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學理科才能成最強大腦?這位17歲文科生,詮釋了文學的力量

2020-12-03 雅雅媽媽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維裡都認為理科生比文科生強,只有學習成績不好的人才會選擇學習文科,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最強大腦》這檔節目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這檔節目中匯聚了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的學霸和天才。

《最強大腦》這檔理科生偏多的節目中,文科生沒有幾個,其中亮眼的文科生更是少之又少,就在大家都抱著文科生沒有理科生厲害的這個想法觀看節目時,一位名叫陳皓禹的選手打了所有觀眾的臉。

陳皓禹就讀於蘭州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從全國海選12萬人參賽,最後從中挑選100位晉級,陳皓禹的排名是72名。雖然他在的100名選手中所排的名次不高,但是一點兒都不妨礙他在節目之後的表現。

「龜文古蹟」這個比賽環節,眾多大神級選手採取抱團的方式對戰,因為陳皓禹是名文科生,所以沒人願意和陳皓禹組隊,最後這位年僅17歲的少年選擇了單打獨鬥。

在1V1 的比賽中,他做出了讓所有人震驚的選擇,他主動選擇了百強初始排名第三的鄭林楷,這在別人眼裡都覺得他無異於在自討苦吃,但是他並不在意。

陳皓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能力,就這樣他不斷地過關斬將,一步步晉級到了18強的位置。他更是在這個節目中一掃文科生給人的刻板印象,詮釋了文學的力量。

而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忽視了文學的重要性。在我們從小到大的學習生涯中,我們都離不開文學的薰陶,語文更是我們從小到大必須的科目,在語文課本中,我們能學習到很多經典的文章和古詩詞,而這些對我們的人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文科生只需將所要考的內容給背下來就行了,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在面對一篇文章和古詩詞時,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其中的內容。

文學對人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文學對人的好處卻是肉眼可見的。

陶冶我們的情操

文學對人的影響並不是表面的,它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變化是源自於我們的內心。通過看書,我們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對這個世界進行感悟,擁有無私、無畏的情操。

拓展我們的知識

讀書對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拓展我們的知識,從書本中我們能夠了解和體驗不同的人生,這對於我們有限的生命來說卻是無限的收穫。人的一生能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很少,所以通過書本就能幫助我們滿足這一切幻想。

讀書的人對世界的基本認識能夠得到很大的拓展,從書本中能夠領悟到不同的人生和道理,所以書本是我們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大工具。

所以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永遠都不要小瞧了文學和詩詞帶給人的力量,我們每一個人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都離不開小時候所學習的文學知識給我們打下的良好基礎。

我有一段時間嘗試過培養孩子讀詩的興趣,結果還沒給孩子讀幾首,他就不耐煩地跑了。後來詢問了很多家長,才知道,原來有更好的方法。

很多小孩對於家鄉以外的地方都充滿著幻想,所以我就給孩子準備了一張地圖,隨手指到了江蘇地帶,然後問他:「你知道這個地方有什麼神奇的東西嗎?」孩子搖了搖頭,眼神卻透露出好奇。

於是我接著說:

「這個地方有一座古城,當你從這裡經過的時候,一條很寬很長的大運河就從你的旁邊流過。一旁的池塘裡長滿了粉嫩的荷花,夏天的時候,這裡就會有許多漂亮的蜻蜓在花骨朵上面跳舞。」

雖然我講得沒那麼有趣,但是這樣新鮮的事物,是讓孩子非常好奇的,他就會對我所講的地方抱有一種嚮往。

之後我說:「你想看看那裡的景色是什麼樣子的嗎?你看!這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當我拿出這本書之後,孩子的眼睛全被書上的荷花、蜻蜓吸引住了。從那之後,我又給他講了大江南北各個詩人的傳世經典,結合地圖和書中當地的風景,孩子已經伴隨著詩歌,在想像中遊遍了千山萬水。

當他能夠慢慢理解詩詞的含義之後,他也會自己開始,從課本中、課本外的詩詞中找到不同城市的風光。他對詩歌的喜愛,簡直是肉眼可見地在增長。

相信有了興趣的基礎,我家寶寶會對詩詞越來越喜愛,之後我還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堅持下去,到時一定收穫滿滿。

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羅振宇「文科生」式自嘲成看點,《最強大腦》成得到App招聘會?
    此次來到《最強大腦》舞臺,對羅振宇來說可謂又是一場挑戰,作為「文科生」的他將與《最強大腦》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令人期待。首度觸電《最強大腦》,羅振宇「文科生」式自嘲引爆笑眾所周知,羅振宇是知識服務類應用得到App的創始人,自己也錄製過很多知識服務類視頻,與用戶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
  • 學理科不用記憶力?《最強大腦》天才少年楊英豪say no!
    《最強大腦》第五季,不僅是一部「燒腦大片」,更是一部「懸疑巨製」。尤其是進入團隊賽之後,每一場都驚心動魄、跌宕起伏。3月16日晚,最後一場團戰落幕,「山之隊」隊長王峰最終憑藉著最高積分問鼎「中國隊長」寶座。
  • 地理是文科還是理科,地理系收文科生的大學有哪些?
    雖然在高中階段,地理是文科生需要學的科目,但是在大學或者是教地理的老師都是屬於理科範疇的。地理到底屬於文科還是理科地理學是屬於理學的,在地理學下面再分為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等,地理學的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數學能力和物理能力,因為在學習期間要學習的氣象氣候學、水文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計量地理等需要強大的數學能力、物理能力做支撐。
  • 這7個理科專業,文科生也可以報,前途一片光明
    文科學生在報名時,可以選擇的專業面比較窄,只有一些語言類、師範類、管理類專業等,比較理科生,可以選擇的不那麼多,很多文科的考生都想根據自己的興趣寫專業,或者根據就職率來申請,但是不適合可以選擇的文科專業,所以反而想選擇理科專業,其實這個也不錯,今天介紹7個文科生也能選擇的理科專業,學者們
  • 文科生可選哪些比較偏理科的專業?一線老師:這些專業不容錯過
    文科生可選哪些比較偏理科的專業?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文科生可以選擇的專業的大致範圍:文科生可報考的學科門類主要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其中屬於文理兼收的有經濟學門類、管理學類、文學門類等。
  • 17歲的女科學家 打臉了你身邊的誰?
    最近,許多人被這名叫「李依庭」17歲高中生圈粉了。你可能要問,李依庭是哪位明星嗎?為啥會被一名普通高中生圈粉。但其實說到李依庭這位浙江杭州的17歲高中生,可是實打實的「跨界」學霸!她先後斬獲了「浙江少年文學之星」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的「優秀小科學家」。在不久前剛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李依庭作為浙江省的代表受邀前往上海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憑藉出眾的表現榮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
  • 《最強大腦》太凡了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最強大腦》這個學霸聚集地向來「刀光劍影」。學霸們功課優秀,「凡學」研習也到位,新一季節目簡直就是凡學盛會,凡爾賽定律在他們身上得到充分實踐應用。凡爾賽第一定律:先抑後揚,明貶實褒「高考成績多少分?」清華大學文照淳:「高考發燒了,考得不是特別好,689分。」
  • 文科生報考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英語、地理、歷史哪個專業好?
    很多同學報專業時,喜歡報自己在中學期間相對擅長的學科,認為學得較好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 這個認識,既正確也不正確。所謂正確,是因為感興趣確實有助於一個人學好一門學科。所謂不正確,是說,學得好未必就一定是因為自己感興趣。但是,高考報志願時,首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無疑是正確而重要的一個考量!
  • 最受文科生喜愛的6個熱門專業,工資高、好就業,高考志願可填報
    對於文科生來說,可選擇的專業不多,仿佛沒有理科生出路好。其實不然。理科有理科的優勢,文科也有文科的優勢。在眾多的專業當中,有很多熱門的專業文科生可填報。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最受文科生喜愛的6個熱門專業,工資高、好就業,高考志願可填報。1. 新聞傳播專業新聞傳播專業一直以來都非常的紅火,招生分數都不低。新聞出版業是公認的朝陽產業。
  • 解密《最強大腦》裡的奇人小夥子 最強眼力可以訓練
    網上說,這位小夥子,能夠在4.5萬個小色塊組成的巨大魔方牆中找出唯一不同的那1塊,還說他是超級「找茬王」、世界最年輕的記憶大師。  昨天,記者也湊熱鬧,去網上找來視頻膜拜了一下這位超級找茬王。  上周五,他參加了江蘇衛視一檔叫做《最強大腦》的科學節目,「像素眼」的綽號,就是從這個節目來的。
  • |數學|化學方程式|文科生|理科
    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超級數學建模我要在理科的大腿上寫下一個慘字超模君我作為一個理科生,又被世人稱為「理科·莫得感情·口才不好·標配格子衫眼鏡·不修邊幅·沒有頭髮·生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學科眾所周知理科生的禿頭都是因為學習,實際上,說對了。物理好玩吧?感受事物變化的規律,體會綠色大自然的美妙。嗯?自然還沒美妙快樂嗎!小滑塊讓我告訴你,醒一醒!
  • 6個文科生也能報考的「理科專業」,前途無量!
    每年到報考季節,文科生家長最迷茫的就是不知道選擇什麼專業?在大部分家長觀念裡,文科生挑專業,無非是語言類、經濟類、法學類、管理類、師範類。今天宇宬老師幫大家總結,6個文科生也能報考的理科專業。兼收文科生高校:西南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02數字媒體技術屬於計算機學,別人碼農是懂計算機就行,這個專業不僅要懂計算機,還要兼顧美學,也是沒誰了。
  • 榜樣的力量 | 王立志:「最強大腦」背後的科技尖兵
    榜樣的力量 | 王立志:「最強大腦」背後的科技尖兵 2020-12-03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年強則國強:17歲少女獲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還是省文學之星
    文學與科學,兩種不同思維主導,其間似乎有一條明顯的界限,同時成為文學家和科學家的人,甚少。這樣的人,真的堪稱天才。不過,今天,浙江杭州有一位才17歲的少女,就初顯天才樣貌,她,在2個月之前剛獲得浙江省文學之星稱號,而近日,又獲得一個更加重量級的榮譽。
  • 2020年報考4大「熱門」專業,理科專業佔盡優勢,文科專業滑坡嚴重
    眾所周知,想要在醫學專業中有所成就,幾乎都是本碩連讀,而即便是這樣醫學還是成了熱門,主要是因為工作體面2020年報考中唯一能稱得上熱門的專業,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考生不看好文科專業,文科生在社會上的地位日漸下降,理科專業佔盡優勢,而漢語言文學雖然是今年報考的人們,就業也並不是十分順利。
  • 一學就會的超實用記憶術!世界記憶大師教你《最強大腦》「過目不忘」的秘訣!
    我想說,強大的記憶力並不靠天賦,普通人也完全可以訓練成「最強大腦」。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正在吃「記性差」的虧,特別想提升學習和工作效率的話。不妨花5分鐘看看,我是怎樣靠科學的記憶方法,從成績一般的農村娃逆襲成《最強大腦》節目組金牌教練的。相信看完後,你很快就會明白:短期提升記憶力,其實真的很簡單!
  • 這6個專業,3個適合文科生報考,其中一個專業證件「含金量」高
    步入高二之後就進行了文理分科,有的同學文學功底紮實,知識面廣,選擇了文科,有的同學邏輯思維強,擅長計算分析,選擇了理科,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可以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學習,那麼高考結束後,都要面臨選專業的問題,眾多的專業,令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處於發懵狀態。
  • 高考後選專業,文科生突然頓悟了!看什麼都是坑,後悔當初沒選理科?
    今天,就讓我們來為文科生出出主意。 之所以刻意提到文科生,是因為近日不少文科生在論壇或貼吧留言,表達了自己的迷茫。在開始選專業時,才發現作為文科生似乎沒有太好的專業可選,未來的就業之路很迷茫。當下的熱門行業和領域相關的專業,似乎都不能選。
  • 最強大腦袁眸是哪裡人 以愛因斯坦為目標的天才少年
    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五季播出之後眾多超級學霸再一次令觀眾了解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其中有一位年輕的選手袁眸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與前面四季不同的是,將從100位選手中選擇出30位晉級者,再通過兩兩pk的方式,選出15名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