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百元,甚至萬元,每一雙充滿善意的援手,每一張不同模樣的面孔,都記錄下一個共同的名字——「微塵」。
默默無聞、不圖回報的「微塵」,在青島愈來愈多,由一個人發展成一個愛心群體,由一個群體成為一種普遍風氣。「微塵」,已成青島的愛心符號。
一粒「微塵」,掀起愛心風暴
2006年6月底的一天,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步履蹣跚地來到青島市紅十字會,從裹得嚴嚴實實的手帕裡掏出300元錢,說要捐給需要幫助的人。面對記者的追問,倔強的老人一言不發,轉身便走。然而對此,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早就習以為常了。
工作人員陳敏介紹說,這是四方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家境並不富裕,300元不算多,但對於老人就是一個月的生活費。為了省下一元錢的轉車費,無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老人總是步行4站地走到紅十字會。老人經常說,人老了,在路上休息的次數一次比一次多了,但只要我還走得動,就會一直走下去。
陳敏幾次請老人留下姓名,她都表示,自己天天看新聞,知道現在大家做好事都留名「微塵」,自己也要當個老「微塵」。
「微塵」是誰?
青島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翻閱了捐款記錄之後,驚訝地發現,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經使用「微塵」的名字進行過多次、大額捐款:非典時期捐款兩萬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萬元,為白血病兒童捐款1萬元,湖南災區捐款5萬元……當人們正在努力破解「微塵」密碼時,一個又一個「微塵」出現了。一位傷殘老紅軍把800元投到募捐箱,署名「微塵」之後匆匆離開;十幾名大學生拿著自己的生活費趕到街頭募捐點,說自己是「微塵」;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捐出退休金,在募捐冊上留名「微塵」;一個3歲的孩子被母親抱著,把壓歲錢捐了出來,母親說:「他也當粒小『微塵』。」微塵、老微塵、小微塵、小小微塵……如今在青島,從城區到農村,大街小巷裡,幾乎每一本募捐冊上都能看見署名「微塵」的記錄,幾乎每一個募捐站旁都會聽到「我叫微塵」的回答。
一粒「微塵」,揚起了整個青島的愛心風暴;千千萬萬個「微塵」,匯聚成了愛的海洋。
愛心傳遞,編織愛的世界
今年6月5日,21歲的高密女孩陳國華在戰勝白血病後,將社會各界捐給她的2萬多元剩餘善款送到了另外兩位家庭困難的病友手中,成為島城主動轉捐善款的第一人。
「有人笑我傻,說兩萬多塊錢用來買點營養品也行啊!但是我不能辜負那些捐錢給我的好心人。我的病好了,還有很多人在遭罪呢,他們更需要這些錢。」從受助到助人,陳國華這一步走得自然、說得坦然。「微塵」幫助了陳國華,也讓她也成了一粒「微塵」。青島市無償獻血女狀元萬雪芳也是這樣一粒「微塵」。1985年,萬雪芳出差途中遭遇車禍,昏迷28天,醫生兩次通知其家屬準備後事。「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是7000毫升鮮血救了我的命。按每人200毫升計算,是35位不知名的奉獻者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萬雪芳每次提起來,都眼含淚水。
10年後,當單位組織員工參加無償獻血的時候,萬雪芳第一個報了名。從那以後,她每幾個月就獻一次血。在她的帶動下,丈夫、兒媳和許多同事也都加入到無償獻血的行列中。「愛在人們的心中傳遞,一條條愛的紐帶編織成愛的世界,這就是『微塵』精神的實質。」青島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劉麗萍指著牆上的「微塵」徽章,深有感觸。
為了推廣「微塵」精神,2005年,青島市紅十字會向市民徵集「微塵」標誌意外的是,「北起黑龍江、南到四川,都有設計方案寄過來,我們一共收到了500多份。」工作人員陳敏說。
經專家初選和社會公開投票評選,終於選出了市民心中的「微塵」標誌。它以五顆手牽手的五角星代表不同的人群手手相連、互相幫助,匯聚成一條充滿愛的紐帶;「微塵」雖然是一個個小小的個體,但每一個個體匯聚到一起,就能編織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五顆星採用五大洲的色彩,寓意「微塵」精神將成為世界的精神。
千萬「微塵」,鑄就公益品牌
如今,青島市紅十字會組織的所有募捐活動,全都冠以「紅十字微塵行動」。微塵已經被打造成了島城公益事業的一個「品牌」。
在市北區的寶應路上,坐落著一家「微塵」愛心義賣店。店面不大、人手不多,但「業績」卻不錯。「這裡主要義賣『微塵』系列紀念品,義賣款項用於紅十字會的定向救助。最受市民歡迎的還是『微塵』徽章,1枚徽章定價10元。」店內的一位志願者介紹。
「微塵」徽章出爐後,千枚徽章首次義賣竟然籌款20萬,救助了20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平均每枚徽章售價200元,遠遠超出了原定價格。青島市紅十字會的陳敏至今不能忘懷「微塵」們募捐、捐贈的火爆場面。「義賣的時候,青島大學的一位何老師放下1000元錢,只要了一枚徽章;一個私營企業老闆捐出10萬元,就拿走了10枚徽章……今年5月17日,在青島理工大學舉行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宣傳活動中,100多個大學生現場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短短幾天裡,青島還有數千市民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
在「微塵」的影響下,青島,一個700萬人口的城市裡,有108個社區志願者服務站、240餘支志願服務隊伍、近35萬名註冊志願者常年參加志願者公益事業,註冊志願者達到城區人口的12%。越來越多的青島人懷著「人道博愛」的公益精神,籤署了捐獻角膜、捐獻器官、捐獻遺體、捐獻遺產的協議。目前,青島已有1300多位獻血者自願捐出自己的受血指標,有1.6萬餘人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而早在1998年,青島就成為了全國第一個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的城市。青島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扶貧濟困血庫」,救助特困病人及白血病患者60多人。
「海爾品牌價值626億元,青島啤酒也過了百億,而『微塵』無價。」青島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劉麗萍說,「『微塵』的力量,體現了『團結互助、扶貧濟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具體實踐。」
2005年,「微塵」以絕對的優勢,當之無愧地入選2005年度「全國十大公益之星」,並在「中華慈善獎」中金榜題名!
「微塵」,已成為青島的一道風景、一張名片。「微塵」精神,已經成為青島市民的一種道德追求、一把榮辱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