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基本力當中,引力是最弱的,但是引力有兩個非常大的特點,一是只有吸引作用,沒有排斥作用,二是作用距離無限遠;於是重力就可以無限疊加,從而超過其他三種作用力的整體效果。
我們知道,一個天體的引力強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塌縮成一顆黑洞,連光也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由於核聚變反應的減弱,引力會佔據主導作用,然後使恆星塌縮,就有可能在內部形成一顆黑洞。
在自然界中,人類發現的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分別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其中引力的強度是最弱的,比電磁力弱上10^36倍;比如磁鐵對一塊鐵的吸引力,就能超過整個地球對磁鐵的萬有引力作用。
電磁力的作用範圍也是無限的,但是電磁力存在吸引力的同時,也存在排斥力,大量正負電荷混在一起,整體就不再顯電性,電磁力的合力也就抵消了。強力和弱力只在非常小的尺度範圍內起作用,對宏觀世界沒有直接影響。
恆星在主序星時期,利用核聚變方式釋放大量能量,這股能量可以和恆星自身的引力相抗衡,從而達到一種動態平衡;一旦恆星的核聚變燃料消耗殆盡,核聚變反應大大減弱時,引力就會逐步佔據主導。
然後在某一時刻,引力徹底引起恆星內核塌縮,隨即發生反彈,以超新星的形式結束「生命」;最後就有可能留下一顆中子星或者黑洞,此時引力成為主導,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和引力抗衡。
原子也將被黑洞的引力壓碎,至於黑洞的物質形態,目前還是一個謎團;廣義相對論描述,黑洞奇點的體積無窮小,密度無窮大,時間和空間在這裡無限摺疊,一切靠近黑洞的物體,都將被吸入奇點。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