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都存在著不少有趣的奇特景象。寒冰封鎖的南極地區,有一條令人談之色變的「血瀑布」,據說它猶如南極大陸上的傷口一般,至今還汩汩地流淌著鮮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南極在世界大洲中的總面積居世界第五位,共有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與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作為一個完全由冰雪覆蓋的大洲,南極也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且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陸地。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南極幾乎是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除了一些結構簡單的植物外,還有為數不多的幾種昆蟲在此生存繁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南極幾乎成為了地球上的禁地,是所有生物都不能接近的恐怖地域。
即便如此,南極也同樣有一片「倖存之地」,它便是幾乎沒有任何冰雪的麥克默多幹谷。顧名思義,麥克默多幹谷素來以乾燥而聞名,這裡幾乎沒有任何的水分,也是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沙漠之一。
麥克默多幹谷緣何會如此乾燥呢?因為該地長年有大風存在,其風速高達200英裡每小時,幾乎所有的水分都會被大風迅速帶走。不過事有例外,在這片乾燥至極的地區,居然還有一條小河,而這條小河的顏色居然與鮮血一模一樣,被人們貼切地稱為「血瀑布」。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滿是冰雪的南極大地上,血瀑布變得異常顯眼,以至於人類在科學考察時能第一時間發現它的存在。1911年時,羅伯特斯科特南極考察隊成立,在羅伯特斯科特隊長的帶領之下,探險隊乘坐「特拉諾瓦號」來到了南極地區。在探查南極的過程中,探險隊員們無意間發現了這條血瀑布,甚至羅伯特斯科特還將其記錄在日記中。在日記之內,他寫道:「在乾燥的麥克默多幹谷地區,我們意外的發現了一條流血的小河,它真的很神奇,河水的顏色猶如鮮血一般,似乎是南極大陸被人為地砍了一刀」。
可惜羅伯特斯科特探險隊的命運有些悲慘,他們最終全部遇難,而這本日記也是在羅伯特斯科特屍體旁邊被找到的。在後續的探險過程中,其他科考隊曾依據日記中的指示,準確找到了這條血瀑布,並在其內部提取了大量的水質樣本。
一開始的時候,羅伯特斯科特認為,血瀑布的血色之謎,很可能是水中的一種藻類生長代謝所致,該結論也一直受到了當時科學界的普遍支持。可是當科學家們對探險隊所取血瀑布樣本進行化驗時,卻驚奇地發現,水樣中的微生物極少,並且尚未發現任何藻類物質。由此可以斷定,引起血瀑布呈現鮮紅色狀態的原因並不是藻類。
不過此次化驗結果並非一無所獲,相反,在排除了藻類物質顯色的可能後,科學家們意外地在水中發現了數量龐大的鐵離子。此時科學家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導致河水變紅的「罪魁禍首」正是這些鐵離子。科學家們指出,鐵離子的顏色正是鮮紅色,鐵鏽之所以顯現出紅色,正是由於其內部含有大量鐵離子所致。
此時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如此含量巨大的鐵離子,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通過對當地地形的研究,科學家們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他們認為,在血瀑布之下1300英尺的冰底,是一個巨大的富含鹽分的鹽湖,這裡生存著至今才被發現的特殊細菌。這些細菌的食物很特別,喜歡吞噬湖底的硫元素與鐵元素,而它們的排洩物就是呈綠色的硫化亞鐵物質。
由於細菌菌群的大量遍布,排洩物硫化亞鐵也充斥著整個湖底,而湖水由於壓力作用向上噴發過程中,一旦遇到空氣,硫化亞鐵就會被迅速氧化,繼而形成化學價為三價的鐵離子,最終形成了如今人們看到的血瀑布。
不得不說,南極果真是一個超級神秘的地方,它是人類科技腳步尚未踏足的區域,同時也是我們未來努力探索的目標。小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對於南極的考察將更加深入,越來越多的謎團也終將被揭開。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