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成都 悶熱而潮溼。人們在戶外即使坐著不動,一會兒的功夫,身上也會大汗淋漓。就在這種被稱之為「桑拿天」的天氣裡,四川大學迎來了「中國材料大會2014」。
據大會組委會介紹,本次大會共設19個分會場及材料教育論壇,涉及領域包括能源與環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及材料基礎研究。會議共收到論文摘要1817篇,在線註冊人數達到1983人。其中納米材料與能源、多鐵性材料、生物材料、高性能與功能高分子材料、先進鎂合金材料及應用技術、高溫合金、高溫\超高溫結構材料及表面塗層研究、材料先進位備加工技術等分會的參會註冊人數均超過了100人,盛況空前。
由於參會人數實在太多,在大會第一天(7月5日)上午舉行的大會報告中,持參展商證的人員被謝絕入場。筆者是想辦法搞到了一張大會工作人員證才得以進入主會場。而由於受到會場場地的限制,與本次大會同期舉行的儀器設備展覽大部分被設在了露天帳篷裡。儘管面對如此艱苦的條件,展商們依然表現出了極高的職業素養,精神飽滿地接待每一位來訪者,細緻地回答每一個問題。也許是大家的敬業精神感動了上天,昨天夜裡成都迎來了一場降雨,並且這場雨一直持續到了今天下午才漸漸收住。大家終於可以暫時擺脫了高溫溼熱的「桑拿天」。雖然展覽場地裡的積水仍然給展商和參觀者帶來了些許不便,但比起大會第一天的汗流浹背,這點不便實在是算不了什麼了。
因為是材料大會,所以對於絕大多數參會代表而言,分析表徵乃至科學儀器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而非他們的研究對象。即使如此,筆者還是發現了幾個與分析科學相關的分會報告,很有趣的是這幾個報告都是集中在研究納米結構對於表面拉曼信號增強方面。它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基於半導體納米結構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東華大學的「以Au@Ag雙金屬納米棒為核的單分散熱響應性複合微凝膠的製備及其用於SERS基底」和重慶科技學院的「鐵電體基底上自組裝金屬納米顆粒的拉曼增強」。同時還有一個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牆報「基於非晶合金的具有超高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效應的納米多孔銀材料」。不知道這只是一種巧合呢,還是納米材料與分析科學相結合的一個研究熱點。不管怎樣,筆者期待能夠有更多涉及分析科學的報告出現在下一屆的材料大會上。(主編當班)
主會場外景
主會場(一)
主會場(二)
嘉賓前排就坐
展覽區
本網工作人員
會議第二天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