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維裡都認為理科生比文科生強,只有學習成績不好的人才會選擇學習文科,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最強大腦》這檔節目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這檔節目中匯聚了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的學霸和天才。
在《最強大腦》這檔理科生偏多的節目中,文科生沒有幾個,其中亮眼的文科生更是少之又少,就在大家都抱著文科生沒有理科生厲害的這個想法觀看節目時,一位名叫陳皓禹的選手打了所有觀眾的臉。
陳皓禹就讀於蘭州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從全國海選12萬人參賽,最後從中挑選100位晉級,陳皓禹的排名是72名。雖然他在的100名選手中所排的名次不高,但是一點兒都不妨礙他在節目之後的表現。
在「龜文古蹟」這個比賽環節,眾多大神級選手採取抱團的方式對戰,因為陳皓禹是名文科生,所以沒人願意和陳皓禹組隊,最後這位年僅17歲的少年選擇了單打獨鬥。
在1V1 的比賽中,他做出了讓所有人震驚的選擇,他主動選擇了百強初始排名第三的鄭林楷,這在別人眼裡都覺得他無異於在自討苦吃,但是他並不在意。
陳皓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能力,就這樣他不斷地過關斬將,一步步晉級到了18強的位置。他更是在這個節目中一掃文科生給人的刻板印象,詮釋了文學的力量。
而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忽視了文學的重要性。在我們從小到大的學習生涯中,我們都離不開文學的薰陶,語文更是我們從小到大必須的科目,在語文課本中,我們能學習到很多經典的文章和古詩詞,而這些對我們的人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文科生只需將所要考的內容給背下來就行了,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在面對一篇文章和古詩詞時,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其中的內容。
文學對人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文學對人的好處卻是肉眼可見的。
陶冶我們的情操
文學對人的影響並不是表面的,它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變化是源自於我們的內心。通過看書,我們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對這個世界進行感悟,擁有無私、無畏的情操。
拓展我們的知識
讀書對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拓展我們的知識,從書本中我們能夠了解和體驗不同的人生,這對於我們有限的生命來說卻是無限的收穫。人的一生能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很少,所以通過書本就能幫助我們滿足這一切幻想。
讀書的人對世界的基本認識能夠得到很大的拓展,從書本中能夠領悟到不同的人生和道理,所以書本是我們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大工具。
所以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永遠都不要小瞧了文學和詩詞帶給人的力量,我們每一個人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都離不開小時候所學習的文學知識給我們打下的良好基礎。
我有一段時間嘗試過培養孩子讀詩的興趣,結果還沒給孩子讀幾首,他就不耐煩地跑了。後來詢問了很多家長,才知道,原來有更好的方法。
很多小孩對於家鄉以外的地方都充滿著幻想,所以我就給孩子準備了一張地圖,隨手指到了江蘇地帶,然後問他:「你知道這個地方有什麼神奇的東西嗎?」孩子搖了搖頭,眼神卻透露出好奇。
於是我接著說:
「這個地方有一座古城,當你從這裡經過的時候,一條很寬很長的大運河就從你的旁邊流過。一旁的池塘裡長滿了粉嫩的荷花,夏天的時候,這裡就會有許多漂亮的蜻蜓在花骨朵上面跳舞。」
雖然我講得沒那麼有趣,但是這樣新鮮的事物,是讓孩子非常好奇的,他就會對我所講的地方抱有一種嚮往。
之後我說:「你想看看那裡的景色是什麼樣子的嗎?你看!這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當我拿出這本書之後,孩子的眼睛全被書上的荷花、蜻蜓吸引住了。從那之後,我又給他講了大江南北各個詩人的傳世經典,結合地圖和書中當地的風景,孩子已經伴隨著詩歌,在想像中遊遍了千山萬水。
當他能夠慢慢理解詩詞的含義之後,他也會自己開始,從課本中、課本外的詩詞中找到不同城市的風光。他對詩歌的喜愛,簡直是肉眼可見地在增長。
相信有了興趣的基礎,我家寶寶會對詩詞越來越喜愛,之後我還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堅持下去,到時一定收穫滿滿。
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