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訓直擊第十一期
小體來到
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
射擊射箭運動中心
帶你探秘「神槍手」的訓練生活
01 手槍——訓練中不斷翻新花樣
「啪啪,啪啪啪……」手槍訓練靶場上,一陣陣急促的槍聲響起,如果不戴耳塞,你的耳膜絕對受不了刺激。靶位周圍的地上隨處可見空彈殼,牆腳放著被空彈殼填滿的木箱,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量著實不小。
運動員站在有空調的室內,舉槍對著前方射擊窗口開槍,而窗外卻是驕陽四射。運動員王鑫傑說:「站在靶位上,背後吹過來的是涼風,而正面吹到的是窗外的熱風。特別熱的時候,汗水會不斷從臉上流下來,不過當我舉槍準備射擊後,為保持動作的一致性,哪怕汗滴下來,也不會去擦汗。」
25米手槍速射主教練陳永強介紹:「今年夏訓一直在訓練,運動員每天光舉槍就要達到400次以上。為了防止運動員訓練枯燥,我會不斷翻新花樣。比如比賽是先從8秒5發開始打,再打6秒和4秒,訓練中我會讓運動員倒過來打,從4秒5發開始打起。這樣會讓他們有新鮮感。」
02 步槍:一年四季穿皮衣+毛衣訓練
剛走進步槍訓練靶場,小體就被穿著厚厚皮衣的運動員所吸引。更讓小體驚嘆的是,有位脫去皮衣,正在座椅上休息的運動員,身上竟然還穿著毛衣。小體上前詢問,望著小體驚訝的眼神,這位叫吳俊傑的運動員落落大方地說:「為了保持射擊的穩定性,我們一年四季都是這麼穿的。夏訓天熱,就算在空調間,每天訓練下來渾身都是汗。」
平時早上6點多起床,6點半出操半小時,上下午各三小時左右的訓練,訓練完還要上一小時的體能課,幾乎每天至少跑3000米以上。這張作息表陪伴了運動員整個夏訓,每天的訓練時間加起來就要8小時左右了,更何況他們還要穿著十幾斤重的皮衣,手裡舉著10斤左右的步槍。運動員如果沒有超常的毅力,沒有堅定的信念,這樣的訓練量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當小體問吳俊傑夏訓最開心的事是什麼,小吳笑著說:「沒有因為疫情而停訓。」
03 射箭:為每一位運動員制定訓練目標
舉弓、開弓、撒放……室外射箭場上,運動員反覆練習著射箭動作。運動員身上「全副武裝」,護胸、護臂、護指、護弓套、箭壺、收納袋……雖然有遮陽棚遮擋火辣的太陽,但整個人被高溫包裹著,即便站著不動,汗也會不斷冒出來。「最熱的時候,我們測過室外溫度,差不多要46攝氏度了。」射箭隊領隊陳潔告訴小體。
考慮到今年疫情比賽少而且一直在基地封閉式訓練,為了讓運動員訓練見成效,射箭男隊主教練丁繼軍著實動了一番腦筋。「如果運動員訓練沒有明確的目標,教練不告訴運動員訓練中注意的細節,他們就會失去方向。」丁教練介紹:「為了刺激他們好好練,每位運動員的技術分析及動作改善方向,我都列印好張貼在告示欄。我還專門做了一塊白板,世界紀錄、全國紀錄都貼在上面,每位運動員的最好成績、當月最好成績、每周最好成績都在白板上公布。」
04 飛碟:每天至少換4件短袖
飛碟訓練靶場上,槍聲此起彼伏。小體來到多向飛碟訓練場,運動員們正在進行隊內賽。在運動員左側一米的架子上有個聲控喇叭,伴隨著運動員發出「好」的聲音,正前方15米靶壕裡飛出目標靶,說時遲那時快,運動員迅速瞄準、射擊,然後開機匣,彈殼自動彈出,飛落到右側塑料筐裡。隨後運動員裝好子彈走向下一個靶位等待射擊……打完隊內賽,差不多40分鐘過去了,運動員身上的汗水已溼透衣背。
「大熱天訓練,地上放個雞蛋都會烤熟。」已參加過4屆奧運會的元老級運動員胡斌淵開玩笑地說。為了保證訓練質量,他每天都會帶四五件衣服過來換。「我們和射箭有點像,不過射箭站在那裡不動,我們要在5個靶位上不斷走來走去,汗流得比射箭運動員更多。」正常人流汗多需要快速補充水分,但對飛碟運動員來說多喝水卻是大忌。「比賽中打到一半想去上廁所的話是不允許的。為了適應比賽狀態,平時訓練間隙我們只能喝幾小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