娜。」,他說話的對象當然是那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複製人」,這也就可以間接推斷出凱恩在到達燈塔時也進行了「複製」的過程。那他為什麼要選擇自殺呢,我們從對話就可以看出本體與複製體並非對立、無法共存的,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真凱恩感受到了自身的變異在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他不得不選擇自殺來中止這種變異。
這個細思極恐的消息也迫使麗娜必須進入燈塔內部,解開「閃光」的謎團。進入燈塔深處的麗娜首先看到的則是已經失了智的文崔斯,「它就在我體內」,文崔斯這樣說到,緊接著她便化作一團「能量體」,只剩下我們的主角麗娜一臉懵逼。這裡的「文崔斯」應該已經也一具是「複製體」,我們可以在影片當中看到麗娜初入洞穴時,文崔斯的「眼睛」還沒有進化出來。
之後的情節便是一臉懵逼的麗娜被這團能量體「滴血認親」,並對麗娜進行了複製。關鍵時刻「麗娜」選擇了用磷彈殺死「複製體」,從而一舉搗毀了燈塔,「閃光」危機也就此消除。
細心的觀眾可能發現我在此處對麗娜和複製體加了引號,源於對本片開放式結尾的其中一種解析,那就是真正的麗娜被磷彈燒死、摧毀了燈塔,逃出生天的其實是麗娜的「複製體」。
片尾的「真假莉娜」,有兩個推斷,既被「折射」的真麗娜逃了出去與複製出來的假麗娜逃了出來。由於Albert更相信後者,所以本文只對此推論進行展開。
之所以說是逃出來的是「複製體麗娜」源於以下幾點:
主要原因就是那枚磷火炸彈,照之前影片的情節,「複製人」阻止了莉娜逃出燈塔的行為,但到了引爆磷彈那一段,為什麼「複製人」瞬間懵圈,傻愣愣的站著讓麗娜燒死自己、逃跑了呢?這點很詭異,也不符合邏輯。另外「複製體」體自身著火,也不應該傻到自己走回巢穴,燒掉自己的巢穴。
所以合理的解釋應該是:莉娜和她的丈夫一樣,同樣選擇了用磷火自燃,影片中有一幕,是燃燒著的「莉娜」,用手去摸已經燒成碳的丈夫,這個舉動明顯就是在表達愛意。也就是說,燃燒中的「複製體」其實才是真正的莉娜,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所以在最後和死去的丈夫做一次告別,然後走進外星巢穴、和外星巢穴同歸於盡,解除了「閃光」的危機。
再到之後「麗娜」與丈夫「凱恩」重聚,兩人閃爍著猶如「閃光」似的瞳孔也證明了此時的「麗娜」是複製體,凱恩也正是之前出現在錄像當中的的「複製體」。
而對於「閃光」本身,觀者可能會認為這是外星生物對地球的一次入侵活動,實際上根據影片描述,「閃光」並不具有智慧,它只是一種與地球環境格格不入的外星物質,在機緣巧合之下墜落到地球,具有同化環境、變異複製使物種發生演變的能力。同時,「閃光」也是一次生物進化的「革命」與實驗。
《湮滅》影片本身開放式的結局就定下了會有很多種解讀的方向,燈塔雖被搗毀,「閃光」危機看似解除,但「複製體」分明已經滲透到地球當中,人類的命運又會何去何從呢?相片中的「銜尾蛇紋身」、「會說話的骨面熊」、「折射」、「湮滅論」、「凱恩為什麼痊癒了」等等,網上每種推論也都能有根有據、自圓其說,確實有意思,這種討論應該也是導演希望看到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湮滅》結局的其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