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楊振寧不僅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生活中,他的情商其實也非常高,簡直和他的智商一樣高。
對於楊振寧先生的成就,網上流傳著一個比喻,用通俗形象的方式道出了他的貢獻。
阿基米德為人們開闢了一個可以居住的山洞。伽利略認為山洞太簡陋了,他挖了一個坑,想蓋一座房子。牛頓包工頭,帶著克卜勒,虎克,笛卡兒等一群小弟打下了地基。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包括法拉第在內的一批物理學家建造了一座美麗而完美的房子。然後克耳文說房子已經蓋好了,大家都住進去吧,已經很完美了,物理學家沒事幹了,就是天怎麼不晴呢,頭頂怎麼還有兩片烏雲?結果,烏雲的製造者馬克士威劈下兩道閃電,房子倒塌了。
馬克士威說:「蓋尼瑪的房子,目光能不能放長遠一點?」事實上,烏雲並不是由馬克士威製造的,但馬克士威方程組預言了光速不會改變。作為物理學界的老四,我們必須給他一份霸道的工作,那就是拆房子。因而包工頭愛因斯坦出現了,他先帶領勞侖茲等小弟,蓋了一層樓「狹義相對論」,後來他小弟都不用了,自己往上一個人蓋了一整棟樓!這棟樓蓋好了沒裝修,後來的科學家,什麼史瓦西啊,霍金啊,都是在愛因斯坦這棟樓上搞裝修的,霍金或許裝了一面牆。與愛因斯坦同時代的普朗克,波爾,海森堡等人,哦,另有愛因斯坦,他們蓋了另外一棟樓——量子力學,這些人一同協力蓋的,沒有包工頭領班,這棟樓現在看起來似乎更牛逼,而楊振寧,在這棟樓裡打了一個電梯井,用標準模型貫通了這棟樓。
這樣一位在物理學領域功勳卓越的偉人,在生活中,卻有著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一面,並不像俄羅斯那位2006年獲得菲爾茲獎的格裡戈裡·佩雷爾曼那樣,帶著神秘的面紗,蝸居一隅,與世隔絕,不食人間煙火。
格裡戈裡·佩雷爾曼是不是有點中國武俠電視劇裡西毒歐陽鋒的喜感!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出生於安徽省合肥縣城西大街四古巷楊家大院。
楊振寧的曾祖父楊家駒,在清朝當過太湖縣分管營兵的都司,離任後,安家合肥縣,祖父楊邦盛在李鴻章部下做幕僚,後染上鼠疫而亡,9歲的楊武之就跟隨叔叔楊邦瑞長大成人。
年輕時的楊武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一表人才。
1923年,楊武之考取美國公費留學生,就學於芝加哥大學,獲得數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之後,楊武之親自製定楊振寧的學習計劃。
楊武之的教育方式注重科學和人文教育並重。
在楊振寧已於數學方面表現出一定天賦的時候,楊武之卻請了一個歷史系的學生教授楊振寧《孟子》,楊振寧10歲時就可以熟誦《孟子》。
楊振寧天資聰穎,生性活潑。
他弟弟楊振平回憶道,楊振寧小時候去海邊撿的貝殼都與眾不同,楊振寧撿來的貝殼雖然不是最多的、最大的,但總是形態各異,花紋不同。
就是在這張照片後面,楊武之寫下了「振寧似有異稟,吾欲字以伯瓌」,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多年之後,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獎,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不能不說楊武之目光如炬啊。
這位倚壁而站的女子叫張景昭,和楊振寧同一年考入西南聯大。
張景昭活潑開朗,能歌善舞,是她第一次打開了楊振寧情感的大門,當年,楊振寧以學業為重,這段感情開始也就僅僅兩個月就無疾而終了,這主要是因為楊振寧有高度的自律性,他認為,如果過早地沉溺於情感不能自拔,那終將會耽誤學業。
楊振寧在美國芝加哥獲得了博士學位,並且考慮準備定居美國了,於是買了一輛私家車。
他自駕他的第一輛汽車,開始來往於家和普林斯頓。
這一點想法是不是和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過著一種「說走就走」的生活。
楊振寧的老師奧本海默說,楊振寧與李政道親密合作的景象曾被視為普林斯頓一道美麗的風景。
楊振寧情商很高,這是科學界公認的事實。
有一次,他在香港參加科學家論壇,有位科學家談起香港房價很貴,楊振寧說:「我現在也就住在清華大學給我準備的公寓,也挺好的。」
1950年8月,28歲的楊振寧與22歲的杜致禮喜結連理。
杜致禮曾是楊振寧在西南聯大附中教書時的學生,他們是在1949年的聖誕節長假期間在街頭邂逅的。
遇到之後,楊振寧便展開了對杜致禮的追求,那時,他經常邀請杜致禮去看電影,吃飯,於是兩人就結合到一起了。
杜致禮是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將軍的長女。她端莊秀麗,當時在紐約的聖文森學院學習。
楊振寧先生和杜致禮女士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半個世紀,他們一共生育兩男一女。
這是楊振寧全家福。左起,次子楊光宇,杜致禮,長子楊光諾,女兒楊又禮,楊振寧。
長子楊光諾,1951年出生。是一名美國電腦工程師,事業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次子楊光宇,1958年出生。他的工作是尋找宇宙中的小行星,並發現眾多的小行星,位居全球業餘小行星搜索者中第二,同時也是一名化學家,為國家作出了不少的貢獻。
女兒楊又禮,1961年出生。她的工作是醫生。儘管楊振寧的子女沒有他們父親那麼出名,成就也沒有那麼大,但他們仍然為之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楊振寧和翁帆。
西南聯大校友、翻譯家許淵衝曾贈詩道:「振寧不老松,楊帆為小翁。歲寒情更熱,花好駐春風。」楊振寧說:翁帆是上天賜給他的一份禮物,是他「甜蜜的天使」,兩人在2004年走到了一起,至今已將近20年了,這是科學界的一段佳話。
這位偉大的科學大師,物理學界的巨擘,如果撇開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眾多的光環之後,還原到生活中來,他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高智商和高情商,這也許就是楊振寧先生取得不凡成就的主要原因。
楊振寧是咱們中國人的驕傲,他是有史以來排名前15的物理學家(Quora評),與費曼、朗道奠基20世紀物理學的白銀時期,是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以後,20世紀物理學最卓越的設計師(弗裡曼戴森語)。
他是中國人才中的人才,他的偉大是歷史級的偉大。
楊振寧在富蘭克林學會排名前四,前三個已經逝世,唯一活著的是楊振寧。
在楊振寧獲諾獎以後60多年裡,有7個諾獎得主是因為找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預測的粒子而獲獎,丁肇中、希格斯就是如此。
楊振寧的後輩幾乎壟斷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論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部分60多年。
此外,有6個菲爾茲獎(最高數學獎)來自於對楊振寧方程的研究。
2000年,《自然》雜誌評選出了近1000年來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是唯一一位還健在並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
可以說,楊振寧是當之無愧的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是自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出類拔萃的設計師。
從他在中國的學生時代,到以後成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聖賢,一直喜愛並嚴格分析數學形式美,井以此思想為指引,致使他對物理學做出深遠和奠基性的貢獻:與李政道一起發現弱作用宇稱不守恆,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與羅伯特米爾斯一起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
楊振寧尋求數學美的氣概體現在他所有的研究工作之中,這使得他的計算工作變為藝術的縮影,使得他的深刻思考變為傑出的研究工作,這種風格使得他正如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一樣,在深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時能夠比別人看得更遠一些。」#楊振寧#
1983年,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其學習過程時,特別提到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劉薰宇先生是數學家,寫了很多容易理解、非常有趣的數學文章。我記得讀過他的一篇關於智力測驗的文章,我才理解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其重要的數學概念。」
劉薰宇是中國聞名的數學家跟教育家,他跟楊振寧的父親是同學。
劉薰宇很擅長數學教育,那個時代的中國科學大師基本上都受到了他的影響。
由此可見,一本好的數學書可以讓孩子們愛上數學。
楊振寧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為什麼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而與他一同獲獎的李政道之後鮮有成就,楊振寧說:「政道是一個極聰明的物理學家,吸收能力強,工作十分努力。但是,他的洞察力和數學能力有點差,所以1962年以後,雖然文章寫了很多,但並不特別重要,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可見,數學是一個科學家成功與否的分界線。當然,在目前的考試制度下,數學是決定一個孩子能否上大學或他將上哪所大學的關鍵學科。
2019年華為的一份年薪200萬招聘啟示上,此中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李屹、自於中科院數學所的何睿年薪分別為140-156萬和89-100萬!
所以數學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如何培養孩子從小對數學的興趣和思維?這是許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
再回到錢學森提出的問題:「這麼多年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一個的學術成就能比得上民國時期培養出來的大師。」
在中國條件這麼差的時候,為什麼反而出現一批大師呢?
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教材特別優秀?
這一套一共有三本書,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
劉薰宇化身馬先生,講解了一百多道題,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題目
第二本《數學趣味》
主要討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說萬物都是數學,通過世間一切事物學習數學是最快方法。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
劉燻宇真是科學家裡的一個段子手。其中的函數知識變成一個接一個的段子。孩子們愛不釋手。這真是一本培養孩子數學興趣的好書。
這本書適合小學生和初中生閱讀。它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課外自學。
所以,你可以給你的孩子看看這本啟發了世界上最傑出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
點下面的連結購買:世界最牛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價格也不貴,包郵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