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小張懷孕了,全家都很興奮,可隨之而來的又是無盡的煩惱,因為她家養了一隻可愛的貓咪。一懷孕,就有親朋好友不停叮囑:不能養貓,它們有弓形蟲。小張覺得,現在懷個孕,真的太難了。
養貓=遭弓形蟲=胎兒畸形?真是這樣嗎?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潘玥說,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內寄生的原蟲,所謂寄生,就是必須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這個「另一種生物」就是寄生蟲的「宿主」。鳥類、魚類、大多數哺乳動物包括人,都是弓形蟲的中間宿主,中間宿主接觸弓形蟲卵囊後可能患弓形蟲病。
既然大家都是宿主,為什麼輿論就盯著貓呢?
潘玥說,因為上面說的都是「中間」宿主,中間宿主雖然自己可能染病,但傳染性很低,除非你吃了急性感染期的中間宿主的生肉,否則一般不會致病。
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宿主。弓形蟲急性感染期的貓,會持續在10-20天時間內每天排出上千萬個弓形蟲卵囊,這些貓便中的弓形蟲卵囊具有傳染性,它們潛伏在水、土壤中數年甚至數十年,等待被中間宿主喚醒,然後致病。
這樣說起來,貓咪真的不安全嗎?
潘玥強調:貓雖然是終宿主,但並不一定先天就帶弓形蟲,多半是後天吃了帶弓形蟲的生肉或受感染的動物才被感染的。那些從一出生就圈養在家,只吃貓糧和罐頭的貓,感染弓形蟲的概率微乎其微。有統計顯示,全球成人弓形蟲感染率16-40%,其中歐洲大陸和拉丁美洲約50-80%,法國更高達90%!而感染者與飼養寵物貓沒有絕對相關性。
潘玥說:事實上,最易感染弓形蟲的途徑是進食被汙染的肉類,也就前面說的是吃了生的或半生的肉!其次是飲用未經高溫消毒的奶製品和吃未洗淨的生菜和帶皮水果。所以,不吃生冷食品的中國傳統飲食習慣讓中國人弓形蟲感染率低於10%,遠低於歐美國家。
她建議:
1、備孕和早孕期間至正規醫院進行弓形蟲相關檢查,聽取專業醫生建議。
2、避免備孕及孕期收養幼貓,特別是流浪貓。
3、圈養家貓,避免其接觸流浪貓。餵正規貓糧和罐頭,不吃生肉。
4、關鍵是自己注意飲食衛生,飯前認真洗手。不吃生冷食品,肉類徹底煮熟,蔬菜洗淨煮熟,水果去皮。
最後她提醒:狗是無辜的,因為狗不是終宿主。(吳敏 成都日報記者 餘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