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應用 BJT:在光伏逆變器中運用新型SiC BJT 可實現更低的系統成本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在過去 30 多年中,諸如 MOSFET 和 IGBT 之類的 CMOS 替代產品在大多數電源設計中逐漸取代基於矽的 BJT,但是今天,基於碳化矽的新技術為 BJT 賦予了新的意義,特別是在高壓應用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250.htm

碳化矽布局以同等或更低的損耗實現更高的開關頻率,並且在相同形狀因數的情況下可產生更高的輸出功率。 運用了 SiC BJT 的設計也將使用一個更小的電感,並且使成本顯著降低。 雖然運用碳化矽工藝生產的 BJT 相較於僅基於矽的 BJT 會更昂貴,但是使用 SiC 技術的優勢在於可在其它方面節省設計成本,從而實現更低的整體成本。 本文介紹的升壓轉換器設計用於光伏轉換階段,其充分利用 SiC BJT 的優勢,在顯著降低系統成本的同時可實現良好的效率。

碳化矽的優勢

基於矽的 BJT 在高壓應用中失寵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Si BJT 中的低電流增益會形成高驅動損耗,並且隨著額定電流的增加,損耗變得更糟。 雙極運行也會導致更高的開關損耗,並且在器件內產生高動態電阻。 可靠性也是一個問題。 在正向偏壓模式下運行器件,可能會在器件中形成具有高電流集中的局部過溫,這可能導致器件發生故障。 此外,電感負載切換過程中出現的電壓和電流應力,可能會導致電場應力超出漂移區,從而導致反向偏壓擊穿。 這會嚴格限制反向安全工作區 (RSOA),意味著基於矽的 BJT 將不具有短路能力。

在運用碳化矽的新型 BJT 中不存在同樣的問題。 與矽相比,碳化矽支持的能帶間隙是其三倍,可產生更大的電流增益,以及更低的驅動損耗,因此 BJT 的效率更高。 碳化矽的擊穿電場強度是矽的 10 倍,因此器件不太容易受到熱擊穿影響,並且要可靠得多。 碳化矽在更高的溫度下表現更出色,因此應用範圍更為廣泛,甚至包括汽車環境。

從成本角度而言,碳化矽的高開關頻率在硬體級可實現成本節約。 雖然相較於基於純矽,基於碳化矽的 BJT 更昂貴,但 SiC 工藝的高功率密度將會轉換為更高的晶片利用率,並且支持使用更小的散熱器和更小的過濾器元件。 從長遠來看,使用更昂貴的碳化矽 BJT 實際上更省錢,因為整體系統的生產成本更低。 我們設計的升壓轉換器就是一個例子。 它設計用於額定功率為 17 千瓦的光伏系統中,具有 600 伏的輸出電壓,輸入範圍為 400 到 530 V。

管理效率

BJT 的驅動器電路能夠減少損耗和提高系統效率。 驅動器做了兩件事: 對器件電容迅速充放電,實現快速開關;確保連續提供基極電流,使電晶體在導通狀態中保持飽和狀態。

為了支持動態操作,15V 的驅動器電源電壓引起更快的瞬態變化,並提高性能。 SiC BJT 的閾值電壓約為 3V。通常情況下無需使用負極驅動電壓或米勒鉗位來提高抗擾度。

SiC BJT 是一個「常關型」器件,並且僅在持續提供基極電流時激活。 選擇靜態操作的基極電流值會涉及到傳導損耗和驅動損耗間的折衷平衡。 儘管有較高的增益值(因此會形成較低的基極電流),驅動損耗對 SiC BJT 仍非常重要,由於 SiC 布局具有較寬能帶間隙,因此必須在基極和發射極間提供一個更高的正向電壓。 將基極電流增加一倍,從 0.5A 增加到 1A,僅降低正向等效電阻 10%,因此需要降低傳導損耗,同時使飽和度轉變為較高水平。 這是我們設計升壓轉換器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因為它會在更高的電流紋波下運行。 1A 的基極電流會使開關能力增加至 40A

靜態驅動損耗是選定驅動電壓和輸入電壓的一個函數(間接表示佔空比值)。 實現高開關速度需要 15V 的驅動電壓,產生約 8W 的損耗,主要集中在基極電阻上。 為了彌補這方面的損耗,對於動態和靜態操作,我們通常使用兩個單獨的電源電壓。 圖 1 提供了示意圖。高壓驅動器的控制信號會「中斷」,因此它僅在開關瞬態期間使能。 靜態驅動階段使用較低電壓,從而可以降低靜態損耗,並在整個導通期間保持激活狀態。

圖 1.使用兩個電源電壓降低損耗


相關焦點

  • 在光伏逆變器中運用SiC BJT實現更低的系統成本【圖表】
    最近,碳化矽 (SiC) 的使用為 BJT 賦予了新的生命,生產出一款可實現更高功率密度、更低系統成本且設計更簡易的器件。SiC BJT 運用在光伏電源轉換器中時,可實現良好效率,並且(也許更重要的是)能夠使用更小、更便宜的元件,從而在系統級別上顯著降低成本。
  • 應用於SiC光伏併網逆變器研究的新模型,可分析開關振蕩問題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的研究人員周林、李寒江、解寶、李海嘯、聶莉,在2019年第20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指出(論文標題為「SiC MOSFET的Saber建模及其在光伏併網逆變器中的應用和分析」),SiC MOSFET高頻、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特性符合光伏逆變器的發展趨勢,但隨之而來的開關振蕩問題亟待解決。
  • 基於APFC晶片控制的光伏併網逆變器研究
    其中直流變換環節採用APFC晶片控制將光伏電池板的直流低電壓變換成正弦雙半波的直流電,逆變環節採用工頻全橋逆變電路將正弦雙半波電流變換為交變電流注入電網。新方案中併網逆變器的併網控制採用APFC晶片實現,而實時控制要求低的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孤島保護可採用低價的單片機實現。新方案具有成本低、開發和電流採樣容易等優點。通過一臺300W的樣機證明了系統方案是正確有效的。
  • 光伏發電系統中逆變器的原理與應用
    2020-10-29 隨著光伏產業技術的持續進步,當光伏行業逐步進入平價階段後,光伏發電系統優化會在促進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支撐力量
  • 太陽能逆變器MPPT如何影響光伏系統?
    斯奈特snadi.cn做過行業統計,在光伏系統中,太陽能逆變器的成本不到5%,但這是發電效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當配件等附件完全一致時,如果選擇不同的逆變器,則系統的總發電量相差5%至10%。這種差異主要是由逆變器引起的。
  • 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對逆變器的要求及基本設計
    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對逆變器的要求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新型發電技術,太陽光輻射能經過太陽能電池轉換為電能,再經能量儲存、控制與保護、能量變換等環節,使之可按人們的需要向負載提供直流電能或交流電能。
  • 光伏逆變器相關知識
    根據逆變器線路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自激振蕩型逆變器、階梯波疊加型逆變器和脈寬調製型逆變器等。根據應用在併網系統還是離網系統中又可以分為併網逆變器和離網逆變器。為了便於光電用戶選用逆變器,這裡僅以逆變器適用場合的不同進行分類。
  • 四個階段解讀中國光伏逆變器發展史:弱到強,跟跑到領跑,佔據領先地位
    不同於光伏組件製造幾乎只看成本和效率,光伏逆變器的設計和製造更多要從整個系統角度考慮,除了轉換效率,還要兼顧綜合防護、穩定運行、安全可靠和電網友好性;隨著光伏電站管理越來越精細化,光伏逆變器承載著數據採集的任務;而當新型組件出現和跟蹤支架推出後,逆變器還要考慮如何與這些直流側部件進行深度結合。可以說,逆變器是連接發電設備(組件)和電網的橋梁,也是光伏電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
  • ZWS行業應用-光伏電站監控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1/420489.htm而光伏電站監控系統是基於ZWS雲平臺衍生出來的專門管控光伏電站設備的行業應用,可採集設備數據,實時掌握電站發電量、發電收益等數據,實現對電站的溫度、溼度、設備運行狀態等遠程在線監測管理。光伏電站監控平臺可以通過PC端、手機app進行監測管理。
  • 光伏逆變器是什麼?光伏逆變器的相關知識詳細講解
    歐洲/中東/非洲(EMEA)歷來是光伏逆變器替換需求量最大的地區,因為這一地區的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捷克共和國和保加利亞等核心市場經歷了太陽能市場的早期繁榮,五年以上的光伏系統安裝佔有量是最大的。   隨著平價上網迫近,降本增效與智能化升級成為光伏行業的迫切需求,逆變器作為光伏發電的關鍵設備,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技術不斷更新迭代,成為推動平價時代的「引擎」。
  • 光伏逆變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利好政策推動光伏逆變器產業發展
    光伏逆變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利好政策推動光伏逆變器產業發展一、概述逆變器,也稱逆變電源,是將直流電能轉變成交流電能的變流裝置。光伏逆變器就是應用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逆變器,是光伏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 關於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的淺見
    因而,利用太陽能光伏玻璃或光伏板為小區域或建築提供電能的技術是光伏發電應用的突破口。1 光伏發電推廣存在的問題國內很多大學、研究機構及企業在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作了很多工作,其中珠海市興業太陽能公司做出了榜樣。公司採用了國際上先進的非晶矽技術,將含矽(Si)的氣體鍍在建築玻璃上,由於加工方便(可大批量生產),用矽量少,成本低,因而只有單晶矽光伏電池的60%。
  • 【科普】一文看懂光伏逆變器的工作原理!
    根據逆變器線路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自激振蕩型逆變器、階梯波疊加型逆變器和脈寬調製型逆變器等。根據應用在併網系統還是離網系統中又可以分為併網逆變器和離網逆變器。為了便於光電用戶選用逆變器,這裡僅以逆變器適用場合的不同進行分類。
  • 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隨著光伏電站的規模不斷擴大,一、二次設備數量激增,組網變得更複雜,建立綜合自動化系統的難度變得更高。本文針對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的綜合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進行分析。1 需求分析1.1 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的組成結構與特點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的併網發電系統多採用分塊發電、集中併網的方案。
  • 光伏逆變器的結構原理及其分類
    逆變器又稱電源調整器,根據逆變器在光伏發電系統中的用途可分為獨立型電源用和併網用二種。根據波形調製方式又可分為方波逆變器、階梯波逆變器、正弦波逆變器和組合式三相逆變器。對於用於併網系統的逆變器,根據有無變壓器又可分為變壓器型逆變器和無變變壓器型逆變器。
  • SiC和GaN技術將成為太陽能逆變器制勝關鍵
    隨著GaN 和SiC器件進入市場,將為小型系統帶來最大的競爭優勢,如用於住宅和商業太陽能設施的微型逆變器和小型串式逆變器。這些強大的優勢包括:更低的均化電力成本,提升通過租賃和電力購買協議而銷售的電能利潤,此外,這些器件還能改善性能和可靠性。
  •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在民用建築中的設計方案及應用分析
    為此,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了多個政策、法規和文件,要求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築用能中的比例。 樹上鳥教育電氣設計近年來,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型環保能源,已經在民用建築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7年前11個月統計數據,我國的光伏發電總量高達1069億kWh,同比增長了72%,節能減排作用十分明顯。
  • 基於數字移相器的逆變器系統相位跟蹤控制
    摘要:針對光伏分布式電源併網系統中的相位跟蹤控制問題,分析了數字鎖相環控制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實驗利用MSP430產生SPWM信號合成正弦波模擬光伏逆變電源系統。採用基於數字移相器思想的開環控制方式,實現了無誤差頻率跟蹤,高精度的相位跟蹤。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控制速度快、精度高。
  • 晶片式電流傳感器在太陽能逆變器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已經相當完整,參與其中的廠家眾多,光伏市場趨於飽和,在激烈競爭的形勢下,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成為廠家搶佔市場的主要方式;其中的電流傳感器作為光伏併網逆變器中的核心檢測元件,在要求產品穩定性的同時,還需兼顧高精確的電量計量工作。
  • 古瑞瓦特高頻隔離光伏逆變器領跑全球
    其實這個事情和組件逆變器等設備沒有關係,主要原因是非隔離型光伏系統引起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中,光伏組件與地之間存在一個對地寄生電容,在潮溼環境或者雨天時,該寄生電容會變大。寄生電容與光伏發電輸出電網系統形成共模迴路,對地寄生電容能夠與併網逆變器中的濾波元件和電網阻抗形成諧振通路,當共模電流的頻率到達諧振迴路的諧振頻率點時,電路中會出現大的漏電流,該共模電流在增加了系統損耗的同時,還會影響逆變器的正常工作,並向電網注入大量諧波,帶來安全問題;當系統檢測漏電流過大時,逆變器就會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