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學幽默畫評析:太陽與人類的生存密切關係,制蛋機的奧秘!

2020-12-06 第一眼心理學
1

漫畫家是怎樣來介紹太陽能的呢?請看這幅外國漫畫:太陽的光芒使太陽頗似一個大齒輪,由於它的轉動就帶動了大大小小許多齒輪,雖然沒有畫出太陽能有多少具體的作用,但把太陽的基本功能畫出來了,告訴我們,太陽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為我們工作!

我們欣賞一幅幽默漫畫就不能要求像一幅科技圖那樣詳細準確,應該著重看漫畫的立意是否正確,構思是否巧妙。在這幅漫畫裡,畫家巧妙地利用了太陽和齒輪的相似點,使得太陽與齒輪之間不僅有內在的聯繫還有外在的聯繫,太陽像個主輪,它在帶動各個齒輪運轉,這就相當巧妙有趣了。比喻就是一種相似點的聯想,把太陽比作齒輪的確還是新穎而又確切的比喻。

漫畫的右下角加上個簡單的小人,寥寥數筆增添許多生氣,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如果沒有這個人物,會如何呢?

2

一位家庭主婦一面看報一面搖孩子入睡。請仔細看看此畫的妙處,原來搖椅和搖籃連成一體。真是個聰明的媽媽,一搖兩得。

該漫畫是美國漫畫家海利·高夫的作品。50年代由美國《機械畫刊》首先推出《我要發明的東西》,由海利·高夫主筆,他把想到的許多奇奇怪怪的發明畫了出來。後來讀者也為提供素材和點子,以至他的專欄延續了 25年,後來彙編成冊《拍腦袋的發明》。這裡介紹的就是其中的一幅。

可以這麼認為漫畫家和科學家可說是「一家子」,至少可說是「近親」,他們都具有超前意識和創新精神。據說海利·高夫的有些設想後來真的得到專利變成產品投向市場。大部分構想儘管尚不能轉化為產品,但其異想天開,對開拓人們的思路,鼓勵人們創造不無啟迪作用。

在今天,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漫畫家如能在科技方面動動腦筋出出點子,沒準能創造出一些絕妙的新產品哩!

3

這是一幅科學幽默畫,為德國漫畫家朗格所作。它以工廠化,自動化為題材虛構了一個有趣的情節:工廠管理員發現制蛋機器的雞蛋傳送帶上竟出了「廢品——雞糞,非常惱火,得維修這臺制蛋機器了。然而,打開機器赫然入目的是卻一隻母雞,哇,「制蛋機」的主體原來是它!此為巧思所在。

該幽默畫妙處有三:

一是題材新穎。作者選材的確大不一般,釣魚、打獵、下棋等一些老掉牙的題材,作者概不問津,選材新就是第一妙處。

二是構思大膽。人們只知有製藥機、製酒機、制點心機,卻沒有想到過有「制蛋機」。勇於想像這是第二妙處。

三是含蓄簡練。這個構思完全可以處理成連環漫畫:管理員檢查雞蛋,發現雞糞、最後打開機器,亮出母雞——制蛋機」。原來如此,畫家卻畫成獨幅畫,照樣表達了巧思,沒有標題對話,留下許多思維的空間給讀者去琢磨。這就是第三妙處。

最後要說一句:幽默畫就是幽默畫,開個玩笑,請科學家們切勿當真!

相關焦點

  • 攝影漫畫評析:第三隻眼看世界,壯漢是這樣拍成的,搶個鏡頭先!
    攝影漫畫評析:第三隻眼看世界,壯漢是這樣拍成的,搶個鏡頭先!1這是一幅外國幽默畫,名曰《無題》,可謂一切含義盡在畫中,無須多餘的文字了。漫畫是一個有趣而又特殊的畫種,它不是客觀的如實的苒現,而是漫畫家對客觀認識後的表現,所以它往往更多地帶有畫家的主觀色彩,表現出畫家本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理解。這幅畫就巧妙地表現出漫畫家對相機的認識。請看,作者把鏡頭畫成一隻大眼睛,一般人也許難以理解,但只要有點攝影知識的人,一定會看懂此畫的妙處:它畫的不僅是相機的外形,而且畫出了相機的本質。
  • 上海科技館原創球幕電影《太陽的奧秘》震撼人心
    12月26日起,數字球幕影片《太陽的奧秘》《宇宙大冒險》、IMAX立體巨幕影片《美麗星球》和IMAX球幕影片《南太平洋之旅》等4部新片將在上海科技館科學影城上映,讓觀眾既能了解宇宙的奧秘,也能領略地球的美麗風光。其中,《太陽的奧秘》由上海科技館原創攝製,是該館創作的首部球幕科普電影。
  • 科學發現太陽有「終點日」,人類還能在地球生存多久?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可以說是人類如今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雖然這些年來,科學家們在不斷的加大對地外「可居住」天體的探索,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說我們
  • 草原「天眼」帶領中國兒童探索太陽的奧秘
    新華社發(楊子建 攝)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日電(記者劉懿德 魏婧宇)12歲的任佳俊總在思考100億年後的問題,他想知道那時候的太陽會不會變成黑洞。這個痴迷天文的男孩,1日和同學們一起來到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基地參觀,在這裡了解關於太陽的奧秘。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地球是目前人類在太陽系發現的唯一生命星球,在這顆星球上,不僅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物存在,而且還有智慧生命人類的存在。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認知,同時我們也初步開始接觸神秘宇宙的冰山一角。隨著人類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很難成為人類永久生存的家園。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
  • 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是一場關於時空的追尋
    01.地球到底有多小我們用「世界」來形容人類生存的範圍,我們常常感嘆這顆星球的廣袤,我們在這顆星球上生存繁衍、耕耘文明,我們曾經認為我們就是宇宙的中心,我們不斷探尋真理、探索宇宙,我們漸漸發現,我們這顆星球的渺小,它只是太陽系行星成員中不算大的一個,只是銀河系無數運行著的行星中的一員,而之於浩渺的宇宙,它形同塵埃。
  • 緯度與太陽高度角的關係,能這樣畫示意圖嗎
    在老師們日常教學、命題過程中,甚至是一些教輔中,經常用如下所示的示意圖來表示緯度與太陽高度角的關係:這樣畫太陽高度角對嗎這幅圖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如下:1.日地關係非常遙遠,太陽體積也非常巨大,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是平行光,而不是圖中所示的點光源的放射形態。
  • 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16課《太陽》知識點
    地球上的「黑暗」、「寒冷」都與太陽的發光、發熱有關,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現象的形成離不開陽光,動物和植物的生長也離不開太陽,既然沒有動植物,人也不能生存。第三句話既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又是對全文的總結,再次強調了太陽對人類的巨大作用。4.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 如何解讀太陽黑子與太陽磁場的密切關係?
    我們知道,太陽黑子是一種我們可以直接觀測到的磁場效應,即可以通過光譜的塞曼效應觀測到。讓我們慢慢回顧,然後一步一步地介紹。第一,這些分立的能級代表太陽的不同元素髮射或者吸收的不同的能量。(通過光譜我們可以得知太陽中不同元素髮射和吸收的一系列離散能量。)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太陽》微課視頻
    地球上的「黑暗」、「寒冷」都與太陽的發光、發熱有關,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現象的形成離不開陽光,動物和植物的生長也離不開太陽,既然沒有動植物,人也不能生存。第三句話既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又是對全文的總結,再次強調了太陽對人類的巨大作用。 4.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宇宙中還存在更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在地球經受過如此多的演化後,人類的誕生時多麼的不容易,但是人類卻在發展的過程中,給地球造成了許多不可逆轉的傷害。人類誕生以後,終於在今天,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後,走進了科技時代。人類開始探索世界萬物的奧妙,研究生物的奧秘和宇宙的奧秘。這是一條無盡頭的道路。不知道這個探索之旅會持續多久?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
  • 50億年後,太陽達到終點,到時候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洲的生態環境被人類的祖先大量破壞,原來的綠洲變成了沙漠,已經無法適應智人的生存,所以才不得不走出非洲,尋找新的綠洲。 由此可見,從人類誕生開始,其實已經開始對地球生態環境不斷破壞。只不過,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前,生態惡化的速度比較慢,而科技時代的到來,工業的飛速發展加劇了生態的惡化。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地球是目前人類在太陽系發現的唯一生命星球,在這顆星球上,不僅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物存在,而且還有智慧生命人類的存在。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認知,同時我們也初步開始接觸神秘宇宙的冰山一角。隨著人類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很難成為人類永久生存的家園。
  • 多維空間人類能生存嗎?這些定律解釋真相
    一些最重要的科學發現都是從詢問這個問題開始的一一一舉一個著名的例子,為什麼蘋果會從樹上落下來?為什麼月亮繞著地球轉?這類問題使艾薩克·牛頓洞悉了引力本質。在此處,舉這個例子是非常合適的,因為空間有三維這一事實與牛頓的觀點關係密切。17世紀80年代,牛頓論述說,類似地球的行星位於類似太陽的恆星的穩定的軌道上,要遵循最重要的定律之一一一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 世界能源漫畫評析:免油汽車累死狗,風能發電有妙招,沒電就沒勁
    世界能源漫畫評析:免油汽車累死狗,風能發電有妙招,沒電就沒勁!當然這只是一幅有趣的幽默畫,逗人一樂。此畫是一幅外國作品,沒有標題,倒使讀者開闊了想像的天地。說它是主人因石油漲價而出此下策也好,或說主人為了訓練愛犬跑步也好,但都表現了狗主人的聰明智慧。此畫的設計中有兩層次的巧妙構想:其一,是利用狗的奔跑來帶動汽車,作者巧妙地把健步器與汽車傳動聯在一起;其二,還要解決狗的動力,要狗跑還得給它物質刺激才行,對狗爺來說什麼高額獎金它也不屑一顧,其實一根肉骨頭就足矣!
  • 如果太陽不再發光發熱,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嗎?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能夠誕生人類,跟天上的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太陽是一顆恆星,它依靠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釋放出了大量的能量,而地球距太陽的距離剛剛好,可以獲得適宜的陽光和溫度,讓地球有了生命誕生的條件。
  • 地球為什麼懸浮在宇宙當中,是因為太陽嗎?
    在地球一直生存的人類,一直認為只要有重量的東西,假如沒有支撐的話,自然是會掉落,比如蘋果當成熟以後,會自然落體,那麼地球都已經存在的比人類都長,重量根本是很難計算的,所以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地球為什麼不會掉落呢?其實這一方面還是和引力是有關係的,地球上只要是物體沒有支撐,那是受到了地心引力的吸引,而這個地心引力就是在「下面」。因此只要是地球上生存的東西,就會往下掉。
  • 人類世界是虛擬的證據 為什麼人類世界相當於虛擬遊戲
    人類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人類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很多的問題都是值得思考的。有很多的問題一直等著人類去解答,世界到底是不是虛擬存在的,人類所生活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把人類世界說成是虛擬的也可以行得通。
  • 上古伏羲女媧圖,與現代人類DNA重合,難道古人早就知道身體的奧秘?
    科學家認為或許可以通過這幅圖解開人類身體的秘密,其中也蘊藏了中國古人的智慧。 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生以來,就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們人類到底是怎麼來的?
  • 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科學家稱這個需要人類自己選擇
    人類誕生之後,又經過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成長,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從此開啟了探索世界萬物奧秘,探索生命奧秘,探索宇宙奧秘的旅程。在這個不知道要多長的旅程中,人們經常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