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擺放幾盆花草,不僅美化了環境,也有利於身體健康。當你工作緊張、精神睏倦時,偶然抬起頭來,映入眼內的是一盆盆青綠色的植物,不禁讓人思緒開闊,工作、學習的效果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青綠色植物不僅能吸收陽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還有助於消除神經緊張和視力疲勞。良好的綠色環境還能通過各種感覺器官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調整和改善機體各種功能。
例如在綠色環境中,脈搏平均每分鐘減少4~8次,呼吸慢而均勻,血流減緩,心臟負擔減輕,緊張的神經系統可以鬆弛下來。此外,在安靜、芬芳、優美的環境中,嗅覺、聽覺和思維活動的靈敏度可以得到加強。
在綠色植物環境中,空氣裡的負離子積累較多,對有些慢性病還能起間接治療的作用。室內養花植草還可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室內空氣新鮮宜人。所以,在室內適當擺些花卉,既可增添溫馨氣氛,又有益於身心健康。
但是,許多人錯誤地以為花兒多多益善,不加選擇,盲目滋養,將居室弄得「花枝招展」,卻沒承想美麗的花兒對人體健康也會構成危害。
01 健康的居室「功臣」
(1)空氣清道夫:蘆薈、吊蘭、虎尾蘭、一葉蘭、龜背竹。
這幾種植物堪稱天然的「空氣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研究表明,虎尾蘭和吊蘭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也能很好地清除空氣中的甲醛;測試發現,一盆蘆薈可以有效清除1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90%的甲醛;
常青藤、鐵樹、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蓮、山茶、米蘭、雛菊、蠟梅、萬壽菊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物。
(2)天然吸塵器:桂花、蠟梅、花葉芋、紅背桂。這幾種植物的莖葉有豐富的纖毛,能截留並吸滯空氣中的飄浮微粒及煙塵,是天然的除塵器,在室內適當擺放可以有效淨化空氣。
(3)殺菌消毒劑:玫瑰、桂花、紫羅蘭、茉莉、檸檬、薔薇、石竹、鈴蘭、紫薇等芳香花卉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紫薇、茉莉、檸檬等植物,5分鐘內就可以殺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薔薇、石竹、鈴蘭、紫羅蘭、玫瑰、桂花等植物散發的香氣對結核桿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長繁殖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天然制氧機:仙人掌等原產於熱帶乾旱地區的多肉植物,其肉質莖上的氣孔白天關閉,夜間打開,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製造氧氣,使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增加。虎皮蘭、虎尾蘭、龍舌蘭以及褐毛掌、伽藍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鳳梨等植物也善於在夜間淨化空氣。
(5)精神調節劑:丁香、茉莉、玫瑰、紫羅蘭、薄荷等植物可使人放鬆、精神愉快,有利於改善睡眠,還能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
(6)降溫賽空調:在家居周圍栽種爬山虎、葡萄、牽牛花、紫藤、薔薇等攀緣植物,讓它們順牆或順架攀附,形成一個綠色的涼棚,能夠有效地減少陽光輻射,大大降低室內溫度。
02 一些花卉不宜在室內擺放
(1)帶有某種異味或濃烈香味的花卉:如松柏類,會分泌脂類物質,放出較濃的松香油味,久聞會導致食慾下降和噁心。
牡丹的沉鬱異味會使人精神萎靡,乏力氣喘。夜來香、鬱金香等雖香味濃烈,但長時間處於這種氣味中常令人感到不適。水仙和玫瑰之類的名花,芳香襲人,沁人心脾,但如果房屋通風較差,長期或是在睡眠時呼吸這些花香,也常令人感到不適。
(2)會使人產生過敏反應的花卉:如月季、玉丁香、五色梅、浮繡球、天竺葵、紫荊花等均有致敏性,如碰觸撫摸它們往往會引起皮膚過敏,重則皮膚出現紅疹、水皰、奇癢難忍等接觸性皮炎的症狀。須注意如果家中有人對花粉過敏,那麼也不建議擺放香氣過重的花卉。
(3)帶有毒素的花卉:如仙人掌科、含羞草、一品紅、夾竹桃、黃杜鵑和狀元紅等絕對不能在室內擺放。經植物學家測定,萬年青含有一些有毒的酶,其莖葉汁液觸及皮膚,有強烈的刺激性。若嬰兒誤咬一口,會引起咽喉水腫,甚至使聲帶麻痺而導致失音。
另外鐵海棠、紅背桂花、變葉木、火殃樂、金果攬等一些具有觀賞性的花卉,均含有致癌物質,會誘發鼻咽癌和食道癌。挑選花卉時應該注意避免選擇這些有害的植物。
03 居室養花不宜貪大求全
家庭養花應根據居室大小來選擇株形大小、數量適中,外形美觀、對家人無害的種類。
如果確實需要養具有一定毒性的花卉如杜鵑、紫荊花、滴水觀音等,一定要注意了解其毒性特徵與急救方法,管理花卉時應特別注意,避免家庭成員誤觸、誤食,尤其要注意將有毒花卉置於兒童不能接觸的位置,從而避免兒童接觸或誤食有毒花卉。
除了選對花的種類,同時您也需要了解,室內養花並非越多越好。一般15平方米左右的居室,只宜放2盆中型、大型植物,而小型植物放3~4盆足矣。
此外,要想營造居室綠色氧吧,除了要考慮綠色植物的株型、花色,還要考慮它們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有些植物屬於夜間耗氧釋放二氧化碳類,夜間最好移到屋外,以避免其同人爭氧氣,影響健康。
綠色植物在新陳代謝的同時還要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須在一定的光照強度下進行,相當於250~1000瓦的白熾燈對於相距1米的物體表面的光照強度。
當光照不足時,植物主要進行呼吸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這時植物不停地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如果室內花卉過多,就會增加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特別是到了夜間,植物的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濃度較高,長此以往便會損害健康。
研究睡眠的專家指出:室內擺放植物不利於人的夜間睡眠,其原因就是夜間植物放出二氧化碳,形成與人共爭有限氧氣的局面。氧氣減少,自然影響睡眠。
病房、臥室夜晚不宜養花。很多花都有淨化空氣、促進健康的作用,但某些花若養在家中,反而會成為致病原,或是導致老病復發、舊病加重的「殺手」,因此建議養花前必須了解花性,以防花一養,身體就出毛病。
病患室內不養盆栽花:由於花盆中的泥土會產生真菌孢子,當它們擴散到空氣中後,容易侵入人的皮膚、呼吸道、外耳道、腦膜及大腦等部位,會引起感染,這對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來說危害很大。
臥室夜晚不宜放花:除了夜晚釋放二氧化碳外,因夜晚人在臥室居住時間最長,為避免花香刺激,在臥室內最好不要放花,白天放的花,到了夜間就移到室外,至少不要放在臥室裡,以免影響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