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物理運動的探討都是探討物質在時空中的位移,所以我們把以前的世界觀叫宇宙觀;
先秦時代的一子尸子,曾經對「宇」和「宙」這兩個字做過一個說明,說「四方上下曰:宇」,「宇」這個字指空間,「往古來今曰:宙」,「宙」這個字指時間;
所以既往的宇宙觀就都是時空觀,一點都不錯;
牛頓的學說你可以理解為絕對時空學說,愛因斯坦的學說,你可以理解為相對時空學說,都是時空學說;
注意「世界」這個詞,它是佛教詞彙,兩個字也是指時空,「世」指時間,家世、人世,「界」指空間,地界、國界,所以「世界」這兩個字和「宇宙」這兩個字意思完全一樣,時空概念;
康德曾經探討過一個問題,他說時空可能根本在客觀上就不存在;
他說時空這個東西只不過是我們先驗直觀形式,注意「形式」這個詞,感知方式、思維方式叫「形式」;
他說時間和空間可能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最早是休謨提出的,他然後講,他說時空是什麼?
不是客觀存在,而是我們感知事物必須主觀派生的一個感知平臺;
也就是有無時空這個問題無法驗證,因為我們的感知通道是封閉的,我們夠不著那個客觀世界,我們不知道客觀世界上有沒有空間、時間;
但是康德的說法,即使你不能證偽,即使你不能證明,但是它至少成立一部分,也就是至少你的時空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我這個說法是不排除外部有一個真實的客觀的時空,但你人類所說的時空永遠是主觀的;
但即使外部有一個時空,它至少是非常穩定的;
比如太陽系,太陽已經存在了五十億年,至少還存在五十億年,一百億年太陽系應該在時空狀態上不發生重大變化,可我們人類的時空觀不斷發生改變,短短三千年我們發生五次大改變:
蓋天說、地心說、日心說、牛頓的絕對時空說、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說、時空彎曲說,它說明什麼?
說明我們所說的時空是主觀的,不是客觀時空,而既往所有探討宇宙觀,基本上都是在時空範圍內探討,因此它有一個巨大缺陷;
而且它還有一項缺陷,時空只是廣延屬性,而現代宇宙論證明宇宙最發生以前那個奇點狀態,時間空間不存在,所以時空只是一個屬性,它不是物質的內質規定,它是物質內質存在度本性的遞衰帶出來的一個屬性;
而你不管它的存在內質狀態,只談它的外在屬性,你當然太淺薄了,而我們這個學說是要討論物質內質的變化,怎樣帶出外在屬性的變量,所以我把這個有限衍存區間叫非時空的有限衍存區間;
就是即使你把時間和空間抽掉,萬物都只在這個區間內存在;
看這個區間,從左邊的坐標縱軸到右端的那條曲線,我把這一段叫有限衍存區間,什麼意思?不管時間空間客觀上有沒有,不管我們的主觀時空如何變化,我們把時空這個概念暫且拋掉,世界萬物只在這個區間內存在,這個區間以外沒有任何東西;
這個區間的左端是什麼?奇點,當然它可能有一天我們突然找見奇點的一點屬性,這個邏輯基點還會往前移,但你總有一個邊界,至少你在感知上始終有一個邊界,只不過這個邊界稍微漂移而已,那是存在度最高的狀態;
然後你這邊一路下傾,存在度的下傾才使得屬性增值增益,而屬性的集合才是萬物呈現的樣態,叫代償態,也就是所謂萬物、所謂物類、所謂物種,其實只是一個代償態,而且它一定在邊界這邊消失,也就是在存在度趨近於零的這個線上或者這條邊界上,這邊再不會有存在;
儘管我說區間已經有空間的含義,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把時空概念抽空;
萬物只在這個有限區間內存在,這個有限區間以外就是絕對的無,萊布尼茨曾經問過一句話,「為什麼存在者在,而無卻不在?」這就是答案;
因此我們能夠探存的最原始的存在,奇點存在,存在度最高,到人類乃至人類的後衍物系,比如基因工程人,將來的基因編輯人,比如機器人,它也一定在智能和能力代償上發展到一個邊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