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時球形,年老時呈桂花形,高達75cm,頂端凹陷,呈波浪狀。頂點單行排列整齊,生茶色刺,主球莖基盤發芽子球,側方開花,花大,長約24cm,呈長角狀,白色,具香味,夜間開放,單花開放36小時。這一屬大約36種,常見的有短毛蟲(E.eyriesi),這種蟲非常短小,生長強勁,花呈大喇叭狀,白色。長盛球(E.multiplex)球體黃色、綠色,有大喇叭狀的花和淡粉色.具有香味。金盛球(E.calochlora)的球體是黃綠色的,經常長成叢中,有大喇叭狀的白色花瓣。另外一種球形仙人掌植物,同歸仙人球,分別是其它各屬的植物種,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如:金號(仙人球),金號屬,為仙人球最大的一種,直徑可達80cm,球形全隔綠,稜長約20個,溝寬而深,稜形窄,刺窩大,密生金黃色綿毛,有7~g枚金黃色硬刺呈放射狀分布在創窩內。花序生於莖頂上,長4~6em,內有亮黃色的內瓣,繁殖靠播種和嫁接仔球。
非壯丹(Gymnocalyciummihanovichicv.rubra),蛇龍球屬的一種,其球體較小,有8-12個尖形塔,有刺座,有3-5個生刺,球體紅色、深紅、橙色。花寬3~4cm,粉紅色或紫色。嫁接法繁殖。
鳳玉石,行星屬,又名星冠,植株球形,老柱狀,直徑10-20em,球體5層,溝淺,刺座無刺,有褐冠色毛,球體表面布滿白斑或星狀毛,花由刺座附近生出,花徑t~5cm,黃色,該品種可播種,嫁接繁殖。
松鼠丸(Cleistocactussenilis)是一種銀毛柱屬的球體,它的上面布滿了細長的白色柔毛,為整個松鼠蒙上了一層遮蔽物,就像白毛老翁一樣。
巨蟹座(Ferocactushorridus),仙人拳(強刺球)屬,球體較大,可大20cm,深綠色,枝條上刺座生粗壯的刺叢,每個刺叢都生有勾環狀硬刺,刺暗褐色,上有灰白色的環班,單花有球頂,花黃色.此類為嫁接繁殖。
花座球屬,扁球形,暗綠色,多稜球,黃褐色的刺,花座高5em,由硬刺和綿毛組成,小花粉色,棒狀漿果粉紅,可播種,嫁接繁殖。
後代球屬(Rebutiaminuscula),植株小,扁球形,密被灰或黃色的短刺,在夏天從球體基部開花,花小,鮮紅色,果實紅色。
原產地和生活習性:仙人球分布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乾旱地區,目前栽培於世界各地。主要生長在巖石縫隙和荒草叢中,喜光,但夏季需遮蔭,耐熱,耐乾旱,怕寒,水溼,冬季需進入中溫溫室,對土壤要求不高,耐貧瘠,可在礫石土中生長,但在肥沃,疏鬆,透氣,保水性好的沙壤土上生長迅速。
育苗方式:仙人球育苗,播種、扦插、分球、嫁接等均可,主要根據各種仙人球的育苗習性選擇方法,育苗結實多可採用捲雲球、子孫球等育苗方式,但要保證在高溫條件下能生長,育苗時應以淺盆育苗,配以培土,平整均勻,用盆底授水法燒溼土,育苗,不能覆土,蓋好玻璃罩,置入容器內,1周後即可發芽。綠豆大小的小球可移栽,猛土不能太溼,栽植要淺,栽後遮藥,若要植株快速生長,小球長到2em就可嫁接。
有幾個種的子球能扦插、分株成活,可以用這種方法繁殖,如仙人球屬、子球等,在生長季切下,子球晾2~3天,插後噴水,沙土微溼,逐漸生根成活,近根莖生長的子球,經過多年的生長,已有大量的根系,可以與母冬切分開,帶根種植,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託插苗速度快。
對仙人球來說,嫁接是繁殖最快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有些繁殖困難的品種,有些需要快速生長的品種,如線壯丹、金號、巨甲玉等,都採用嫁接來擴大株數。多採用平接法,選用生長旺盛的仙人球、三稜箭等作砧木,將砧木頂部平切,然後在接穗下端平切一刀,將接穗與砧木髓的正中密接,最後用繩索或線。
塑膠條綁紮好後,一般嫁接1~2周就能成活,成活後要及時取出娜扎物。
栽植養護:盆栽仙人球宜用腐葉士、園土、沙土各三份,一份草木灰和少量石灰磕配成培養土,上盆早春進行,盆大小以能容納球體,且有一定的孔腺,上盆前,盆下部宜放些石頭碎石,以便透水,新植植物不宜澆水,每天噴水2次,保溼,一周後開始澆水,栽植養護時應堅持間幹間溼的原則,沿盆澆水,一些頂部凹進、毛茸茸的仙人球不能澆水,以免幼苗腐爛或不美觀。為促進生長,在生長季節可適當施液體肥料,切忌將肥水滴在植物上,以免引起腐爛,影響觀賞。冬日將仙人球移入中溫溫室越冬,室溫不得低於10℃。砧木常生子球或側枝,應及時清除。
花園用途:仙人球種類極多,觀賞性極高,球形各異,花形美麗,既可專門培育、陳列觀賞,又可在廳房、臥室的桌案、桌椅上擺上點緩花。