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請見下面連結:
揭露「阿拉伯之春」醜陋真相:作惡多端的美國,如今自食惡果
全文2669字,閱讀需約6分鐘
美國在全世界推行"顏色革命",以此搞垮了多個國家。但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如今的美國,終於遭到了反噬。
阿拉伯之春背後的真相
2010年,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隨後傳播到了整個阿拉伯,阿拉伯爆發大規模的革命運動。這場運動被西方包裝成"阿拉伯之春",說這預示著阿拉伯國家"春天"的到來,是希望的起點。
但是如今看來,"春天"並沒有到來,"寒冬"卻一直在持續。今天我們就來說,"阿拉伯之春"背後的真相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所推行的"顏色革命"。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顏色革命"。這個詞最早發生於蘇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多個國家身上。為了擺脫蘇聯和俄羅斯的影響,建立更加親近西方的政權,這些國家出現了"革命運動"。
參與者通常用一種特別的顏色作為其標誌,因此被稱為"顏色革命"。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顏色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親近西方,幕後真正的推手自然也是西方國家。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阿拉伯之春"。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一個商販被女警扇了一巴掌,這個商販就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我們知道,阿拉伯地區信伊斯蘭教,而女性地位普遍比較低。
這個商販越想越委屈,自己竟然會被一個女人打,就玩起了自焚。這件事贏得了很多突尼西亞人的同情,很快就引發了大規模的騷亂,不久就蔓延到了整個阿拉伯地區。
這看起來似乎就是民眾的自發行為,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真相是,美國才是幕後黑手。
2011年12月29日,埃及政府對一些非政府組織進行搜查,其中就包括美國的組織。這些非政府組織真的只是民間機構嗎?顯然不是,比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這個基金會成立於1983年,是在裡根總統的授意下成立的,雖然號稱是非政府機構,但是其預算要經過國會投票,90%的預算來自政府,而且緊急會的管理也有官方參與,基金會創始人還聲稱該組織為美國中情局服務了幾十年。
可以說,這是一個披著非政府組織外衣的政府組織。這些機構完整地參與了"阿拉伯之春"運動,下面就詳細說說美國是怎麼搞亂阿拉伯世界的。
首先,就是美國各種"非政府組織"培訓反對派。事實上,美國早在2002年就開始籌劃發動"阿拉伯革命"。為了陰謀能夠得逞,美國就開始培訓反對派,培訓分為網絡培訓和實地培訓,培訓內容都是關於怎麼進行"非暴力"活動的。
為什麼"非暴力"要打引號,因為西方媒體故意曲解暴力這一詞的意思,把它作為軍事暴力的附庸,而對遊行示威活動中的打砸搶視而不見。因此,每一次的"顏色革命"都會有無數人死傷,但是西方仍然把顏色革命稱為和平的政變。
為了讓這些鬧事者可以鬧得更厲害,培訓內容都是如何煽動民眾情緒、怎麼和警察扯皮、發生了暴力事件該怎麼辦、警察動武了之後該怎麼應對等等,甚至連怎麼利用社交媒體都被納入教學。僅在2005年至2010年,美國"非政府組織"就培訓了大量的反對者,一個埃及就有一萬多人。
其次,美國提供大量經費。這些經費不僅僅是用來遊行鬧事、培養"人才"的,還包括一項就是請公知。大家都知道,曾經中國公知還是比較多的,這些公知不顧事實,大肆抹黑我國,這除了因為膝蓋軟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有錢拿。
現在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公知們一出現就會被打臉,生存環境堪憂,再加上川普開始減少經費,才讓公知慢慢減少。
而阿拉伯地區也是這種情況,這些公知大肆抹黑自己國家,比如《震驚,某某國政府竟然公開賣國》、《揭開政府的醜惡嘴臉,某某地方政府強迫人民幹某某活,導致人民死傷一千人》等報導。
公知群體大量在網際網路上甚至是傳統媒體上活躍,把政府描述成一個黑暗、嗜血的反派,看得多了,自然會影響到不少人對政府的態度,從而更加怨恨政府。那些受到蠱惑的人,也便成了"顏色革命"的主力軍。
另一點是,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也參與其中,比如谷歌、臉書等。它們在網上傳播灌輸很多沒有經過證實的假消息,讓假消息充斥網絡。甚至它們自己還製造假消息,比如一個錄音,就可以把其中不利於西方的內容給經過處理,讓聽眾很難發覺。
前面有說到自焚的商販是因為覺得自己受到了女人的侮辱,但是網際網路上卻大肆報導商販是因為受暴力虐待忍受不了才自殺的,這就是歪曲事實。
最後,就是美國人親自參與。在有必要的時候,美國人會隱藏在示威人群中,對示威人群進行指揮,把控示威活動需要的效果。當然,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政客,也會適時站出來,表態支持反對派,從而影響全世界的輿論風向。
美國為何熱衷於顏色革命?
雖然有些專家並沒有把"阿拉伯之春"列為"顏色革命",但是兩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煽動百姓和政府對抗,而美國也在全世界大搞"顏色革命"。那麼,美國為什麼這麼熱衷於"顏色革命"呢?
首先一點是遏制俄羅斯。最初發生"顏色革命"的國家有5個是蘇聯的加盟國,說不是針對俄羅斯都沒人信。這是為了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讓這些蘇聯加盟國可以倒向美國。舉個例子,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親俄羅斯的領導下臺,親美派上臺。
而親美派為了討好美國,就把烏克蘭的黃金運到了美國,還變賣國有資產,烏克蘭的資產就掌握在了西方人的手中。2014年,烏克蘭又爆發了顏色革命,這下徹底和俄羅斯決裂。
另一方面,美國就是要掌控中東。眾所周知,中東石油資源豐富,當地人們可以靠著石油過上悠哉的生活。而石油又非常重要,不僅開車要加油,另外塑料、潤滑劑、化工原料等各種工業產品都是石油直接或間接製造出來的。
因此石油有著"工業的血液"之稱,沒有石油,就沒有工業。美國為了保持美元霸權,就想到了讓美元和石油掛鈎,買石油只能用美元。但是中東並不都是親美的,美國就想著有必要好好敲打敲打這些國家。
當然,美國搞"顏色革命",主要還是軍事行動是真的性價比太低,除非萬不得已那是萬萬不會這麼做的。打仗,需要龐大的軍費,而且還不一定打得下來,比如美軍在越南待了這麼久,最後還是不得不撤退。而且打完仗,甚至還可能會激起當地仇美的心理,風險太大。
搞搞"顏色革命",錢花得少,鍋又不是自己的,完美。由於美國文化入侵嚴重,很多外國人都被灌輸了美國的那一套。
比如,中國電影中出現外國人說中文,總有人嘲諷"全世界都講中文",而美國電影中,從地球到外太空都在講英文,那些人就覺得這是正常的。所以說,發生"顏色革命"後,即使國家變得支離破碎,仍然有不少人對美國表示了感謝。
美國通過"顏色革命"搞垮了眾多國家,而美國又想用這一招來針對中國。可惜的是,中國有著足夠自信的文化和文明,不會輕易受到美國的蠱惑。美國政客佩洛西曾經宣稱在中國香港發生的暴力活動是"美麗的風景線"。如今,這"美麗的風景線"已經出現在了美國,不知道佩洛西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